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統計局開始發布8月份經濟數據,其中CPI指數為2.6%,符合市場預期;而工業生產者價格PPI指數為-1.6%,環比由降轉升,同比降幅進一步收窄,則更是讓市場驚喜;反應國內外工業經濟正在繼續回暖。針對此,未來我國鋼市走勢又可能有哪些新的變化,不妨來探討一二。
8月CPI指數符合市場預期資金流動性難有大改觀
簡單來看,8月份CPI指數符合預期、PPI指數高于預期,對于鋼材市場而言,當屬于利好;通脹壓力依舊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反應未來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的操作空間放大,刺激市場對于穩增長項目融資環境改善的預期;但國家控制通貨膨脹的擔憂還在,預計央行不會大幅度的釋放資金流動性;整體維持相對穩定的可能性較大。
因此,國內新開工、在建項目工程的融資情況并不會因此有大的改善,重點還是期待國家關于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相關領域的政策發揮積極的效果。
8月PPI回暖源于國內外需求的回升
8月PPI指數同比跌幅收窄,環比由降轉升;8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環比漲幅均為0.1%,出廠價格環比上漲為今年4月份環比下降以來的首次,購進價格環比上漲為今年3月份環比下降以來的首次。
分析認為,這與國內、國外整體需求回升呈現正關系,國內方面,國家在下半年開始的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綜合措施取得了實質性效果,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更加明顯,有利于改變企業的悲觀預期。
而在國外方面,美國、歐元區經濟數據提升,國際需求整體好轉,刺激我國工業商品出口“價量齊漲”。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出廠價格環比漲幅均超過0.5%,是拉動8月PPI指數好轉的主要動力,反應我國鋼鐵行業景氣度回升。但因目前國際局勢中地緣政治的因素仍較動蕩,對原油,黃金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會有影響,整體經濟仍處于弱復蘇狀態,究竟能回升到何種地步仍需觀察。
8月鋼材出口突破600萬噸緩解國內市場壓力
據海關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出口鋼材614萬噸,環比大幅增加19.2%,同比去年增加44.8%;1-8月累計出口鋼材4198萬噸,同比增加17.4%。單月鋼材出口量創2008年9月份以來的近5年新高;對緩解國內市場資源供應壓力,起到了明顯的積極作用。由此可以證明,鋼鐵行業給予8月PPI指數好轉的貢獻,主要在于鋼材出口方面,國內市場貢獻有限。
進入9月份后的國內鋼市需求表現實際上遠低于預期,不過在粗鋼產量平穩、出口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短期內鋼材供應壓力并不明顯,國內市場庫存總體延續下降態勢。不過雖然PPI指數反應工業品價格環比全面上漲,但是否具有持續性尚需觀察,而且產能過剩的局面尚未改變。
鋼市“金九”預期或落空鋼價走勢將經受考驗
進入9月份后,雖然國內鋼材庫存超出預期的進一步下降,但從分析來看,鋼廠直供大型項目以及鋼材出口業務的好轉才是主要動力;現貨市場持續疲軟的成交反應出當前一般項目用鋼需求并未好轉。經過一個星期的震蕩整理,金九行情已經落空一半。
在鋼市需求基本面走弱的情況下,國外形勢也不容樂觀,G20峰會上雖然美國承諾有步驟的退出QE3,敘利亞戰爭危機一觸即發,均會對全球資本市場及大宗商品市場產生短期的劇烈影響;因此,雖然國內經濟形勢好轉基本確定,但在外部不利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因為“金九”預期落空后市場信心更加的脆弱,由此可能加速引發鋼貿商套利出貨的意愿提升。
因此,總體來看,雖然8月份的PPI指數和CPI指數均符合市場預期、且帶來一定積極的影響,但在成交低迷、成本逐漸弱勢的影響下,鋼價短期內還將繼續弱勢下行為主。若要回歸正常的“金九”行情,還需實質性用鋼需求的釋放。
(經濟數據 鋼市走勢 鋼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