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廣
國內硅鋼(電工鋼)市場顯然正經歷有史以來最為慘淡的一年。在面臨經濟下滑、企業虧損、用電量增速下降的大背景下,硅鋼供需矛盾進一步突出。不僅鋼廠低牌號無取向硅鋼瀕臨成本線徘徊、高牌號無取向硅鋼利潤也大幅縮水,熱軋硅鋼片市場急速萎縮。取向硅鋼更是積重難返,價格長時間處于下跌熊市。而這一年幾乎90%以上的硅鋼貿易商都處于不盈利或者虧損水平,硅鋼經營量至少縮減5成以上,大量貿易商退出市場。這一切足以說明硅鋼市場艱難處境。
即便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硅鋼產量仍進一步增長。今年1-11月硅鋼產量達到596.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24.3萬噸,增幅4.2%。預計全年硅鋼產量達到650萬噸,增幅接近5%。低于去年8.9%增幅。需要指出的是,今年硅鋼產量增幅下降主要由于大部分民營鋼廠新上冷軋硅鋼產線被逼停產減產以及熱軋硅鋼被迫逼臨停產。據我們了解,目前全國硅鋼產能已經達到1200萬噸水平,按照今年年產量,產能利用率約為54.17%,處于相當低的水平。
相比較熱軋、冷軋等板材走勢,今年硅鋼市場行情相對較差。尤其是9月份后至12月,熱卷價格較9月份低點反彈超過20%,冷板價格反彈超過10%,而硅鋼價格反彈力度只有6.7%,價格曲線趨于平穩。從全年價格水平來看,9月份前,無取向硅鋼主流牌號50WW800半年的時間處于下跌狀態,跌幅950元/噸,9月份以后3個多月的時間緩慢回漲,漲幅350元/噸。取向硅鋼從年初17400元/噸價位持續下跌了3400元。降至目前14000元/噸。這不能不說明硅鋼市場的疲軟下滑行情,更重要的是下滑行情的背后鋼廠、貿易商都已處于嚴峻的經營虧損狀態。
特別是硅鋼經銷商,無論是市場硅鋼經銷商的數量,還是規格那個經銷商的貿易量,都比以往大幅下滑。回顧2011年,每月從鋼廠月訂貨量上千噸的貿易商比比皆是,今年以廣州市場為例,不超過10家。大戶從上萬噸/月減少到1000-2000噸/月更是常見。貿易商銀根緊,訂貨虧錢、價格下跌難有操作空間,一年下來,賺錢者寥寥無幾。直到10月份,經銷商才通過市場漲價努力擺脫虧損,走上小幅盈利軌道。
目前硅鋼市場深層次矛盾不僅是產能釋放、產量增加及需求增速回落帶來的供求矛盾問題,也表現在鋼廠、市場同質化競爭激烈,產品結構單一,需求增速回落以及鋼貿商陷入信貸危機。
2009年以來大部分投資新上的硅鋼產線,多數都是生產無取向低牌號為主。在進入市場初級階段還處于磨合期,不能開發專用性更強,性能更高的產品。造成市場同質化產品過渡依靠價格競爭,令市場價格下行壓力加大。當價格跌到一定程度,鋼廠只能打價格戰維持訂單,推出各項明里暗里優惠政策。到最后難以承受,減產甚至停產。后期鋼廠若不努力改變產品結構,后市價格仍將受制于此。
明年硅鋼行業仍將受制于供大于求的壓力,無論是取向硅鋼還是無取向硅鋼。無取向硅鋼主要是太鋼100萬噸低牌號產能,首鋼、馬鋼高牌號無取向硅鋼預計20萬噸的產能釋放,以及民營鋼廠的增產和投產。取向硅鋼則面臨寶鋼、武鋼20萬噸新增產能釋放以及其它鋼廠的增產。而需求方面,無取向主要應用的家電、電機(發電機)增速不大,尤其是空調產量有可能出現較2012年下降的局面,受累壓縮機產量難以實現增長。據上海電機行業協會統計:2012年前三季度一般交流發電機346.82萬KW;同比減少11.32%;大中型交流電動機2422.34萬KW,同比增長10.45%;小型交流電動機1368.31萬KW,同比減少15.2%;直流電機284.02萬KW,同比減少4.99%。電動機受內外部經濟環境影響,盈利能力有所減弱,明年仍處于緩慢恢復階段。風電行業面臨過剩,前三季度風機招標總量同比下滑62%,明年但新核準的新疆、甘肅和安徽等省區多個項目有望在2013年進入全面招標階段,將為相關設備制造企業帶來一定量的新增訂單。今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預計將達到11.2億千瓦,增速6.3%,低于11年10%水平。其中水電新增裝機約1800萬千瓦,增長穩定。預計明年有2000萬千萬千瓦左右增長空間。取向硅鋼面臨明年電網投資增速仍維持低位,總體需求增長空間不大。但特高壓及配網領域結構性需求將會突出。
隨著經濟企穩,投資力度加大,深化改革及經濟結構調整。明年經濟增速將會好于預期。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為6.56%左右,電力需求增速緩慢增長。
當然,明年硅鋼行業調整中還會有利好出現。一是熱軋硅鋼片會進一步淘汰,由2011年年常量60萬噸減少到2012年35萬噸左右,到2013年將會進一步縮減,讓利冷軋無取向硅鋼20-30萬噸空間。二是進口量仍會進一步下降,今年1-11月硅鋼進口量66.22萬噸,較去年同期的88.21萬噸,減少了21.99萬噸。出口量仍會進一步上升。這不僅有利于緩解國內資源供應壓力,也會影響國有鋼企市場占有率及市場競爭格局分布。但是,提升硅鋼品質、進行技術升級、實現產品細化、差異化仍是調結構的主題。
當前我國經濟雖然趨穩,明年也有保持樂觀的有質量的增長趨勢,但是硅鋼下游較多企業仍沒有恢復到危機前的訂單水平。繼續實現硅鋼下游行業盈利水平提高,產銷兩旺的局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硅鋼行業在中國經歷了三四十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實現了很多突破。目前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硅鋼片生產國,從事硅鋼生產企業眾多,產品檔次參差不齊,造成同質化競爭激烈。面對經濟環境、外部環境、需求結構,已經到了深度調整的時期。無論是誰,都要遵循市場客觀規律發展,從多方面提升硅鋼產品綜合競爭力。當然,處理好鋼廠與貿易商、終端用戶的關系也不能忽視。
(關鍵字:硅鋼 供需矛盾 深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