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在經過開市首日的熱鬧之后,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趨于冷清,截止今日僅成交6筆,總成交量約為68.9萬噸,總成交金額達6億人民幣。分析稱,發展初期固有的障礙以及市場不景氣造成了平臺遇冷。
據統計,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自運行截止今日(2012年5月8日—5月14日)總申報達80筆,總申報數量7,591,792噸,總成交6筆,總成交額人民幣609,009,021元(96,606,761美元)。
這與第一天上午密集成交三筆,形成24.2萬噸的交易量形成鮮明對比,甚至上周還有兩天出現了“零成交”。分析稱,企業間固有的貿易渠道粘性、平臺操作初期的不習慣、平臺交易需要繳納交易費,交易平臺價格協商不暢等等問題都成為平臺初期難以跨越的障礙。
而另一方面,市場的不景氣也造成了現貨交易平臺上交易清淡。據蘭格鋼鐵調查顯示,目前鐵礦石市場對后期價格仍然穩中看跌者居多,下周看跌者達到45%,還有50%的認為后期保持平穩。主要原因是國內鋼材(4087,-65.00,-1.57%)市場近期表現低迷,加上鋼廠面臨一定的資金壓力,采購積極性較低。
在這種情況下,也會助長企業對對平臺的觀望態度,鞍鋼曾經表示愿意將貿易量的30%放在平臺上進行,但前提是“等平臺發展起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