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鋼市已進入了尷尬的橫盤期,成本和銷售的壓力讓鋼廠有些“吃不消”
近日,發改委與中鋼協發布的最新數據均顯示,前7個月鋼鐵行業的盈利有所好轉。尤其是7月淡季不淡的行情,使得該行業的盈利一舉扭虧為盈。然而,隨著9月利空因素的集中釋放,鋼市承壓下行,引發了市場對下半年鋼鐵行業經營效益的擔憂。
發改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7月,鋼鐵行業實現利潤848.5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鋼鐵冶煉及加工業利潤為318億元,增長37%。同時,中鋼協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8月國內大中型鋼企實現利潤約80億元,其中7月、8月分別實現利潤23億元、31億元,國內鋼鐵行業盈利繼續好轉。
“從市場走勢來看,鋼廠7月的扭虧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分析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2013年上半年鋼價一路下跌,而在7月份,鋼市淡季不淡,鋼價維持了近一個半月的漲勢行情,這使得鋼企盈利有了一定的好轉。
中冶東方江蘇重工有限公司國貿部長邵鵬告訴記者,就他了解的情況看,近一個季度以來,整體鋼廠的經營效益確實有了一定的好轉。“一方面,當前的進口鐵礦石處在上下兩難的境地,市場的波動相對有限,各鋼廠能夠較好地把握增效時機;另一方面,焦炭、焦煤的價格一直承壓,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鋼廠的經營效益。”邵鵬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自8月中下旬以來,鋼價一直處于下跌態勢。隨著價格的不斷下跌,市場利潤再次被回吐,部分商戶前期有意囤貨迎接“金九”,目前多面臨虧損。以建筑鋼材為例,目前,北京建筑鋼價為3370元/噸,上海為3420元/噸,廣州為3700元/噸,較7月份有了較大的跌幅,其中,北京建筑鋼價已接近上半年的低位。
“當前的鋼市已進入了比較尷尬的橫盤期,但市場總體利空較多,最近兩周去庫存的節奏有了一定的放緩,鋼廠多數也下調了出廠價格,顯示了市場氛圍不容樂觀。”邵鵬坦言,成本和銷售的壓力讓鋼廠有些“吃不消”。從鐵礦石的價格看,截至9月28日,62%澳粉港口均價相對9月初僅下跌了14元/噸,而螺紋鋼經銷價格卻跌了約110元/噸,經銷盈利足足跌了近100元/噸,成本壓力顯而易見。焦炭價格目前也表現出較為抗跌的態勢,繼續大幅下降的難度逐漸增大。除此之外,銷售壓力也無處不在。“目前,傳統鋼貿形勢越來越受到市場質疑,很多中小鋼貿商紛紛轉型,減少訂貨量來對抗市場風險,鋼廠也無奈地拉長產業鏈,進行新形勢的銷售。在此背景下,鋼市下半年的效益不如上半年的可能性加大。”
記者了解到,因停產虧損大于生產虧損,大型鋼廠目前多維持常量生產,后期市場到貨不會減少。而從市場庫存情況來看,從9月開始,各地庫存已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鋼市后期壓力重升。另外,隨著北方氣溫的不斷下降,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減少,鋼企更難獲利。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冬季的到來,鋼市或更加慘淡,鋼企下半年較難獲利。
(關鍵字:鋼企 鋼鐵 鋼鐵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