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先行指標PMI在8月份超預期回升至51%,創下16個月新高,且12個分項指數均有不同程度回升,顯示此前國家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已見成效,經濟走穩的態勢進一步明確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0%,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連續兩個月回升,且本月回升幅度超過市場預期的50.6%。
12個分項指數均回升
此外,12個分項指數均出現不同程度回升。其中,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明顯,超過1個百分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回升達到3個百分點。
“8月份PMI指數明顯回升,經濟走穩態勢進一步明確。”國研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分析稱,PMI中的訂單、生產、購進價格、采購量、庫存、就業等指標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是今年以來首次出現。表明市場預期好轉,企業對發展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增強。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出,新訂單指數為52.4%,連續2個月回升,為16個月以來的最高點,是制造業PMI明顯回升的有力支撐。同時,生產指數與新訂單指數的差值縮小至0.2個百分點,為近7個月以來的最小差值,表明本月制造業供需矛盾有所緩解。此外,在需求回暖的帶動下,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由上月的50.1%快速升至53.2%,為6個月來的高點,進一步釋放出市場向好的信號。
“這些都顯示我國制造業經濟發展動力有所增強,企穩回升的態勢更趨明顯”,趙慶河說。
穩增長效果已顯現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8月26日在就中國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回答記者提問時曾指出,目前中國經濟出現積極變化和更明顯的企穩跡象,下半年中國經濟仍將延續“穩中有進”的態勢,實現全年預期發展的目標。
為了防止經濟滑出“下限”,近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舉措。包括針對小微企業減稅,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增加保障房、鐵路和節能和信息消費領域的支出等。從7月份以來的諸多宏觀數據來看,穩增長的效果已經顯現。自9月8日開始,投資、出口、消費和工業生產增速等數據都將陸續公布,市場預期8月份主要宏觀數據有望進一步走穩,從而進一步印證經濟回升態勢。
不過,張立群也提醒,在經濟增長走穩的同時,也要注意到企業經營狀況分化特征較強,中小企業PMI指標水平仍然偏低,需要進一步推進轉型升級,鞏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
以中小企業為樣本的8月匯豐PMI初值反彈至4個月新高的50.1%,但仍在榮枯線附近徘徊,而8月官方PMI分類指數中,大型企業PMI為51.8%,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連續12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大型企業穩定經濟的作用更為突出。小型企業PMI為49.2%,連續17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下,意味著小微企業經營仍然較為困難,中央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要狠抓落實。
(關鍵字:PMI 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