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縮產能、轉服務、尋跨界、國際化四大路徑
實現“從鋼鐵到材料、從制造到服務、從中國到全球”的升級戰略
寶鋼提出“從鋼鐵到材料、從制造到服務、從中國到全球”的轉型升級戰略。
近年來,鋼鐵業遭遇嚴寒,鋼企紛紛踏上探尋轉型突圍之路。
一年前,寶鋼湛江項目破土動工;一年后,寶鋼正式進軍電子商務,打造鋼鐵版“亞馬遜”……在鋼鐵產能全面過剩、鋼鐵全行業進入微利時代的當下,寶鋼如何實現“二次創業”與“轉型”?這對全行業又將帶來怎樣影響,成了全行業乃至中國企業界關注的焦點。
去年年底,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首次提出“從鋼鐵到材料、從制造到服務、從中國到全球”的轉型升級戰略,如果再加上“收縮產能”,寶鋼“二次創業”的四大路徑似乎清晰可見。
縮產能——年產量最多5800萬噸
寶鋼新六年(2013-2018年)規劃,“加上湛江項目,最多也就是5800萬噸。不會再增加1噸。”而此前寶鋼計劃的產能是,2012年8000萬噸,2015年6600萬噸。
勾勒中國最大的鋼鐵集團——寶鋼目前的所作所為,還是應該先從鋼鐵主業說起。伴隨中國經濟模式告別規模擴張的轉型,收縮產能成為寶鋼的首要任務。
就在本月,寶鋼新六年(2013-2018年)戰略發展規劃出爐。根據這份新規劃,寶鋼未來的產能目標,按內部人士的說法,“加上湛江項目,最多也就是5800萬噸。不會再增加1噸。”而此前寶鋼計劃的產能是,2012年8000萬噸,2015年6600萬噸。
寶鋼的上一次六年規劃是在2006年底制定的,時間是從2007年到2012年。彼時的2006年,正值中國鋼鐵業興旺之時。寶鋼股份的規劃部門負責人吳軍說,“這個六年規劃其實是一個規模擴張的規劃。”
然而,遭遇2008年金融危機浪潮的沖擊之后,中國鋼鐵業產能過剩的呼聲愈加強烈。作為行業領頭羊的寶鋼開始意識到規模擴張將到此為止。寶鋼決定把產能擴張的那只腳收回來。
2012年11月,徐樂江曾在一次發言上指出,中國鋼鐵行業已經走到了一個發展的十字路口。鋼鐵行業經過近10年的高速發展,供求關系發生了逆轉,一方面產能過剩還在加劇,一方面需求增速明顯放緩。
今年6月4日,寶鋼集團總經理何文波在“寶鋼學術年會”上發言指出,目前鋼鐵業面臨的壓力是空前的,主要是產能過剩、上游原料價格非理性高漲和環境壓力對鋼鐵業的挑戰。寶鋼積極應對挑戰,正在進行產能調整。
徐樂江的看法更是一針見血。當天,他宣稱,如果鋼廠仍然局限于簡單的產品制造,必然會走向死胡同。
轉服務——電商收入欲占銷售兩成
寶鋼希望到2018年,電子商務所帶來的收入達到其整個銷售收入的20%以上。
最近一段時間,寶鋼最津津樂道的話題是其電商交易平臺。
5月31日,寶鋼運營的“上海鋼鐵交易中心”正式掛牌。這個平臺被業內解讀為“一個隱藏了寶鋼諸多野心的平臺”。
徐樂江曾在去年年底的一次發言中首次提出,寶鋼企業轉型升級戰略可以概括為“從鋼鐵到材料、從制造到服務、從中國到全球”。“電商”將是寶鋼推進“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的重要平臺。寶鋼認為,電子商務對其自身戰略意義非凡,甚至可以視作寶鋼由制造向服務轉型的跳板。
寶鋼集團總經理助理胡學法說,電子商務是為了把鋼鐵主業從制造引向服務的轉型,就是怎樣把互聯網這樣一個功能如此強大的工具應用到鋼鐵業來。這樣,寶鋼對市場和用戶需求的反應會更加快速、敏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寶鋼希望能夠將早已成熟的B2B電商模式引入到鋼材銷售中,從而給寶鋼乃至整個鋼鐵行業創造一個數字化的倉儲物流和銷售工具。
徐樂江在6月4日的演講中說,鋼鐵制造進入微利時代,迫使寶鋼走向服務轉型之路。服務型企業的核心業務在于滿足客戶需求,利潤則來自長期的持續服務。
寶鋼在電商方面有著遠大目標。寶鋼希望到2017年力爭實現年交易量5000萬噸的規模和水平,交易會員數超過70000家,年融資規模達到200億元。寶鋼希望到2018年,電子商務所帶來的收入達到其整個銷售收入的20%以上。而此前寶鋼的提法更為激進,是要把電子商務做到公司整個銷售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尋跨界——從鋼鐵到材料有“小動作”
“寶鋼要去想,對于用戶來說,鋼鐵是不是最有效、最經濟的功能材料,如果不是,那我們就為他們提供鋼鐵以外的材料。”
對于“從鋼鐵到材料”的轉型上,有一個值得留意的“小動作”。據悉,寶鋼正在考慮上馬汽車用鋁板項目,目前,寶鋼已經與中鋁西南鋁業公司進行了技術層面的溝通,探索合作的可能性。這表明一個鋼鐵商要開始跨界做鋁的生意了。
之所以稱其為“小動作”,是因為徐樂江與何文波在多個公開場合都未曾透露這一信息,而寶鋼提出的“從鋼鐵到材料”的轉型也從未明確是將涉足哪些材料。
據了解,汽車廠商曾多次與寶鋼開會商談,他們需要寶鋼提供質量更輕但強度更高的汽車材料,“但如果只圍繞著鋼材打轉兒,余地已經很小。”
“這些汽車用戶需要的其實是一項功能,而不是一塊鋼板。作為汽車板的重要供應商,寶鋼要去想,對于用戶來說,鋼鐵是不是最有效、最經濟的功能材料,如果不是,那我們就為他們提供鋼鐵以外的材料。”寶鋼內部人士說。
實際上,寶鋼在材料體系上的創新早有所行動。早在2009年1月,寶鋼與中國商飛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航空用鋼材料體系建設及新材料研發、原材料供應、飛機零部件制造等方面開展了全面合作。當時寶鋼已經完成大飛機特殊用鋼研發工作。
國際化——湛江項目+美國建廠
寶鋼集團的目標是,6年后中國和海外兩部分的銷售收入比例能夠做到82,為了“出海”,寶鋼已早早在后方布下了一粒棋子——湛江項目。
“國際化”即“從中國到全球”,是寶鋼二次創業的又一大路徑。
據悉,寶鋼正在將觸角伸向美國,因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薄板消費市場。寶鋼調研人員收集到的數據顯示,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美國每年需要消耗1700萬噸薄板,雖然危機的時候降到了900萬噸,但是去年已經回升到了1400萬噸的水平。寶鋼正在當地尋找比較有實力的合作伙伴,一起合資,使其有可能成為美國汽車廠的后倉庫。寶鋼集團的目標是,6年后中國和海外兩部分的銷售收入比例能夠做到82。
實際上,為了“出海”,寶鋼已早早在后方布下了一粒棋子——湛江項目。
產能“瘦身”,為何還要建湛江項目?直到去年湛江項目正式開工時,這樣的疑問仍舊不絕于耳。然而,寶鋼明確表示,湛江項目是寶鋼“二次創業”的重要戰場。
之所以被寶鋼譽為“二次創業”的重要戰場,是因為湛江項目是實施寶鋼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寶鋼曾經提出其在國內的戰略布局,即聚焦“兩角一邊”(即長三角、珠三角和西北邊疆)。
“這個項目意義重大,第一,結合了寶鋼、廣東的鋼鐵重組,壓縮了產能總量;第二,優化布局,由于歷史原因,中國鋼鐵產業主要在內陸,隨著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向港口轉移是國際慣例;第三,推進了廣鋼搬遷;此外,還可以促進珠三角區域結構調整和發展循環經濟。”國家發改委產業司相關人士介紹稱。
事實上,湛江項目也是寶鋼未來實現“綠色寶鋼”與“國際化”兩個目標的重要載體。據悉,寶鋼湛江工廠將被建設成最新型的綠色鋼廠,先進程度將超越日本。
此外,為了達到環境友好,預計投入環保的支出就達80億元。“寶鋼湛江項目的位置,令進口鐵礦石更為便利的同時,為寶鋼日后的產品出口提前做了布局。”有分析人士說。
徐樂江曾放言,從“鋼鐵到材料”是未來寶鋼業務的外延擴展,表明了寶鋼對傳統鋼鐵業務的堅守態度。“從制造到服務”明確將寶鋼的未來定位于一個服務型企業。由純鋼鐵制造向制造與服務并重的商業模式轉型是未來鋼鐵企業的必然選擇。而從“中國到全球”不僅僅是經營區域的拓展,更是經營視野的開闊。寶鋼從初創時“上海的寶鋼”到現在“中國的寶鋼”,將來的發展必定是“世界的寶鋼”。
(關鍵字:寶鋼 創業 鋼鐵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