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內外盤有色金屬全線上漲,多個品種創下階段新高。其中,內外盤銅價均在盤中創下歷史新高,倫銅盤中站上11104.5美元/噸,滬銅最高沖上88940元/噸高位。截至今晨收盤,倫銅收漲2.07%,報10889美元/噸,再創歷史新高。
如何看待當前的有色市場行情?銅價牛市能否延續?
多因素主導有色金屬普漲
“近期宏觀利好持續釋放,提升了市場的風險情緒。”國泰君安期貨有色分析師季先飛表示,美國4月通脹“降溫”,互換市場上調對美聯儲年內降息速度的預期,美元指數有所回落,從定價端對風險資產價格形成支撐。
同時,海通期貨有色研究員王云飛表示,國內利好政策不斷出臺提升了市場對于下半年需求回暖的預期。上周五包括降低首付比例、下調貸款利率等房地產支撐政策推動了有色板塊的連續走高。
從具體品種表現來看,季先飛指出,銅表現最為強勢,其他傳統金屬接連發力。“銅在海外資金擾動下形成了全球多個交易平臺的聯動反應,在市場情緒渲染之下,滬銅加權合約價量繼續雙增,銅價創上市以來新高。另外,鋁、鋅、鉛、鎳、錫等品種也因供給緊缺出現較為強勢的表現。”
王云飛補充表示,近期有色市場仍然存在供應端的擾動,比如鎳的主產地新喀里多尼亞發生騷亂,引起市場對于原料供應中斷的恐慌。此外,美銅擠倉事件發酵也推升銅價大幅走高并引領有色板塊上漲。
整體而言,國投安信期貨有色研究員肖靜表示,近期有色金屬板塊聯動性較強,在國內以地產為主的宏觀回暖預期下,市場傾向交易有利多題材的待補漲品種、
銅期貨強勢的原因是?
“目前從供需層面很難找到推動銅價走強的因素,市場仍然在交易預期。”王云飛表示,從有色金屬價格普遍上行的趨勢看,本輪銅價上漲的基礎還是市場需求預期的改善。近期國內宏觀利好政策陸續出臺無疑強化了市場這一預期,推動了銅價和有色金屬價格走高。另一方面,銅相對其他有色金屬而言,供應長期增長預期偏低,需求長期增長預期偏高,因此在本輪有色金屬上漲行情中,銅價才能夠有如此強勢的表現。
具體看向推動銅價上漲的原因,季先飛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在宏觀上,美國4月通脹降溫,互換市場上調對美聯儲年內降息速度的預期,美元指數回落。同時,中國房地產利好政策釋放,市場對房企債務風險和資金流預期改善,提升市場風險情緒。二是在基本面上,銅礦供應持續緊張,遠期供應剛性還將發酵,且消費端還有改善空間。三是海外庫存偏低,資金推漲情緒濃厚,美銅走強向國內市場傳導。
肖靜表示,3月隨著TC加工費持續降至20美元/干噸(目前現貨報價接近負數),國內煉廠的兩次會議影響了精銅產量預期,開始帶動銅價持續上漲。本輪銅價漲勢主要與資金推動和遠景敘事有關。從遠景敘事來看,在供應端,第一量子巴拿馬Cobre銅礦33萬噸產量今年可能缺失,ICSG下調年度銅精礦供應增速至0.5%,市場認為2026年后銅礦的供應風險將加重,銅礦開采利潤較低難以維持資本投入。在需求端,海外關注AI推動的發達國家電力電網升級,對2030年、2035年精銅消費做出了極高的預期。在資金情緒助推下,銅價的遠期圖景難以證偽。
從長周期來看,季先飛表示,美聯儲將由加息周期進入降息周期,預示著全球流動性將迎來拐點,美元指數將出現回落。同時,美國經濟依然健康,遠期經濟將持續修復。在基本面上,2024—2025年全球銅庫存依然有可能走低,將對銅價帶來支撐。
另外,肖靜補充到,美銅2407合約擠倉風險受到關注,美銅倫銅價差雖已下跌,但當月持倉依舊偏高,部分套利將以交倉形式了結,這會影響倫銅及滬銅市場的物流情況。目前美銅持倉噸數超過了滬銅2407合約。而上周五美盤白銀強勢突破了30美元/盎司,后期漲幅加速的概率大,這也助推了銅價上漲。
相關品種的強勢表現能否持續?
在肖靜看來,基本面或者現貨指標動向對現階段銅價的指引效率低。高銅價持續壓制國內銅桿企業的開工率,雖然現貨價格被動跟隨,最后產業端也只能消化高價銅。
王云飛認為,當前銅價已經大幅脫離基本面。從全球庫存角度出發,2024年國內的旺季消費已經落空,市場后續只能期待“淡季不淡”,國內社會庫存截至5月中旬已經回升至同期高位。從供應端來看,市場對于全球銅礦短缺帶來的減產預期同樣沒有實現,低加工費讓冶煉環節的競爭加劇,實際的精銅產量并未受到影響。
“在目前的高銅價背景下,跟據我們對下游的調研來看,銅價大漲后下游大企業的訂單明顯受到影響,增長節奏放緩,終端拿貨周期變長。中小企業則受到預算不足、資金占用大幅增加和現貨銷售不暢等多重因素沖擊,進一步減產的可能性明顯抬升。”他說。
季先飛則認為,銅價可能維持堅挺狀態。盡管銅價走高壓制需求,銅材企業開工率承壓且補庫動力減弱,國內社會庫存處于歷史同期高位,但終端的銅消費和最前端的銅礦供應能夠支撐如此高的銅價。
后市需要注意哪些風險?
肖靜表示,目前銅價的上漲慣性大,本周一內外盤銅價均創新高,多頭交易越來越擁擠,美倫銅價差收斂到300美元,但持倉量風險大,銅價仍可能繼續上沖。對產業企業而言,高銅價下消費受到抑制,需要做好風控準備,用時間消化期貨保值頭寸。
“在資金大量涌入、價格不斷上漲的當下,我們很難判斷銅價的上方空間還有多少,但是從目前的基本面出發,銅市場面臨的下行風險不斷累積,尤其在近期美銅擠倉事件出現后,產業企業應當更加注重對價格風險的把控。”王云飛建議道。
具體來說,他認為首先要合理把控套保規模,保證資金安全;其次,可以更多地嘗試采用期權工具,避免單邊行情給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最后,對賣出套保的企業而言,在當前價格下還是應該在安全的范圍內堅持保值,避免銅價出現回落后影響企業長期套保的效益。
根據當前的行情驅動因素進行判斷,季先飛認為短期銅牛市可能會延續,但是市場風險依然需要關注。一方面,市場情緒和資金對價格影響較為明顯,這加大了市場波動;另一方面,美聯儲降息預期有所反復,可能從定價端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為此,他建議企業嚴格控制風險,根據訂單情況進行套期保值。
(關鍵字:有色金屬 銅價 倫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