寧夏化學工業現已成為該區工業的主導產業之一,并形成了以現代煤化工、石油化工、電石化工、氯堿化工、精細化工為主導的產業結構——
始于上世紀60年代初的寧夏化學工業,現已成為該區工業的主導產業之一,并形成了以現代煤化工、石油化工、電石化工、氯堿化工、精細化工為主導的產業結構。
其中,寧東基地現代煤化工及下游產品的蓬勃發展,具有明顯的帶動和示范作用。2018年,全區規上化工企業達198家,占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15.8%,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66.4億元,占規上工業的27.1%。此外,銀川市石油和天然氣化工提質升級步伐加快;石嘴山市電石及氰胺化工循環產業鏈拓展延伸,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吳忠市石油化工深加工形成規模,產能不斷增加;中衛市精細化工走向精深,發展質量逐步提高;固原市鹽化工穩步推進,產業扶貧和地方稅收貢獻顯著增大。中石油寧夏石化、寶豐能源、大地循環、金昱元廣拓能源、和寧化學、貝利特化學6家企業獲得2018年度行業對標標桿獎;國能寧煤集團、英力特化工、同盛化工、坤輝氣化、嘉峰化工5家企業獲得2018年度行業對標進步獎。
現代煤化工是近年來該區投資最大、增長最快的行業,不僅成為化工行業的支柱,而且發展水平已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寧東基地是國家4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之一;國能寧煤集團已成為國內現代煤化工行業的領軍企業,煤炭間接液化技術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特等獎,煤制油項目技術及裝備國產化率達到98.5%,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升行業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推進工業強區戰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寧夏石化分公司500萬噸/年煉油改造項目,神華寧煤集團400萬噸/年煤制油、100萬噸/年煤泥制甲醇、100萬噸/年煤化工副產品制烯烴、6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項目,寶豐能源500萬噸/年焦炭綜合利用項目等一批規模大、效益好、產業鏈長的項目陸續投產,推動了寧夏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
石油化工實現平穩發展。2018年,中國石油寧夏石化公司16萬噸/年烷基化項目投產,加速了高品質油品供給側結構調整;2018年5月單套生產能力國內最大、首套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化肥項目建成投產,打破了國外企業在大化肥行業的技術壟斷。大地循環、興爾泰化工采用電石爐尾氣制合成氨項目、慶華集團甲醇尾氣制合成氨項目,推動了電石爐氣利用的高附加值化、資源綜合利用和產業鏈耦合。
電石化工是該區傳統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區內電石產能和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三位,主要用于生產聚氯乙烯、1,4-丁二醇、聚乙烯醇、石灰氮、雙氰胺等深加工產品,其中氰胺產業處于國內龍頭地位,是我國氰胺系列產品的重要出口創匯產地。2018年11月在寧夏成立的中國氰胺產業聯盟,集聚了全國氰胺產業產學研優勢資源,對區內氰胺產業科技創新、結構優化、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中石化長城能化采用的智能化電石鍋搬運系統為國內首套,其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業內首屈一指,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氯堿化工近幾年有了較快發展,寧夏金昱元固原鹽化工一期項目達產達效,對固原地區扶貧攻堅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日盛公司循環化產業鏈項目已建成投產,其主要產品ADC發泡劑、水合肼產量占全國比重較高。
精細化工取得突破,產值占化工行業比重的5%左右,比上年度增加近2個百分點。新安科技、格瑞化工、華御化工、瑞泰科技、藍豐化工等精細化工企業不斷加大技術改造力度,著力研發附加值高的新產品,產值穩步增加。新增的特種工程材料、偶聯類醫藥中間體、高品質有機顏料、高分子抗老劑等精細化工產品,促進了上游產業的接續發展,也推動了該區化工行業的轉型升級。
(關鍵字:寧夏 化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