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南京海關召開吹風會,對外公布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18條措施。南京海關副關長王杰表示,要完成海關總署和江蘇省既定的全年度10%的增長目標,其壓力是“前所未有”。
這是江蘇2012年以來第四次出臺外貿穩增長的政策。南京海關統計分析處處長唐仁軍對記者坦言,目前外需市場持續低迷,尚未出現明顯的復蘇跡象,當下推動進出口成長的中心工作主要集中在不斷出臺政策以降低企業的成本,提高通關的效率,如推動“無紙化”的通關和結算等建設。
進出口持續低迷
南京師范大學國貿系一位教授近期指出,2012年以來長三角外貿的主要增幅數據均落后于全國同期水平,這還是改革以來首次遇到。
南京海關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3季度江蘇外貿進出口4050.4億美元,同增1%:其中出口2406.6億美元,增4%;進口1643.8億美元,下降3%。1-9月累計實現貿易順差762.8億美元,增長23.2%。與之對應的是,上海和浙江的外貿增長也相當乏力。
杭州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1-8月浙江省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041.8億美元,同增0.8%,其中出口1455.9億美元,同增2.5%;進口585.9億美元,下降3.1%。
而上海在今年前7個月累計實現進出口2529.1億美元,同增2.2%。其中,進口1337.8億美元,增長3.7%;出口1191.3億美元,增長0.6%。
“我們原本以為可以通過增加進口量來平衡整個外貿的結構,現在看來還需要再研究”,江蘇省政協的一位負責人在不久前召開的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
2012年以來的進出口數據顯示,江蘇和浙江的進口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只有上海呈現了3%左右的成長,但是上海前7個月部分消費品進口增速顯著回落,如手表、服裝和葡萄酒進口值增幅同比分別回落69.8個、53.6個和42.7個百分點,而鉆石進口值則下降了3%。
南京大學經濟學院一位教授回復本報表示,作為大陸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消費品進口的下滑,意味著內需的拉動尚缺乏有效手段。
上海1-7月數據還顯示,與外需市場聯系更為緊密的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811.8億美元,下降4.8%,其中進口223.5億美元,下降6.1%,意味著加工貿易這一經濟模式再次萎縮。
南京海關副關長王杰對記者分析,進口無法擴大的一個原因在于企業對當前形勢缺乏信心,“鐵礦石現在價格便宜,但企業不愿意大量進口。”
全面提升外貿總量
考慮到進出口的持續低迷,全面提升外貿總量成為當下的一個核心。
根據本次南京海關的新18條穩增措施,其中一條便是大幅度調整企業分類標準,將AA類企業的認定標準從年出口3000萬美元下調為50萬美元,以此刺激進出口總量的提升。
“以前,我們辦理一些退稅手續需要自己去跑,現在則是國稅和海關部門主動找到企業,詳細介紹各種優惠措施”,太倉一家工業閥門制造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根據本次出臺的政策,對于企業“走出去”所獲得貨物,需回國加工后復出口的,可以用保稅方式辦理進出口手續。
1-8月江蘇國稅系統共辦理出口退(免)稅1130.93億元,同比增長2.5%,并結合實際提出,對生產企業外購貨物出口實行退稅政策的建議,被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采納。
與此同時,海關大幅度停止收取報關單證明聯打印費、報關單條形碼費及海關監管手續費等各種規費,涉及到江蘇8.2萬多家外貿企業。
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推動更加集中在進出口信用保險領域。江蘇信保副總經理潘水根告訴記者,目前累計支持江蘇外貿出口約245億美元,同增近20%,而累計支付賠款5019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按照商務部和海關總署部署,出口政策保險的重點放到了小微企業領域,以此降低風險刺激諸多小企業擴大出口面,“累計承保小微企業達到4569家,覆蓋面已超過15%”,潘表示。
促進轉型
當前持續出臺的促進外貿增長政策,或許對海關這一機構來說是一次全面轉型的機遇。
作為垂直管理機構,海關系統明顯加強了與地方經濟主管部門的溝通。本報記者獲悉,在蘇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中,嘗試建立綜合管理模式,實現了商務部門、海關和企業“三方聯網”,以此提高加工貿易的審批效率。
這其中,如從10月起在蘇州吳江海關開展聯網監管企業工單核銷試點,將在江蘇省內全面推廣。本報獲悉,此舉得到了江蘇省的全力支持,這改變了過往地方海關政策需要總署批示同意的流程。“海關支持服務外包、研發設計、檢測維修等新型保稅業務,實際上就是促使OEM方式的轉型。”南京海關加工貿易處副處長羅虹對記者表示。
這就使得原有以加工貿易為主的貼牌生產企業,逐步發展成為運用研發設計、系統整合、信息服務等多種軟性制造手段的綜合性產品供應商,如在蘇南部分地區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內,推動企業自產內銷貨物返區維修業務,對諸多電子企業而言可極大降低成本。
按海關總署對江蘇地區的要求,海關的特殊監管區等要嘗試政策上的整合,在2012年底實現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庫的政策疊加。
南京海關副關長王杰對記者表示,優化區域通關和轉關監管模式,則要求海關能夠在全國范圍內聯動。
本次出臺的措施中,取消了汽車整車(包括整套散件以及二類底盤)出口轉關限制,這意味著企業可以在主管地海關申報,以長江內支線中轉方式或公路轉關方式辦理汽車出口手續。
目前在蘇州和深圳出口加工區開展的空陸聯運業務試點,開通連云港集裝箱海陸聯運通道,以及試行南京-成都、南京-重慶跨關區便捷轉關模式等,旨為方便在中國布點的各類大型企業。“作為垂直管理部門,一旦某個優惠政策既定,不會隨意取消,會一直執行下去。”羅虹表示。
(關鍵詞:外貿 江蘇 穩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