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是三大礦山的主要銷售市場,國內鋼價的持續(xù)下跌倒逼進口鐵礦石價下跌的趨勢已越來越明顯。隨著進口鐵礦石價的大幅下跌,目前進口礦與國產礦的價格已相當接近,國產礦的低價優(yōu)勢正在逐漸消失。進口礦與國產礦的博弈剛剛開始。
眼下,各大上市企業(yè)半年報的披露漸漸進入尾聲。
三大礦山巨頭發(fā)布的半年報顯示,除了巴西淡水河谷受今年年初暴雨影響出現小幅減產之外,力拓、必和必拓的鐵礦石產量均有明顯增加。
但受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持續(xù)下跌影響,礦山的利潤已不再似往年一般可觀。以淡水河谷為例,這家全球最大的礦產商第二季度獲利26.6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降58.7%;力拓上半年鐵礦石產銷雖然強勁,但利潤則較去年同期下跌22%。
中國是三大礦山的主要銷售市場,而國內鋼價的持續(xù)下跌倒逼進口礦價下跌的趨勢已越來越明顯。分析師孫明表示:“從今年上半年進口礦價經歷5月、7月兩輪明顯下滑的時間點來看,與國內鋼價下跌的步調高度一致。尤其是國內鋼價在7月出現深幅下跌后,進口礦價的跌幅也開始加大,已降至去年10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
隨著進口礦價的大幅下跌,目前進口礦與國產礦的價格已相當接近,國產礦的低價優(yōu)勢已逐漸消失。“進口礦與國產礦的價格博弈剛剛開始,雖然業(yè)內一直呼吁降低對進口鐵礦石的依存度,但考慮到國產礦開發(fā)成本遠高于進口礦,我認為未來國內對進口礦的依存度只會越來越高。”北京紫石置業(yè)有限公司總裁韓衛(wèi)東在近日召開的鋼鐵商道研究會策劃方案發(fā)布暨鋼貿企業(yè)危機與機會專題研討會上表示。
鋼價低迷倒逼礦價下跌
最近幾年中國鋼廠飽受礦價持續(xù)暴漲之苦。三大礦山憑借壟斷地位大幅拉漲礦價,而礦價持續(xù)暴漲逼迫鋼廠只能將成本壓力轉嫁給下游。但是,國內粗鋼產量過高制約了鋼材價格的上漲,使得礦山與鋼廠長期處于不對等的關系,出現“鋼價小漲礦價大漲、鋼價大跌礦價小跌”的現象,鋼廠在與礦山的多次博弈中都敗下陣來。
不過,現在礦價居高不下的好日子已經到頭了。由于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以及政府出臺嚴厲的宏觀調控政策,市場對鋼材需求的增速開始放緩,產能供大于求的現象日益嚴重,鋼鐵行業(yè)的“嚴冬”已經來臨。
從國內鋼材市場價格走勢來看,自年初以來,除了二三月份出現小幅反彈以外,基本呈現持續(xù)下跌的走勢,且跌幅持續(xù)擴大,整個鋼鐵行業(yè)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的狀態(tài)。
鋼材市場的持續(xù)低迷運行,使得進口鐵礦石的市場需求明顯下降。隨著六七月份鋼價持續(xù)走低且跌幅擴大,鋼廠尤其是中小鋼廠對鐵礦石等原材料的采購更加謹慎,普遍采取少批量多批次的采購策略。分析師告訴記者,目前唐山地區(qū)中小鋼廠的鐵礦石庫存最低量僅保持幾天的用量。鋼價低迷倒逼進口礦價下跌的傳導效應已經明顯顯現。
據市場監(jiān)測顯示,截至8月17日,唐山66%酸濕不含稅主流市場價820~830元,天津港61%印度粉礦報價810元,63.5%印度粉礦報價880元,62%澳大利亞PB塊礦報價900元。進口礦與國產礦的價格差距已越來越小。
韓衛(wèi)東表示,國內進口礦從去年180美元的高位一路跌到目前約110美元的價格水平,考慮到110美元的價格已經是國內大部分礦山的盈虧線甚至生死線,未來一段時間進口礦價將圍繞110美元這一價格上下浮動,110美元左右的礦價將成為常態(tài)。
高成本國產礦面臨生存危機
由于近期國內鐵礦石市場一直處于下滑狀態(tài),國產礦山停產退市的現象增多,國內鋼廠的進口礦配比不斷攀升。業(yè)內網站對近期鋼廠使用礦石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進口礦的使用比例高達80%。
韓衛(wèi)東在鋼鐵商道研究會策劃方案發(fā)布暨鋼貿企業(yè)危機與機會專題研討會上表示:“中國粗鋼產量雖然很高,但是國產礦產量不足,對外依存度達到50%。雖然我們希望將來能降低對進口礦的依存度,但我預測未來依存度只會越來越高。”
他分析稱:“目前國內新礦的開發(fā)成本很高,且都是貧礦,市場不給開采的機會。礦山與鋼廠之間的博弈,將來會演變?yōu)閲鴥鹊V和國際礦的博弈,國內礦已經接近生產成本了,再跌100元的話很多企業(yè)都要虧損,若再跌200元則幾乎沒有盈利的礦山了。而進口礦的平均成本也就是四五十美元,降價的空間還很大。從這個角度來說,鋼鐵業(yè)跟進口礦,進口礦跟國內礦的博弈都剛剛開始。”
分析師認為,國產礦在與進口礦的競爭中處于很明顯的劣勢。國內鋼廠從降低生產成本的角度出發(fā),紛紛采取低價采購的策略,哪家便宜買哪家,很多鋼廠尤其是中小鋼廠會采購3~5家不同來源國的鐵礦石。這從最近兩年進口礦來源國增多也能看出端倪:2010年中國的進口礦來源國多達48個,而2011年這一數字上漲至68個。
韓衛(wèi)東表示,未來鐵礦石市場競爭存在兩種可能,一是一旦鋼廠減產范圍加大,將面臨鐵礦石產能過剩嚴重的情況,國外礦山可能會通過降價來搶占國內礦山的市場。
雖然今年的鐵礦石需求不濟,但市場供應能力卻在明顯增加。據媒體報道,澳大利亞三大礦山上半年的產銷均十分強勁,力拓上半年的鐵礦石產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必和必拓與FMG(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出口商)的鐵礦石發(fā)貨量均刷新紀錄。另外,國內港口的庫存量也持續(xù)高企,總量維持在1億噸左右。為了加快消化產能的步伐,不排除國外礦山通過降價來搶占國內礦山市場的可能。若出現這種情況,低成本的國內礦山可能會有微利,但高成本礦山的生存空間極小,可能會退出市場。
二是國外礦山利用壟斷地位暫時維持價格穩(wěn)定。不過考慮到目前中國所處的國際國內經濟環(huán)境已經截然不同,鋼材需求增速放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韓衛(wèi)東建議礦山不要對鋼廠抱有幻想。
在進口礦與國產礦的競爭中,韓衛(wèi)東認為還要看中國的產業(yè)政策是否會作出調整。目前國家對國內礦山稅費的征收較高,大約在20美元左右,若從保護國內礦山、保證當地就業(yè)等角度出發(fā),減免國內礦山的稅費,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國產礦的競爭力。
隨著礦石產能的大量增加,礦山挺價的格局發(fā)生變化,有專家預測中國鋼材價格均價也將隨之下降,除非出現通貨膨脹,否則過去5000元一噸的鋼價將成為歷史。
(關鍵詞:鋼價 礦價 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