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周結束,三月份也走到盡頭,縱觀最后一周的市場表現,人們對三月份失去最后的期盼。周一,市場報價全面走低,周二有所企穩,周三相對平穩,周四隨著期螺市場的下挫,市場報價再現全面下跌的狀況,至周末熱卷,冷板,中厚板以及線螺等流通市場上的大路貨價格已跌至一個新低水平。上海市場4.5以上熱卷報價普遍回落至3850元以下,天津地區普遍在3720元以下,樂從地區也下跌至4000元以下。鞍鋼產1.0冷板在上海的報價再次走低,報價基本在4850元以下,中厚板弱勢再現,14--20普板一線產品報價約為3880元左右,二線產品報價多數在3760元左右。高線報價約為3460元左右,二級大螺紋報價約為3520元左右,三級大螺紋報價約為3600元左右。
本周處于月末,因此月末的市場特點也比較突出。首先是月末商家資金壓力很大,中小商家基本無力訂貨,比較大的代理商由于與鋼廠有協議在身,必須付款訂貨,銀行對鋼貿商的資金控制仍然十分嚴格,商家只能降價出貨以求得資金有所回籠。這是造成本周價格不斷下跌的主要因素。整體鋼市弱勢漫延的狀況下,這樣做效果并不好,只能是使市場更加被動。市場信心低迷,商家普遍感到十分迷芒。而下游生產企業觀望情緒也比較濃厚,盡量縮減采購量。盡管價格下跌但商家成交普遍不佳。
其次導致本周整體市場繼續弱勢的一個重要原因即是國內大型鋼企不斷創出虧損新紀錄,相關資料顯示,鞍鋼股份虧損翻倍,刷新已披露年報鋼企虧損“新紀錄”,將更名為ST鞍鋼。鞍鋼加上已披露的馬鋼股份、安陽鋼鐵,僅這三家鋼企一共就虧損了117億。目前鋼鐵企業已經變成了虧損的重災區,加大了市場對行業前景的擔憂。市場預期不樂觀。對后期仍不報過多希望,看跌者依然占據大多數。
另外,市場資源持續增加也是本周市場壓力較大的主要因素,至本周末,國內主要地區五大產品庫存時已超過2250萬噸,而且由于三月份是鋼廠最佳的生產時期,從實際情況看,國內大鋼正呈現全面努力生產的局面。雖然價格總體水平不夠高,但鋼廠虧損面增大,只有規模生產才可能有好的效益,中鋼協近期預計的三月上中旬日均粗鋼產量也在208萬噸以上。因此,市場資源持續增加給市場帶來的壓力有增無減。不過市場也有向好的一面,首先是天氣日益暖和,國內大部分地區工地全面開工,對線螺等建筑用鋼的需求還是不斷增加的,只是國內產量太大,市場庫存太多,市場需求遠遠低于供給。最新數據也顯示,前2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17.2%,出現了明顯的回升。因此盡管預期不夠好,但四月初始市場價格應該有企穩的欲望。
(關鍵字:鋼市 鋼企 產量 市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