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市是全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隨著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速度加快,邯鄲的鋼鐵產業面臨著產能過剩壓力大、產品競爭力不強、低碳發展水平待提升等問題。如何擺脫“成長的陣痛”,讓行業煥發全新活力?近年來,邯鄲深化鋼鐵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自主創新,大力延伸產業鏈,引導鋼鐵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
說起河北省邯鄲市,鋼鐵是繞不開的話題,鐵礦石資源豐富,冶金歷史悠久,“邯鋼經驗”在全國推廣,是全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曾經的榮光難掩成長的煩惱。經過多年發展,該市鋼鐵產業面臨著產能過剩、創新不足、利潤走低、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傳統路徑無以為繼,創新驅動勢在必行。
近年來,邯鄲市陸續出臺加快推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精品鋼材產業發展規劃等文件,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驅動為動力,以品種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為主線,以優化布局和兼并重組為抓手,以打造綠色低碳鋼鐵為核心,大力延伸產業鏈,推動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之路如何走?產業鏈條如何延?綠色鋼鐵如何煉?經濟日報記者走進邯鄲,探尋鋼鐵業轉型之路。
創新為先
雖是寒冬時節,位于邯鄲西部的河鋼集團邯鋼公司車間內生產熱度不減,巨大的軋機穩定運行,一條條百米重軌呼嘯而出。“這批鋼軌是公司專門為正在建設的滬蘇湖高鐵生產的高速重軌。目前我們正加班加點生產,確保按期供貨。”邯鋼大型軋鋼廠技術室主任焦建朋說。
作為全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之一,邯鄲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中也面臨諸多困境,多年粗放式發展帶來的產能過剩、利潤降低、環境污染等弊端逐漸顯現。
何以解困,惟有創新。近年來,邯鋼堅持自主創新,專注精品鋼鐵研發生產,建成投產河北省首條、國內第5條重軌型鋼生產線,開發出低碳排放汽車用鋼,具備年產超1000萬噸優質鋼的生產能力。“邯鋼緊抓產業結構調整,汽車用鋼實現‘整車造’,高速重軌生產走在了全國前列。”邯鋼技術中心汽車家電板研發中心副主任于曉飛說。
不僅是邯鋼,1992年建廠的普陽鋼鐵公司是一家有著千萬噸產能的民營鋼鐵企業,在全面壓減產能30%的同時,每年投入10億元以上,相當于營業收入5%的資金用于技術創新,先后建成國家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河北省高塑韌性耐磨鋼板技術創新中心和河北省高韌性風塔鋼工程研究中心,多項產品榮獲全國鋼鐵行業“金杯獎”,產品出口日韓、歐美、東南亞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位于邯鄲武安市的河北龍鳳山鑄業有限公司是高端鑄造鐵基新材料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相繼研發生產出高純生鐵、超高純生鐵、亞共晶生鐵等產品,高純鐵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公司堅持科技創新,與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2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為產品研發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公司市場高質量發展部部長孫學銘說。
切割、鍛打、淬火……在邯鄲廣平縣經濟開發區的鋼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10多條自動化生產線依次排列,一條條被爐火煅燒得通紅的鋼錠被切割成段、鍛打成球,最后淬火冷卻形成一個個滾圓的成品鋼球。“公司研制的礦用球磨鋼球是一種研磨介質,廣泛應用于礦山采選、水泥生產、火力發電等粉磨行業。耐磨鋼球看似簡單,其實科技含量很高。”公司董事長馮紅喜說,公司聯合北京科技大學,采用高效鍛軋技術生產球磨鋼球,讓產品在研磨不同硬度物體時的適應性更強。目前公司可年產球磨鋼球30萬噸,是我國北方新型球磨鋼球生產基地。
創新是切入點,也是動力源。近年來,邯鄲市推動鋼鐵業創新發展,鼓勵鋼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支持重點鋼鐵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支持企業發展高品質特殊鋼、特種合金鋼、高純鐵、超純鐵等高端鐵基新材料,鼓勵鋼鐵企業聯合科研院所、高校建設鋼鐵產業創新聯盟。
在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的同時,邯鄲還注重鋼鐵企業的設備更新和智能化改造,推動數字產業與鋼鐵產業深度融合,推進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鋼鐵行業應用。支持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示范項目,鼓勵企業建設工業大數據集成平臺和大數據中心,提升數字管理水平和智能制造水平。
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邯鄲鋼鐵行業實現營業收入2305.4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的48.9%。在國家統計的22大類鋼鐵產品中,邯鄲能夠生產20類,其中汽車用鋼、家電用鋼、重軌、球墨鑄管、高純生鐵等產品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延鏈為要
一個鋼鐵緊固件,小的僅有三五克,大的不過幾千克,這能消耗多少鋼?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緊固件,邯鄲永年區的緊固件產業每年要消耗各類鋼材原材料超過千萬噸,其中70%由邯鄲市的鋼鐵企業供應。”面對記者的疑問,在鋼后產業鏈條上深耕多年的永年區緊固件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趙現永給出答案。
“這是一個雙向奔赴的共贏局面,緊固件產業依托邯鄲鋼鐵大市的優勢,靠鋼吃鋼,既降低物流成本,也穩定了原料供應鏈,而緊固件產業的壯大也促進邯鄲鋼鐵產業形成集聚發展之勢。”趙現永說。
永年區緊固件產業目前已成為河北省規模最大的鋼鐵精深加工產業,共建成省級創新平臺4個,擁有3.1萬余家經營主體,其中有規上企業2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4家,帶動從業人員超34萬人。2023年,全產業共完成產銷量達600萬噸,總產值420億元。永年區緊固件產業集群還被列入了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
在邯鄲市,成形成勢的鋼后延鏈產業不只緊固件一個。“發展以鋼鐵為基礎的裝備制造產業,是推進產業鏈由中低端邁向中高端的良方。我們依托鋼鐵產業核心優勢,強化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協同,通過鏈式集聚、緊密配套,加快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發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邯鄲市市長樊成華說。
邯鄲鼓勵支持鋼鐵企業整合上下游資源,以多品種、精細化、高端化為方向,推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引導鋼鐵企業與汽車、家電制造企業牽手,促進鋼鐵企業由生產商向服務商轉變。邯鄲磁縣和涉縣的綠色鋼構建筑、武安市的球墨鑄管、廣平縣的球磨鋼球、永年區的電力裝備和抗震支架等都發展成為耗鋼(鐵)數十萬噸至上百萬噸的接續產業。
走進位于邯鄲市經開區的美的智能廚電生產車間,一卷卷家電專用鋼板堆滿鈑金備料區,一張張鋼板經機器手剪切、沖壓后被加工成集成灶、熱水器內膽等。“美的智能廚電工業園是美的集團在邯鄲投資的第二個白色家電項目。美的集團選擇落戶邯鄲,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這里的鋼鐵資源優勢。”美的智能廚電工廠管理部部長李威說,這些鋼板全部從邯鋼進料,就近采購保證了供應鏈穩定。
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馮書強介紹,截至2022年末,美的集成灶和熱水器年產能突破250萬套,這些產品不僅全部采用了“邯鄲制造”的家電鋼板,同時還為邯鄲打造千億元級白色家電產業注入了新動能。
近日,位于邯鄲廣平縣經濟開發區的河北中威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純電動自卸重型卡車陸續下線,該項目由山西大運集團和河北中威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主要生產廂式物流車、新能源牽引車、新能源客車及氫能源重卡等,總投資60億元。“從2023年3月開工建設,到同年5月1日第一輛渣土車下線,快速量產的實現離不開穩定的鋼鐵原料供應和較低的物流成本。”公司副總經理葉文民說,車廂、底盤、駕駛室等汽車用鋼全部來自邯鋼,原料運輸費用少,為企業節約了大筆資金。
除了引進鋼鐵產業鏈項目,邯鄲本土鋼鐵企業也積極探索延鋼之路。河北永洋特鋼集團是一家鋼鐵冶金企業,主要生產各類型鋼。過去型鋼萬能軋機裝備長期依賴進口,價格昂貴。“為了突破這一瓶頸,我們積極籌謀將鋼鐵產業鏈條向裝備產業鏈條延伸,開展重軌生產線裝備的國產化攻關。經過與多家科研單位合作,2022年9月,全部由國產模式建成的萬能軋機重軌自動化生產線正式投產,年可軋制重軌90萬噸。”公司軋鋼工藝負責人孫秉云說。
邯鄲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高發介紹,邯鄲鋼鐵產業鏈的延伸形成了集聚效應,白色家電、冶金裝備、新能源裝備、汽車及農機具制造等產業體系正快速崛起。截至目前,邯鄲市裝備制造業擁有規上工業企業713家,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12%以上,成為邯鄲市重要支柱型產業。
綠色為底
鋼城煤都,污染嚴重,這曾是許多人印象中的邯鄲。“以前的邯鄲,污染排放較嚴重,空氣質量長期居于全國城市后10位。”邯鄲市發改委鋼鐵處處長李曉濤說,邯鄲市痛定思痛,堅決落實鋼鐵產業結構的調整戰略部署,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走好鋼鐵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冬日走在邯鋼廠區,廠房及道路整潔有序。近年來,邯鋼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主動淘汰1995年以前建設的主體裝備,目前已實現“用礦不見礦、用煤不見煤、運料不見料”,做到了清潔生產全工序、二次能源全利用、三廢處理全回收,建成了總面積約1060畝的“鋼鐵印記”主題花園,成為河北省工業旅游示范企業。
邯鋼變綠是邯鄲多措并舉推動整個鋼鐵產業綠色發展的生動案例。
加快整合重組。邯鄲通過淘汰落后、兼并重組及城市鋼廠搬遷,大力化解過剩產能,實現鋼鐵企業布局優化。截至2022年底,邯鄲市煉鐵煉鋼產能分別較2012年下降31.9%和30.8%。企業總數由2012年的35家整合為目前的9家,實現了集約聚集發展。
提升裝備水平。普陽鋼鐵、冀南鋼鐵、太行鋼鐵等企業持續推進主體生產裝備大型化,新建高爐爐容均在1200立方米以上、轉爐容量100噸以上。“裝備水平的提升帶來了工藝的進步和能耗的下降,新建、擬建的產能置換項目建成投產后,所有煉鐵、煉鋼裝備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邯鄲市工信局原材料工業處處長趙峰說。
深化綠色改造。邯鄲市積極推廣燒結煙氣循環、高爐煤氣精脫硫等技術應用,推動實施工業節能、節水改造以及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提升鋼鐵行業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綠色化水平。“一企一策”推進鋼鐵企業綠色化改造,推進新天鐵熱軋渣處理改造及焦化脫硫制酸、華信特鋼礦渣微粉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實施清潔運輸,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加快推進行業運輸“公轉鐵”“柴轉電”項目。
此外,邯鄲還適度有序引導電爐煉鋼發展。對全廢鋼電爐煉鋼項目執行差別化產能置換、環保管理等政策。鼓勵有條件的高爐和轉爐長流程企業就地改造轉型,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
由灰向綠的轉型之路也并非坦途。“我們在綠色轉型的道路上遇到過諸多挫折。例如在污染排放治理方面,最初從源頭治理上嘗試煤氣水解精脫硫,后因催化劑問題沒有成功。”河北普陽鋼鐵有限公司環保部部長李劍春說,邯鄲市生態環境局武安分局安排專業人員主動上門,宣講綠色發展創新理論,傳遞關心關懷,提供技術指導。后來企業轉變思路,嘗試末端治理減排,先后實施全廠廢氣收集系統優化改造項目、全方位有組織治理升級改造項目等。
目前,普陽鋼鐵粉狀物料儲存已全部實現筒倉化,采取密閉罐車+氣力的方式輸送,建設鐵路專用線及工廠站用以解決長途運輸困難,購置近300輛電動運輸車輛用以解決短途運輸能力不足的問題。先后建立無組織管控治一體化平臺、環保視頻集中監控平臺、清潔運輸監管平臺等數字化管理平臺。“目前各生產裝備、污染治理設施等運行的穩定性有了顯著提升,實現了環境減排與穩定生產的雙贏目標。”李劍春說。
河北太行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邯鄲首批完成城市鋼鐵聯合重組暨退城搬遷的鋼鐵企業之一,2021年從武安市市區搬遷到南洺河工業園,是武安市有史以來一次性投資規模最大的產業項目,鋼焦項目總投資238億元,其中環保投資累計超50億元。
“我們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運行,自規劃設計開始就按照超低排放標準,采用行業內最新的綠色環保治理技術,緊抓源頭減排、超凈排放、精細化過程管理。其中,清潔運輸方面投資近6億元完成鐵路專運線建設,2022年新增采購電動載貨車90輛,配合火車運輸實現80%以上清潔運輸比例。”河北太行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姚菲說。
不僅如此,與該項目配套的焦電聯產項目主要建設智能型全能量回收焦爐,生產過程中采用負壓操作,解決了回收型煉焦存在的荒煤氣無組織逸散問題。煙氣在爐內充分燃燒,與傳統焦化企業相比,不排放VOC、苯并芘、酚氰廢水等污染物,從源頭控制污染物的產生和對地下水的污染。余熱發電替代環節產生的清潔能源用于鋼鐵生產工序,使太行鋼鐵的自發電比例達到95%以上。
經過多年治理,邯鄲市鋼鐵產業能耗下降40%以上,污染排放下降70%以上,全部鋼鐵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邯鄲市委書記李晉宇說:“我們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鋼鐵行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堅持創新驅動、科技支撐,推動產業鏈條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持續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關鍵字: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