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產能過剩、環保壓力加大和市場供大于求,鋼鐵企業經營困難的局面難以有效緩解,提高經濟效益的任務仍然艱巨。”日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屈秀麗在展望2014年鋼鐵行業運行走勢時作出這樣的判斷。
2013年市場環境好于2012年
2013年,隨著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和我國“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鋼鐵行業總體市場環境好于2012年。“鋼鐵企業努力調整產品結構,加強內部管理,積極節能降耗、降本增效,鋼鐵生產、出口和經濟效益都保持增長態勢。”屈秀麗說。
在產量方面,鋼鐵生產保持增長。2013年1月~11月份,我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7.8%,生鐵產量同比增長5.9%,鋼材產量同比增長11.5%,增幅分別比2012年高出4.7個、2.2個、3.8個百分點。同期,鋼協統計會員鋼鐵企業的產量同比增長7.9%,略高于全國7.8%的平均增速。但是,前10家鋼鐵企業產量所占比重同比下降了0.4個百分點,至39.09%,產業集中度繼續小幅下降。
在品種結構方面,長材產量增幅較大。“固定資產投資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對長材需求拉動仍較明顯。”屈秀麗說。2013年1月~11月份,我國長材產量同比增長12.4%,增速超過板帶材增速2.1個百分點,超過鋼材增速0.9個百分點。值得關注的是,汽車板帶產量同比大幅增長14.38%,支撐了我國汽車制造業的持續增長。
在進出口方面,出口保持較快增長,進口略有增加。2013年,我國出口鋼材6234萬噸,同比增長11.9%;進口鋼材1408萬噸,同比增長3.1%;進口鋼坯55萬噸,同比增長53%;材坯合計折合粗鋼凈出口5079萬噸,同比增長14.4%。同期,進口鐵礦石8.19億噸,同比增長10.2%。
在需求方面,增速弱于預期。2013年1月~11月份,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7.36%,增幅提高5.63個百分點。在主要用鋼行業產品中,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8.1%,中型拖拉機產量同比增長12.0%,家用電冰箱產量同比增長11.3%,房間空調產量同比增長11.3%。“但民用鋼質船舶產量在2012年同比下降11.8%的基礎上,再次大幅下降24.5%;鐵路機車產量在2012年同比下降30.3%的基礎上,再次下降19.4%,顯示出需求增長弱于預期。”屈秀麗說。
在價格方面,鋼材價格呈現低位窄幅波動運行的態勢。據鋼協監測,全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平均為102.76點,下降了9.00點,降幅為8.05%。其中,長材價格降幅為9.04%,板材價格降幅為6.63%,長材價格降幅大于板材。
屈秀麗指出,鋼材市場供大于求、價格低迷,大家對鋼材市場預期較為悲觀,再加上流動資金緊張,貿易企業和用戶存儲鋼材的積極性有所降低。2013年,鋼材社會庫存在3月末達到歷史高位后,開始逐月下降;企業庫存上半年相對偏高,下半年略有回落,9月份之后相對平穩。
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增速有所回落。2013年1月~11月份,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4%,增速同比回落2.1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投資增速大幅回落9.8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投資增速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民間資本完成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投資額占全國投資額的77.25%。”屈秀麗表示。
經濟效益好轉但仍處較低水平
2013年,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鋼鐵企業采取各種措施降本增效,總體經濟效益有所好轉。但由于鋼鐵產能釋放較快,國內市場繼續呈現供大于求的局面,鋼材價格同比回落且低位運行,行業盈利仍處于較低水平。
據鋼協統計,2013年1月~11月份,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23%,實現利稅同比增長26.54%,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161.80億元,同比扭虧為盈,2012年同期為虧損7.56億元;銷售利潤率僅為0.48%,同比雖提高0.5個百分點,但仍處于工業企業最低水平。2013年1月~11月份,大中型鋼鐵企業主營業務利潤實現扭虧為盈,實現盈利58.15億元,但盈利能力仍然偏低,主營業務利潤率只有0.17%。
2013年,鋼鐵行業的盈利情況呈現出向優勢企業集中的特點。寶鋼、沙鋼、新興鑄管、中信泰富4家實現利潤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共盈利134.44億元,其中寶鋼實現的利潤占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的55%。
“此外,鞍鋼、山東鋼鐵、華菱、馬鋼、安陽鋼鐵等企業實現大幅減虧,減虧前10名的企業合計減虧228.49億元,是大中型鋼鐵企業利潤增加額的1.35倍,為全行業扭虧為盈作出了重要貢獻。”屈秀麗說。
在分析影響鋼鐵企業效益的主要因素時,屈秀麗指出,鋼材價格大幅下跌是主要的減利因素。2013年1月~11月份,大中型鋼鐵企業鋼材平均結算價格為3451元/噸,同比下降323元/噸,降幅達到8.56%。
而制造成本下降則是鋼鐵企業增利的主要因素。2013年以來,煤炭、焦炭、廢鋼的采購價格出現下降,尤其是煉焦煤和動力煤價格受市場供大于求和進口低價煤的影響,降幅為歷年最大,使煉鋼生鐵制造成本同比下降了10.24%。“但是,鐵礦石價格受需求增加和進口壟斷的影響,價格并未同步下降,是制約成本下降的主要因素。”屈秀麗指出。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海關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為129.03美元/噸,同比上漲0.28美元/噸,漲幅為0.22%。
負債水平上升資金風險加大
2013年1月~11月份,隨著鋼鐵產量的增長,大中型鋼鐵企業的期間費用整體同比上升4.14%,特別是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上升明顯,但增幅均低于產量增速。同期,隨著央行的二次降息和企業擴大融資渠道,大中型鋼鐵企業的財務費用同比出現下降,降幅為1.57%。
由于鋼鐵企業經營困難的持續,企業負債水平明顯上升。截至2013年11月末,大中型鋼鐵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達到69.76%,同比上升1.09個百分點。
同時,大中型鋼鐵企業的流動比率下降5.11個百分點,速動比率下降3.81個百分點。“這說明企業不僅資金緊張,而且資金周轉也很困難,企業的資金風險相應加大。”屈秀麗說。
2014年增效任務仍然艱巨
2014年,國內外經濟仍將保持增長,為鋼鐵工業轉型發展創造了有利時機。“但是,由于產能過剩、環保壓力加大和市場供大于求,鋼鐵企業經營困難的局面難以有效緩解,鋼材價格也缺乏大幅回升的條件。再加上生產成本高、融資難度大,提高經濟效益的任務仍然艱巨。”屈秀麗指出。
從全球經濟形勢看,2014年世界經濟將緩慢復蘇,鋼材需求小幅增長。2014年,主要發達經濟體復蘇較為明顯,但新興經濟體增長將明顯放緩,世界經濟大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在此背景下,鋼材需求仍將小幅增長。國際鋼鐵協會預測,2014年,全球鋼鐵表觀消費量將增長3.3%。
從貿易環境看,境外貿易保護明顯增加,鋼材出口將面臨更多困難。據相關機構統計,國際金融危機5年來,各國新出臺了近300項“以鄰為壑”的貿易措施。2013年,境外對我國鋼鐵企業發起的貿易救濟措施調查達到17起。
從國內經濟形勢看,我國經濟堅持穩中求進,鋼材需求仍將增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14年將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保持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平穩運行。國家對新型城鎮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鐵路建設、節能環保產業都將加大投資力度,機械、汽車、家電等行業對鋼材的需求也將保持適度增長。“預計2014年鋼材需求仍會保持增長,但增幅不會太大,鋼鐵行業必須實現由規模擴張到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轉變。”屈秀麗說。
從鋼鐵行業看,中央把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狠抓大氣治理,將有效遏制新增產能的增加和現有產能的釋放,有利于緩解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但是,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仍然偏大,將造成新增產能增加。在鋼材需求增長有限的情況下,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扭轉,再加上產業集中度低、同質化程度高的矛盾,2014年,鋼材價格將難有大的提高。
此外,原燃材料價格難以大幅下降。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高、議價能力弱的狀況在短期內難以改變,價格仍然較高;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逐步退出后,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動力減弱,進口鐵礦石價格將相對上升;資源、能源、財稅等改革步伐進一步加快,水、電、氣、運價格有進一步提高的可能,企業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和運行成本也會上升;國家加大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企業人工成本也會繼續增加;銀行系統嚴格控制鋼貿企業和鋼鐵企業的信貸規模,企業資金緊張的狀況仍將持續,融資難度和融資成本都將進一步增加。綜合來看,2014年,鋼鐵行業仍將處于高成本、低盈利的困難局面。
五點建議助企業提高盈利能力
“2007年~2013年,粗鋼產量從4.89億噸增長到7.75億噸,累計增長了58.53%;鋼材價格指數由113.49點下降到102.76點,降幅為9.45%;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由1454.84億元降至200億元左右,降幅達到86.3%,銷售利潤率由7.57%降至0.48%;資產負債率由56.93%上升為69.76%,升高12.83個百分點。”屈秀麗說:“鋼鐵行業要持續健康發展,必須真正轉型升級。”
對于鋼鐵企業如何轉型升級,屈秀麗提出了5點建議。
一是真正轉變發展理念,提高運行質量和效益。鋼鐵企業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充分認識鋼鐵工業已到了新的發展時期,鋼材市場將長期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況,僅僅依靠規模擴張已經不能保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鋼鐵企業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從規模效益型轉向品種質量效益型,通過改革創新、加強管理、提高職工素質,實現運行質量和效益的提高。
二是積極適應市場,優化品種結構,提升企業盈利水平。鋼鐵企業要有效控制產能釋放,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合理調整生產安排,堅持“沒有合同不生產、不給錢不發貨、低于制造成本不生產”的經營原則;找準產品的市場定位,擴大自身競爭優勢。
三是防范資金風險,確保資金鏈安全。鋼鐵企業要有效壓縮庫存,嚴格控制應收賬款,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負債率;要進一步做好外部融資工作,拓展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防范資金風險。
四是轉換機制,加強管理,大力降低成本費用。鋼鐵企業要積極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創新營銷模式,提高適應市場的能力;通過生產流程、考核評價、管理體系的不斷創新,深挖企業內部潛力;要加強系統成本控制,深入對標挖潛,重視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整合,進一步降低鐵礦石、煤炭等原燃材料采購成本,優化配料結構,降低工序成本。
五是科學發展非鋼產業,提高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鋼鐵企業應結合自身優勢,在做精做專鋼鐵主業的同時,科學發展非鋼產業,拓展企業新的效益增長點;通過產業鏈延伸、物流建設、金融投資、海外投資、資本運作等科學決策,提高企業綜合實力和抗風險能力。
(關鍵字:鋼鐵 鋼鐵行業 粗鋼產量 出口鋼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