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貿不振和擴大內需尚需時日的情況下,投資依舊是穩增長最有效的手段。
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6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1277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3%),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45%。
投資增長主要源于兩大塊:一是在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87475億元,同比增長14.2%,增速比1~5月提高0.2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72643億元,增長14.8%,增速提高0.6個百分點。
另一大領域是基建。數據顯示,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34094億元,同比增長25.1%,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14.2%,增速提高5.9個百分點。
4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了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部署進一步發揮開發性金融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作用,確定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鐵路建設的政策措施。這三條被不少市場人士解讀為“微刺激”。
《第一財經日報》此前獨家報道,今年計劃投資的64個鐵路項目中22個已獲批復,尚可調整安排的22個在6月底前批復(部分尚未公布)。此外,還新增了20個項目,將在8月底前全部批復完畢。
在中央“定向調控、精準發力”下,各地也針對自身問題進行精準刺激。
例如黑龍江6月出臺的65條穩增長舉措提出,今明兩年投資2300余億元用于交通基礎設施等領域。其中,僅在鐵路領域就投資530億元。
四川6月初出臺的穩增長舉措也提出,要加快在建項目建設,組織開工一批新項目,確保二季度及下半年全省新開工項目數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中央和地方齊發力下,1~6月,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738771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比1~5月提高1.3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96843億元,同比增長13.6%,增速提高0.9個百分點。
“正常的投入對經濟平穩增長仍十分必要,最重要的是投資量和投資方向。”專家指出,與2009年相比,現在的確可算“微刺激”。
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按照投資周期,五六月份一般都是投資加快啟動的時期,再加上“微刺激”作用,二季度投資增速將明顯加快。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仍會保持較快增速。
(關鍵字:基建 鐵路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