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結束,但鋼價下跌趨勢仍然持續,由于本周后幾日期鋼市場 一直在下行通道運行,現貨市場的跌勢難以遏制,在上海,天津,樂從等主要市場上報價仍然以跌勢為主。從周末市場 行情看,線螺跌勢有所收縮,板材仍有加速下跌的趨勢。市場信心在價格連續下跌的狀況下后跌至冰點,市場 整體狀況十分蕭條。
影響本周鋼市的主要因素及市場 比較關注的一些問題:
造 成本周鋼市加速下跌的重要因素仍然是宏觀方面的不利因素太多,使鋼市處于十分困境之中。
一是取消含硼鋼出口退稅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仍在發醆。2014年我國出口鋼材9378萬噸,其中約40%是含硼鋼。自今年1月1日起,國家取消了四個稅號的含硼鋼出口退稅,而且沒有給鋼廠一定的緩沖期,鋼材出口大幅增長態勢將受到抑制,回流資源對國內市場帶來較大影響。雖然更大的影響還在后期,但對本周來說主要是商家信心受此影響更大。
二是進口鐵礦石價格窄幅振蕩,后期仍有下行空間。據鋼鐵協會CIOPI系統監測,去年12月CIOPI進口鐵礦石(62%品位干基粉礦)環比下降6.84%,連續第5個月下降,但降幅較上月收窄1.45個百分點。今年1月份截止20日均價為69.49美元/噸,較上月小幅上升1.21%。目前國內鐵礦石市場供大于求局面未有改觀,后期鐵礦石價格仍有下行空間。全球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澳大利亞力拓礦業集團20日表示,該公司2014年全年鐵礦石發運量首次超過3億噸,2015年還將進一步擴大產出。分析稱,這或將加劇鐵礦石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令鐵礦石價格繼續承壓。
三是新環保法正式實施,將加大鋼鐵企業生產成本。2014年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不到1%,是工業行業中的偏低水平。而自今年1月1日起,新環保法開始正式實施,將會加大企業生產成本。鋼廠資金緊張,為提高收入,加快處理庫存,降價促銷,更多資源流入市場 ,市場 壓力增加。
四,連日的下跌使得鋼廠盈利空間萎縮,導致市場上部分規格資源偏緊,但商家在看空的情緒下,加緊降價出貨為主,尤其是上海,樂從等地連續下跌,對周邊地區影響甚大而且形成了連帯作用,影響到全國,預計短期市場價格下跌的局面難改。預計后期下跌幅度將會有所收縮。
五,用鋼行業增速回落,鋼材總體需求不旺
本周國家統計局陸續出臺上年度宏觀經濟數據,2014年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3%,增速同第三季度增速持平,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1-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5.7%,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3.9個百分點;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5%,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9.3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10.7%,降幅較1-11月擴大1.4個百分點;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比11月份增速提高0.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0.7個百分點。從總體情況看,主要用鋼行業增速繼續回落,鋼材需求形勢仍較疲軟。年初下企業資金多不到位,采購活動較少,而且在本周鋼價加速下跌的影響下,下游企業幾乎沒有采購行為,觀望等待的心態趨濃。
市場比較關注的一些問題——盈利驟降 鋼廠提前進入檢修期
進入今年1月以來,鋼材價格快速下探,終于讓部分鋼廠有些“扛不住”了。近日,有調研報告顯示,目前已有部分鋼廠提前進入了檢修期,而河北、山東等北方地區的鋼廠表現尤為突出。根據調研數據,截至1月21日,國內共有12家大中型鋼廠的12座高爐進行檢修,預計影響鐵水產量89.6萬噸左右;共有10家建材鋼廠對線材、棒材軋機停產檢修,預計影響建材產量78.1萬噸。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盈利狀態較差的建材系產能停產檢修之外,一些此前盈利情況較好的品種的產能也出現了提前檢修的現象。調研數據顯示,截至1月21日,國內共有2家中板軋機停產檢修,影響產量8.8萬噸;有3家熱卷鋼廠3條熱卷軋機(加熱爐)停產檢修,影響產量9萬噸以上;5家帶鋼廠5條軋機停產檢修,預計影響帶鋼產量27萬噸左右。
業內分析,雖然目前鋼廠虧損已經擴大到了200元/噸的減產邊際值,但減產啟動的時點還是略早于市場的預期。
二,1月23日,匯豐公布中國1月制造業PMI為,預期49.5,前值49.6。
專家分析,一月初值錄得49.8,較上月49.6小幅回升。新訂單指數回彈,價格和就業指數持續回落。數據顯示制造業需求輕微改善但尚不足以影響庫存和就業。新出口訂單維持增長,外需復蘇企穩。制造業在降息后連續兩月放緩,反映出寬松力度不足。政府應出臺更有力度的貨幣、財政寬松政策以提振經濟增長
需求和生產重回50%上方,是積極變化。1月匯豐PMI新訂單指數升1.1個百分點至50.8%,帶動生產指數微升0.2個百分點至50.1%。1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但仍在擴張區間。
價格指數低迷,但利潤可能將趨穩。1月購進價格指數大幅下降3.2個百分點至39.9%的低位,主要因為油價暴跌。出廠價格指數降1個百分點至43.9%,降幅明顯小于購進價格指數。如果將購進價格指數視為制造業成本,出廠價格指數視為收入,則成本降幅在1月份開始顯著快于收入的降幅,這將有利于制造業利潤回歸。
PMI在2015開局之月顯示出趨穩的跡象,但也應注意到經濟增長動能仍偏弱,HSBCPMI總體仍在50%以下,PMI就業指數繼續下滑,去庫存可能仍在持續,貨幣政策放松的大方向不會變。
(關鍵字:鋼市 鋼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