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黃金大跌影響銅價暴跌,看空中國經濟的投資者逐漸增多,在空頭打壓、多頭倉皇而逃之際,滬銅指數于4月19日盤中跌破50000點,雖然最終收于50000元上方,但收盤價已跌破2011年10月低點,創近3年新低。
昨日滬銅1308合約跳空低開250元至50440元,日內短暫觸及50750元之后即拐頭向下,午后開盤跌速加快,盤中最低觸及48970元,尾盤重挫3.26%至49040元,創下2010年6月8日以來的新低。
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最新公布報告稱,2013年1-2月全球銅市供應過剩12.9萬噸。今年1月份WBMS曾認為全球銅市供應短缺55.93萬噸,然而時隔一個月,WBMS逆轉論調認為全球銅市供應由短缺轉為過剩。截至上周末,上期所(SHFE)庫存略有下滑至22.3萬噸,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庫存已經上漲至61萬噸。此前市場傳聞嘉能可與托克大手筆囤銅,但此舉并未對銅價形成支撐。筆者認為,如果未來銅價繼續下跌,將增加融資銅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從今年年初來看,已經有一部分退出了融資銅市場,目前保稅區的庫存量比年初減少約20萬噸,但庫存依舊處于歷史高位,說明這一風險仍然存在,而風險的爆發隨時都有可能,屆時中國市場供應量將大幅增加,在熊市當中,供應增速加速對價格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視。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回顧今年以來走勢,引導銅價變化的邏輯沒有大的改變,變化的是價格下跌的時間提前了。筆者此前曾表示,銅價進入熊市征途,中國經濟復蘇會推升銅價,而當銅價反彈到位后,任何一個利空因素會令銅價重新走熊,需提防美指反彈對銅價的利空作用。實際變化是:中國經濟弱復蘇不足以推動銅價上破60000元阻力,美指與銅價的負相關關系在2月初就已經回歸。在二季度的策略中筆者表示二季度全球經濟將環比走弱令美元在84下方調整,銅價或將弱勢反彈,當美元重返漲勢時,才是銅價再次走低的機會。實際變化是,金價暴跌是一大變數:塞浦路斯被迫售金引發黃金多頭資金集體撤離,高價位的黃金避險作用已經喪失,撤離出的資金在美國經濟數據疲軟的背景下,很難進入美國股市,那么美元或將成為不得不的選擇。惠譽下調中國主權評級、高盛下調中國經濟增速等一系列利空中國經濟增長的信息,加重了市場的悲觀情緒,加上美元重啟避險功能,銅價或將在美國提前結束量化寬松之前就可以跌破50000點的技術支撐。目前銅價已經快速跌破55700、53200、51000點的技術支撐(盤中跌破50000點)。50000元的支撐已經名存實亡,若美元稍有反彈,則銅價下探40000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關鍵字:銅價 全球銅市 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