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16日凌晨消息,媒體周四分析文章指出,煤炭和鐵礦石交易員們都在觀望澳大利亞等主要出口國采取措施,通過限制產量等手段來引導多種大宗商品價格的復蘇,但是這一情況已經越來越不可能發生。
澳大利亞元匯率的下跌和油價的持續下滑正在讓澳大利亞的礦產商們可以通過開挖本地資源并出售到亞洲各國謀取更多利潤,即使實際的供應十分充裕,而需求卻是在放緩的。這樣的趨勢轉變促使全球最大的多家銀行在本周內先后降低了鐵礦石和煤炭的2015年,甚至是之后的價格預期。
花旗集團以及麥格理證券的思路是這樣的:如果以本地貨幣進行生產的成本降低了,在被迫關停礦場之前,礦產商可以忍受更大程度的價格下跌。那么,如果供應一直充裕,買家們應該可以協商得到更低的價格。
花旗集團在香港的分析師伊萬-澤帕科維斯基(Ivan Szpakowski)說,“在一個很大程度上需要產量上的克制才能實現平衡的供應過量市場中,這對于美元價格來說不是一個好兆頭。”他指出,多種主要出口國家貨幣的貶值大幅降低了很多大宗商品的生產成本。
例如,隨著美國經濟復蘇的逐漸加速,澳大利亞元兌美元的匯率跌至超過五年以來的低位,而投資者們對資源前景的不看好也使得對這一行業有高度依賴的澳大利亞承受了壓力。對礦產企業來說,大部分成本是以澳大利亞元計算,這使得他們在以美元出售大宗商品,再將盈利轉回國內的時候有更高的利潤率。
白港煤炭公司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煤礦企業之一,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弗林(Paul Flynn)說,“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好處。澳大利亞元的煤炭相比六到十二月之前的處境要好很多。”
受益的不僅僅是澳大利亞礦產企業,俄羅斯這個煤炭出口大國的資源企業也因為盧布匯率的大跌而攫取了豐厚的利潤。
更低的油價對大多數礦產企業來說也是好消息——能源是礦產企業最大的運營成本之一,對那些地處偏遠地帶的礦場來說尤其如此。柴油價格的降幅可能沒有原油那么夸張,但是在過去幾個月中也有相當程度的下滑。
低油價也意味著更低的運送成本——對巴西和澳大利亞這樣需要付出額外成本把煤炭和鐵礦石出口到中國等地的國家來說,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瑞士銀行集團和澳大利亞聯邦銀行都在周四降低了各地對于鐵礦石以及煤炭的價格預期。而在鐵礦石這一種類上,花旗集團無疑是最悲觀看法的持有者——該行預期2015年的鐵礦石價格均值將是每噸58美元,相比它之前的預估值低11%,遠低于每噸68美元的當前價位。花旗集團也大幅降低了煤炭和動力煤的價格預期。
這對于中國本地礦產企業和供應商,以及那些貨幣沒有出現對應跌勢的國家而言并不是好消息。由于供應的大幅增加,兩種大宗商品的價格在過去幾年一直都在下降,那些在價格高峰期規劃好的項目如今終于開始生產,但是利潤已經大打折扣。
不過,更低價格的前景對于消費全球一半以上鐵礦石的中國鋼鐵制造商,以及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損毀以來高度依賴進口煤炭的日本電廠等大買家來說,這也是另一個利好的因素。
澳大利亞投行麥格理在周四降低了未來三年的鐵礦石價格預期,幅度在19%到26%之間:2015年的價格均值是每噸61.53美元,2016年的時候是每噸58.18美元。
麥格理也降低了未來三年動力煤的價格預期,幅度在13%到21%之間:2015年的煤炭價格均值是每噸57美元,但是2016年時候會提高到每噸63美元。
麥格理做出調整的理由和花旗集團類似。報告寫道,貶值中的貨幣和油價的下跌,加上供應過量以及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等不利因素,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遠高于生產和運送成本的那一天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騰訊財經
(關鍵字:煤炭 鐵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