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14年理事(擴大)會議上,鋼協會長、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對行業運行和發展都將帶來深刻的影響。“無論企業大小、無論所有制類型,所有企業的班子和領導都應該好好學習。”
徐樂江指出,鋼鐵企業要深入思考和關注以下六大問題。
第一,真正實現“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實現公平競爭、優勝劣汰,解決鋼鐵行業困境的根本出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努力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優化。鋼鐵行業只有真正實現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才能走出困境。
徐樂江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市場化改革,其中市場環境應該是最重要的問題。如果市場環境不公平,再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就會出問題。因此,擺在第一位的是要把市場建立在公平、統一、競爭有序的法制環境下。”
第二,發展混合所有制,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將成為國企改革方向。徐樂江指出,當前國有鋼鐵企業,不管是中央國有企業還是地方國有企業,在集團公司層面都是國有獨資公司。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引入社會資本、實施股權結構多元化改造將是未來幾年國有鋼鐵企業及其內部子公司產權改革的方向,企業的治理結構、決策體系、商業模式、考核機制都將發生變化。
第三,充分認識金融業深化改革對鋼鐵企業的影響。企業必須更加關注匯率和利率的市場化進展,做好預測,降低風險,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決定》指出要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可以預見,今后我國期貨和金融衍生品市場將得到進一步發展,企業要做好參與和利用好金融市場的思想準備和人才培養。
第四,密切關注要素市場改革對鋼鐵企業成本的影響。要素市場改革短期內無疑將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但從長期看,公開、透明的市場規則和生產要素市場化定價機制,將有利于優勢企業的脫穎而出和行業的優勝劣汰、淘汰落后。
第五,密切關注財稅體制改革對企業的影響。交通運輸和鐵路運輸業都已開始施行“營改增”,建筑和房地產業也將逐步納入“營改增”改革序列。這些改革必將有利于我國鋼鐵企業公平稅負、公平競爭,加快形成優勝劣汰機制。
第六,密切關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鋼鐵企業應當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培育競爭新優勢。重點是探索優勢鋼鐵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開展資源和價值鏈整合,實現“走出去”的最優路徑與運行模式。隨著開放的深入,鋼鐵業對外資控股權的限制會逐步淡化,國外資本、國外鋼鐵企業會以更大的規模參與中國鋼鐵工業的產業重組、結構調整,國內市場的國際化競爭特征將更加明顯。“將來,在聯合鋼廠和公司的層面,只要能增加活力、增強競爭力,就會允許各種各樣的資本進入。”徐樂江說。
近年來,鋼鐵行業微利運行,國外資本和同行會不會進來?對此,徐樂江指出:“如果大門敞開,國外資本和同行一定會來。對于國外鋼鐵同行而言,中國有廣闊的市場,2013年的汽車產量接近2200萬輛,預測到2020年將達到3000萬輛,國際同行一定會進來;對于國外資本而言,我國鋼鐵行業發展方式粗放,只要能夠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就一定有利可圖。”
“企業都身處大環境中,環境的變化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環境的變化對全行業優勝劣汰、持續健康發展一定是好事,而對企業來說,能否適應這場變革很關鍵。冬天不加衣,下雨不打傘,這個企業的發展一定會出問題。”徐樂江指出。
(關鍵字:鋼鐵 鋼鐵行業 鋼鐵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