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以貴金屬為龍頭,國內外商品市場出現普跌行情,有色金屬、國際原油、化工品、鋼材等建材都出現了大幅的調整。雖然期間有色金屬和農產品一度反彈,但整體市場的調整風險并沒有被消化,分析人士對商品后市依然持偏空的看法。
2月國內商品呈現普跌特征
從具體表現來看,截至2月26日國內市場收盤,國內期市中滬銅、滬膠、連豆以及鄭州白糖主力合約較1日的收盤價跌幅分別在4.24%、8.73%、2.37%和2.12%。外盤方面,COMEX黃金4月合約本月以來跌幅為4.36%,而COMEX白銀5月合約跌幅更高達9.49%。與此同時,NYMEX交易的WTI原油4月合約下跌5.83%,而ICE布倫特原油4月合約下跌0.92%。農產品方面,大豆指數、美豆粕指數、美豆油指數、美麥指數、美玉米指數和美棉指數分別下跌3.52%、2.23%、6%、9.96%、8.47%和0.79%,而ICE美11號原糖5月合約則下跌了4.83%。
2月份令投資者大跌眼鏡的莫過于貴金屬的大跌。寶城期貨程小勇認為,金銀品種的大跌主要是源于美元實際利率上升使得資金持有黃金并不劃算,于是基金和投資大鱷大規模減持金銀,而美聯儲可能削減QE規模甚至推出QE,來自量化寬松政策提前現拐點的擔憂也重挫貴金屬,再加上印度黃金2012年需求下降,貴金屬缺乏足夠的利多因素支撐。
除貴金屬之外,有色金屬的走勢也頗具戲劇性。以銅為例,春節前后,銅價格形成了冰火兩重天的格局。銅市金融屬性的變動使得銅價在春節過后大幅下挫,并刷新年度低點。最新的美聯儲議息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可能在2013年3月的決策會議中考慮對當前的量化寬松政策進行一次重大調整。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重申房地產調控政策,兩大經濟體在宏觀政策上的變動令市場風險偏好急劇降溫,從而利空銅價。上海中期方俊鋒認為,由于下游消費不及預期,銅價難以出現趨勢性的大漲;但鑒于市場整體環境較2012年大有好轉,銅價也不具備大幅下挫的動能,因此后市將處于震蕩偏強的態勢中。
3月大宗商品或正式開啟跌勢
對于3月份的行情,程小勇認為,工業品還需寄望工業制造業季節性旺季帶來的支撐,但在地產調控加碼引發“內部消費需求回升無望”,以及外部美聯儲逐步削減QE規模引發“投機需求降溫”的雙重打擊下,工業品下探的趨勢恐怕才剛開始。美聯儲和中國貨幣轉向風險凸顯,在需求驅動尚沒有形成之際,以流動性充裕為基礎的大宗商品價格面臨重估的可能。
對于農產品而言,2013年度美國大豆單產和種植面積的增加給農產品年度行情定下了基調,雖然干旱等天氣炒作導致大豆和豆粕出現階段性的強勢;但隨著南美特別是阿根廷迎來降雨,天氣炒作的因素將消散。對于油脂而言,豆油、棕櫚油和菜油庫存都偏高,2013年估計也難有像樣的表現。
“包括原油和黃金這兩個具有強烈指示效應的品種在內,2月應該說是大宗商品的一個轉折的時間節點”。光大期貨孫永剛認為,全球經濟正在經歷一場由于去杠桿化而形成的衰退周期,之前有貨幣信貸支撐的體系繁榮形成了巨變,企業進入長周期的去負債化道路,因此信貸的下降將令實際貨幣供應的下降。雖然政府仍在采取大量的寬松政策來對沖,但僅能維系貨幣體系不至于崩潰。“貨幣收緊周期將對應著大宗商品的沒落時代,3月大宗商品或許延續下跌的走勢。”
(關鍵字:大宗商品 有色金屬 鋼材 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