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12日,共14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2014年的財政收支數據。具體情況移步下圖:
數據圖表。
總結如下:
1、廣東依然是全國財政收入最高的省份。目前廣東尚未公布2014年全年的財政收入數據,但其前11月財政收入為7268.04億,已高出江蘇全年財政收入35億。
2、在公布數據的省份中,2014年財政增速高于10%的省份數量為10個,低于10%的省份數量為4個。其中,江西省以16.10%的增幅居于榜首,吉林以4%的增幅居于末位。
3、1)與年初設定增速相比,共計10個省份完成年初設定目標,其中浙江、上海、甘肅三省增速超過預定增速4個百分點以上。而內蒙古和陜西兩省小幅超過年初預定增速,兩省分別超過預定增速0.1、0.63個百分點。
2)4個省份增速低于年初預定目標,吉林的實際增速與年初設定增速相差最大(4個百分點)。
4、除浙江、上海、山東三省外,其余11省2014年的財政增速比2013年低。
5、上述公布數據的省份雖然財政收入增速降低,但是數額上財政收入在增長。
6、未公布數據的省份情況可能更嚴重。如遼寧前11月的財政收入下降6.8%,黑龍江去年前10月財政收入下降7.8%,兩省份2014年財政收入很可能呈現負增長的態勢。
再看財政收入質量,如下圖所示:
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
截至1月12日,共有4個省份公布了稅收收入及非稅收入的情況。上述四個省份中,江蘇、浙江、山東三省的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上升,財政收入質量進一步提升。內蒙古則有所下降。
相比于相對可控的收稅收入,非稅收入中的各種費彈性頗大。在財政收入增速下降的過程中,非稅收入占比的變動情況尤其值得關注。
目前只有內蒙古公布了政府性基金收入。內蒙古財政廳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內蒙古的政府性基金收入為502.50億,同比下降22.3%。
/wz/uploaded/steel/2015/01/13/0806141.gif
政府性基金的收入構成中,80%來自土地出讓金。因房地產行業下行,土地出讓金勢必減少,去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負增長的省份應該不在少數。
總結如下:
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財政增速降低,這一趨勢很可能在今年延續。如已召開地方兩會的河北省將今年的財政增速下調至7.5%,相比2014年的增速降低了1.7個百分點。在去年年底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財政部長樓繼偉表示,財政收入由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由兩位數增長進入個位數增長的時代,要克服速度情結。
廣義財政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下降意味地方政府以自身財力通過基建投資提振經濟的空間將變得更窄。
民生支出及債務支出相對剛性,中央財政擴大的赤字很可能用于這部分支出,用于基建投資的部分亦有可能減少。因此,為了“穩增長”的需要,今年貨幣政策可能會保持相對寬松,由此可能造成經濟中杠桿率在短期內還會有所上升。
(關鍵字:財政 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