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錢荒”,讓資金密集型的鋼鐵行業忍受著更大的“失血”之痛。在鋼價大幅持續下跌的背景下,之前利用重復質押等手段,多次從銀行融資貸款的鋼貿商資金鏈瀕臨斷裂,違約、“跑路”現象頻出。自去年起,華東等地區的鋼貿商已經經歷了一波“倒閉潮”,而現在鋼廠或成為新一輪“洗牌”的主力軍。
“實際上目前市場中的存量貨幣總量并不少,但并沒有真正流入到實體經濟中。”銀河期貨分析師李驥表示,央行加大了去杠桿的力度,在這一過程中,實體企業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鋼鐵企業也不例外,同樣受到了資金緊張的掣肘。
據唐山鋼貿商閆先生反映,遷安某鋼廠一直在用貿易商的錢運轉,一旦貿易商的資金斷裂,鋼廠也只能關門停業。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鋼廠的融資渠道較為有限,目前大部分鋼企的運行仍主要依靠銀行貸款。“一旦銀行收緊信貸或者不放貸,很多鋼企就不得不選擇借貸成本更高的民間融資渠道。”據閆先生介紹,由于一些鋼廠的新增產能在銀行很難獲得融資,只能從貿易商手中拿預付款,或是通過高額貼息讓貿易商墊款。“這種高回報率對貿易商有一定的吸引力,唐山很多有實力的貿易商都往鋼廠注資”。
中鋼協數據顯示,一季度大中型鋼廠雖然實現扭虧為盈,但利潤卻在逐月下降。據業內人士測算,5月份鋼企的虧損面或擴大至80%。“由于產能釋放較快,市場需求相對較弱,鋼市仍然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況,鋼企面臨的經營形勢依然嚴峻。”分析師表示,在目前鋼價持續下跌的過程中,鋼廠為了保證現金流穩定,即便虧損也要生產,最直接、最嚴重的后果就是鋼企陷入高負債困境。
資料顯示,上市的鋼鐵企業中,重慶鋼鐵資產負債率高達88%,韶鋼、撫順特鋼、華菱、八鋼等也超過了80%,而行業標桿寶鋼資產負債率也達到47%。“較高的負債率使鋼廠沉重的利息成本侵蝕了企業利潤。”李驥說,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鋼企的償債能力已經越來越差,上市鋼企境況都不容樂觀,部分中小型鋼企更是已走到了懸崖邊緣。
“‘錢荒’說到底是資金供給與資金需求的錯位,很多國企資金冗余,而真正需要資金支持的中小企業卻得不到資金。”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稱,民營企業相對于國有企業更受到冷落,當銀行都缺錢的時候,鋼企還能去哪里拿錢呢?對于一直“失血”的民營鋼鐵企業而言,后期經營之路必定是步履維艱。
(關鍵字:鋼鐵 鋼鐵業 資金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