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美聯儲主席耶倫在芝加哥講話發出3月加息信號:
鑒于經濟好轉,通脹上升,3月加息可能是適宜的。在本月中的會議上,委員會將評估就業和通脹是否繼續如我們預期一般發展;若是如此,進一步調整聯邦基金利率將可能是合適的。
耶倫向市場傳達了可能即將加息的信息,也為一周以來數位美聯儲官員的類似發言做了收尾,他們大多暗示傾向在3月會議上調利率。
同日,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也加入很多美聯儲官員的行列,支持在3月中的央行政策會議上可能的加息。
費希爾在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發表講話後回答問題時說,如果央行官員們在有意識地增強加息預期,他也將加入這個行列,他認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眾多成員的意見都是正確的,他大力支持他們的意見。
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價格顯示美聯儲3月份加息可能性已經升到了96%,而上周五這一概率為20%。美聯儲最近兩次加息都是在市場加息預期超過70%的情況下出現。
3月加息已被視為定案
現在,隨著3月份加息接近被視為定案。事實上,如果美聯儲3月不加息的話反而會被視作是一個負面的事情,引發市場人士擔心美聯儲仍然憂心一些暗藏的風險,甚至可能會觸發金融市場大跌。除非未來幾天發生重大負面意外(比如市場大跌或者就業報告令人非常失望),否則美聯儲就將在兩周后加息——它不得不這樣做。
哈佛大學經濟學院知名教授Richard Cooper對鳳凰財經表示,目前美國總體經濟改善,失業率下滑并一直運行在5%以下。美國利率自2008年起一直維持較低,而隨后美聯儲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分別加息兩次,期待將利率維持在正常水平。他稱,預計2017年3月底前美聯儲將再次進行加息。
當天,麻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鄧曉剛對鳳凰財經表示,美聯儲不斷提高利率會對美國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特朗普政府的“美國至上”的經濟外交政策更對全球經濟產生了諸多不確定因素。按照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一般來說利率上升有正反兩方面影響。高利率對賣房子的影響最大,增加個人經濟負擔,降低民眾的購房欲望,而對靠信用卡過度消費的“月光族”來說,借款成本會上升。他稱, 另一方面對大多數省吃儉用的華人和靠存款利息生活的老人來說,存款利息的上升可以帶來稍高一點的回報。他稱,雖然貸款利率的增加影響個人購房的負擔,但是購房意愿的降低,買房子的人少了,預計房價有可能會下降一些。他還稱,80年代和90年代美國的利率都維持在10%上下,那個時候房價卻很便宜,因此加息是一把雙刃劍,高利率對于國內來美的購房者而言,其所支付的成本也會相應提高。
投行觀點
裕信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Harm Bandholz在報告中寫道:
突然迫切希望將下一次行動的時間點提前,這顯示出美聯儲如今感覺它已經落后形勢太多了。盡管美聯儲主席耶倫說“我目前沒有看到證據顯示美聯儲落后于形勢,”但她在關于逐步撤除寬松政策方面的措辭還是軟化了語調。
裕信銀行將對美聯儲下次加息時點的預期從6月份提前到3月份,對今年加息次數的預測從2次提升到3次。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Ellen Zentner牽頭的團隊撰寫報告稱:
金融狀況當前寬松程度足以推進3月份的加息;更新的美元預測以及核心PCE追蹤指標,預示2017年會有三次加息(之前預計兩次),2018年四次(之前三次)。美元預測升幅低了3%,從而會給GDP和通脹前景帶來上行壓力,從而會促使美聯儲在2017-2018年間多加息一次。自12月份FOMC會議以來金融狀況的凈放松相當于約75個基點的降息。
野村以Lewis Alexander為首的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
現在預計美聯儲將在3、9和12月加息;之前的預期今年只加息兩次,分別在6和12月。調整預期是基于FOMC成員的言論,包括Dudley和Williams在
(關鍵字:美聯儲 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