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孫守亮表示,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8項約束性指標順利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了良好開局。2022年,生態環境部重點工作任務包括:扎實有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加強生態保護監管、確保核與輻射安全、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提升工作質效
孫守亮表示,2021年中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了良好開局。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比為87.5%,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指標預計達到“十四五”序時進度要求;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氨氮4項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指標預計完成年度目標。
孫守亮強調,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年度目標設置和工作任務安排上,一是充分體現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綜合考慮經濟平穩運行、常態化疫情防控、生態環境改善的需要,不設定過高的目標,但力爭高質量完成,把工作重心放到提升工作質效上來。二是充分體現遠近結合、著眼長遠。保持戰略定力,落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長遠的任務要求,多措并舉,確保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創造良好的條件。
明確工作重點
孫守亮表示,2022年是推動落實“十四五”頂層設計、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新進步的重要一年,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意義重大。
孫守亮介紹,2022年,生態環境部部署了有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強化生態保護監管、確保核與輻射安全、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六個方面的工作重點。“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面向美麗中國遠景建設目標,提出了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防控、生態保護四個方面的目標指標。
生態環境部有關方面表示,要統籌發展與保護。堅持系統觀念,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推進生態環保工作。把握好工作節奏。合理設置階段性任務目標,科學把握時序、節奏和步驟。突出工作重點。更加堅持問題導向、依法監管、指導幫扶、改革創新,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
推動減污降碳一體謀劃
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表示,我國生態環境問題,本質上是高碳能源結構和高能耗、高碳產業結構問題,污染物與二氧化碳排放呈現顯著同根同源性。面臨推進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任務,需要推動減污降碳一體謀劃,強化源頭防控協同,加快形成有利于減污降碳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加強措施優化協同,加大環境污染嚴重地區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力度;加強環境治理協同,統籌水、氣、土、固廢和溫室氣體等多領域減排要求;推進政策創新協同,建立健全一體推進減污降碳的管理制度、基礎能力和市場機制。
孫守亮表示,生態環境部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企業營商環境,支持服務企業綠色發展,出臺實施了《關于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多份指導性文件。在放權層面上,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優化環評審批服務;在監管工作上,不斷強化政企信任,開展監督幫扶行動;在服務行動中,深入基層企業,加大科技幫扶;聯合相關部門制定綠色金融政策,加大綠色投資激勵。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深化部門合作,持續完善支持服務企業綠色發展政策機制的頂層設計和實施應用。
(關鍵字:生態環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