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銅鈷礦業政策簡述
- 2012-1-11 15:31:47
- 來源:轉載
- 作者:
- 字號:


 |
導讀: |
近日,加拿大銅和黃金生產商第一量子礦業公司(FQM,FirstQuantumMinérale),因在剛果(金)礦業項目被終止提起了兩項法律訴訟案。去年,剛礦業部中止了與FQM旗下的KMT公司(KingamyamboMusonoiTailinGS)在剛加丹加省克勒維茨的礦業開發合同。作為KMT公司的最大股東,FQM公司在合同被終止后...... |
 |
關鍵字: |
鈷 銅 剛果 |
|
近日,加拿大銅和黃金生產商第一量子礦業公司(FQM,FirstQuantumMinérale),因在剛果(金)礦業項目被終止提起了兩項法律訴訟案。去年,剛礦業部中止了與FQM旗下的KMT公司(KingamyamboMusonoiTailinGS)在剛加丹加省克勒維茨的礦業開發合同。作為KMT公司的最大股東,FQM公司在合同被終止后,向巴黎商業仲裁法庭提起法律訴訟。該公司總裁表示,因剛果(金)在法律執行方面面臨困難,投資者需要平衡風險和回報的關系。
那么,剛果(金)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其礦業政策狀況究竟何如?
資源豐富的“世界原料倉庫”
剛果(金)是非洲成礦條件好、找礦潛力大的國家之一,對西方礦業公司極有吸引力。剛果(金)礦產資源種類繁多,且比較豐富,被稱為“世界地質博物館”,素有“世界原料倉庫”、“中非寶石”和“地質奇跡”之稱。據2003年6月剛果(金)礦業和油氣部公布的數字,其主要礦產地質儲量為:銅7500萬噸、鈷470萬噸(探明儲量占世界鈷礦探明儲量的近一半)、鋅700萬噸、錳700萬噸、鐵100萬噸、錫45萬噸、黃金600噸、金剛石1.9億克拉。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資料,其他礦產資源儲量為:石油2500萬噸、天然氣400億立方米、煤炭8800萬噸,剛果(金)還有豐富的寶石資源。
近幾年,由于國內政局動蕩,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外國礦業公司在該國的投資,但剛果(金)礦產勘查和開發仍在繼續發展,一些外國礦業公司仍致力于對剛果(金)的礦產勘探和開發進行投資。
礦業生產增長,礦產品多出口
過去剛果(金)礦業產值約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25%,2006年礦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下降到13.2%。目前約有70萬人從事金剛石手工采礦,約有10萬人從事金剛石貿易。
剛果(金)鈷產量占世界鈷產量的38%,工業金剛石產量占世界的28%,寶石金剛石產量占世界的6%。2006年剛果(金)礦產品出口額23.2億美元,進口額27.4億美元。金剛石出口額占全部出口額的38%,原油占25%,鈷占16%,銅占11%,其他礦產品還有金、鈮、鉭、錫、電氣石和鎢。
剛果(金)于1995年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已同世界(包括中國)44個國家簽訂了雙邊經貿協定,參加了中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等9個地區性組織,還參加了國際錫協和ACP等14個國際和多邊經貿組織。主要礦產品貿易對象是美國、比利時、法國、德國、日本和南非。
剛果(金)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管理工作由剛果礦業和油氣部負責。該部是約·卡比拉當選總統后于2002年11月17日改組的,是由原來的礦業部和石油部合并所組建的新機構。該部的主要任務是負責管理全國的礦業活動、監督礦業法的實施、貫徹和執行政府關于礦業活動方面所有的政策和決策。
剛果(金)的礦產資源開采由剛果國家礦業公司管理,總部設在盧本巴希。該公司在加丹加省有18000平方公里的礦區,區內有多個露天和地下開采場及大型銅、鈷、鋅等冶煉廠,銅產量曾占全國銅總產量的90%以上。該公司與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比利時及南非等國的礦業公司成立聯合企業,共同開發其所轄礦區的礦產資源。
礦業地籍注冊局對礦業投資者既是門戶,也提供多項優惠,有利于促進礦業領域的發展,更好地滿足投資者、國家和剛果(金)民眾的整體利益。
國際礦業公司競相到剛果(金)開礦
從1996年開始,剛果(金)政府在世界銀行的支持下,通過政府礦業和油氣部對其控制的大部分礦企業實行了私有化,并希望外國礦業公司通過與政府經營的吉卡礦業(Gécamines)公司建立合資企業來振興剛果(金)礦業。
據報道,私有化和通過合資重新開發的項目有吉卡礦業(Gécamines)公司擁有的20多個銅—鈷礦山、鋅礦山及加工廠、生產金和錫的公司以及主要金剛石生產公司等。一些國際礦業公司認為吉卡礦業(Gécamines)公司所擁有的尚未開發的鈷—銅項目最有前景。1997年5月卡比拉總統執政后,把礦業復興放在優先的位置,吉卡礦業(Gécamines)公司私有化進程加快,美國等西方礦業公司表示出更大的興趣。
目前,西方礦業公司在剛果(金)的礦產勘查和開發主要集中在南部的加丹加銅礦帶,主要礦種為銅、鈷、鋅,參與的外國礦業公司主要是美國,其次是南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近年來,剛果(金)的地質勘查投入連年大幅增長,2004年,地質勘查投入為1640萬美元,2005年為5700萬美元,2006年增長到23500萬美元。
國際上的一些礦業公司也加大了對剛果(金)的勘查投入。2007年,BanroResources公司(以多倫多為基地)在剛果(金)的地質勘查投入達3000萬美元(2006年為2100萬美元),Freeport-McMoRan公司在剛果(金)的地質勘查投入為2510萬美元。DeBeers公司在剛果(金)的地質勘查投入約為2000萬美元,已經發現5個金伯利巖體(含金剛石),并繼續尋找更有遠景的成礦區。
如何規避采礦風險
雖然剛果(金)的內戰已經過去7年,但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剛果(金)的東部地區政治動蕩仍在繼續,尤其是在黃金豐富的伊圖利地區(Ituri)。
在剛果(金)的礦業中,小規模人工采礦、而非工業規模采礦是一大特點,這一采礦形式占了剛果金剛石產量的70%,按產量剛果是世界第三大金剛石生產國,而按價值剛果是世界第七大金剛石生產國,這主要是因為剛果生產的金剛石顆粒小加工工藝能力欠缺。
剛果(金)所有礦產資源均屬于國家所有,但是礦權使用者有權出售礦產品。
未來幾年,剛果(金)的鈷、銅、金和錫產量將有較大增長,但上述這些項目的開發建設還取決于剛果(金)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穩定、國際市場的有利的條件。
自2007年起,剛政府對已過去簽訂的60多份礦業合同進行重審,這項工作于2009年完成。40多份合同被保留,15份合同被終止,6份已經被重新確認。合同重審使剛政府獲得了3.12億美元的礦權入門費收入。
2008年加拿大Fraser研究所發布了第十個年度礦業公司關于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礦業投資環境評價的調查結果。調查評價中非洲地區選取了10個主要國家,包括南非、津巴布韋、加納、馬里、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坦桑尼亞、剛果(金)、納米比亞和贊比亞。在10個主要非洲國家中,剛果政策潛力指數為34.4,礦產資源潛力指數54,投資吸引力指數96,排在10個主要非洲國家中的第二位,剛果(金)是一個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極具潛力的國家,但是剛果(金)是近年來礦業政策環境最差的國家之一。
(責任編輯: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