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重創世界,終于拖累國際經濟步入衰退期。在當今世界,如果不了解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就很難說清各行業市場的風險演變趨勢。但是對于非金融業經濟人士而言,很難對金融危機內在風險演變趨勢和內幕有更深刻的了解。而目前關于金融危機的各種分析往往反映不同的側面,缺乏整體的聯系和對經濟影響的內在因果關系。盡管人們每天都在說金融危機影響世界經濟,歐美經濟已經陷入嚴重衰退之中。但是,對這次金融危機所暴露的問題會給世界金融體制、國際經濟演變趨勢和世界格局帶來什么變化很難有一個系統的認識。甚至對鋼鐵市場的演變趨勢會產生什么現實和深遠影響都困惑著許多鋼鐵業人士的思維。把有關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現象本來具有的內在聯系,整體地放到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框架中去探索,得出一些有益的結論分析。為非金融界人士把握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和未來格局的影響,把握行業經濟市場的未來演變趨勢都有參考價值。
一、通脹的價格泡沫破滅直接引爆了全球金融危機
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的成功崛起不僅帶動發展中國家走上發展民族經濟的道路,也為發達國家提供了經濟復蘇的機遇。正當連續幾年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已經向人們展示出充滿希望的21世紀世界經濟前景時,伴隨經濟快速發展和對資源類產品需求增加,大宗商品價格也出現了快速增長的趨勢。特別是進入2008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例如石油、股票、房價、鐵礦石、鋼材價格更是走向瘋狂。
從2008年上半年以前的一段時間看,僅僅供需關系變化引發價格上漲,對于眾多大宗商品來講,價格漲幅不會這么大。在2007年底和2008年初我在市場分析文章中就提出:“除了需求快速增加外,美元基金大肆炒作也是推升大眾商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特別是各類美元基金參與大宗商品價格的炒作,迅速推升了全球通脹的壓力。有增無減的通脹壓力使世界經濟陷入了高速、病態運行之中。為經濟衰退,需求減弱、大宗商品價格泡沫破滅,終于引爆嚴重的金融危機埋下了隱患和伏筆。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受3000多億美元基金的大肆炒作,石油價格就從40美元/桶,被炒到2008年中期的147美元/桶。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就是從40美元一桶石油就開始參與了石油期貨的價格炒作。也許是金融基金炒作的暴利,一時間“虛擬經濟”以其迅速發展和超過100%的暴利被許多媒體和經濟學人所推崇。虛擬經濟的過度脫離實體經濟引發的虛假經濟繁榮正把投資者和世界經濟引向后來必然出現的金融危機的巨大深淵。
從經濟學角度說,包括礦產資源在內的環境資源的有限性和環境治理成本的上升,決定了伴隨全球經濟發展對環境資源需求的增加,環境資源產品的社會交換價值有增加的趨勢。例如某種稀有金屬的枯竭,凝聚在單位商品中的勞動價值幾乎沒有變化。但是社會交換價值大幅提高。這種環境資源社會交換價值上升的趨勢,實際上是環境資源社會價值理論的重要基礎;同時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勞動力成本也有增加的趨勢。而各國勞動力成本差距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各國政府正是通過規定最低工資標準和提高環境資源調節稅收來調整這些變化關系。但是這種變化趨勢通過市場經濟、價格結構關系的不斷調整,對全球經濟的各個行業的成本壓力,從長期變化趨勢看是比較均衡的。離開這兩個因素,任何行業成本可能因短期原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引發行業成本的階段性大幅上升。但是不存在某一個行業,例如鋼鐵行業進入高成本時代的錯誤命題。
特別是受美元貶值、大基金投機炒作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價格上漲的趨勢有增無減。全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通脹壓力。實際上,全球經濟增速從2008年開始就出現了放緩的趨緩。正是經濟放緩對大宗商品需求不斷減弱的趨勢,導致被貪婪的美元基金炒作起來的大宗商品價格回落趨勢引發各種價格泡沫破滅和大量基金的虧損。從而為金融系統資金鏈斷裂、金融債務纏身和金融危機爆發埋下了隱患。這才是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真正直接原因。這里不僅有金融基金參與大宗商品價格炒作的所謂虛擬經濟問題,也有美元在國際流通貨幣結算體系中的壟斷問題。
二、次貸危機只是這次美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索,相對于全球金融危機而言只是冰山的一角
超低利率刺激了美國的房地產市場。2007年以前,美國住房市場在長達5年的時間里保持房價不斷攀升。累計漲幅達到60%以上。并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繼續增長。銀行事實上收回的房屋拍賣后的收益比客戶所付的還貸利息還要高。美國放寬低收入人群的放貸門檻。幾乎所有銀行都經營無需首付的“次級貸”這種高回報的金融產品。美國次級房貸款總規模2萬多億美元。一般房屋貸款近8萬億美元。
2006年6月,全美新房銷售量開始減少,2007年初,房價的持續下跌開始影響到了銀行業,大量資金變成了賣不出去的房產。導致銀行流動資金急劇萎縮。問題是隨著房價回落,經濟衰退,美國次級貸危機迅速向優級房貸領域擴善,同時很多基金投資購買次級貸相關的金融衍生品也面臨巨額虧損。美國次貸危機實質上就是美國印發美元,發行債卷,超前消費,金融基金炒作美國房地產的直接后果。美國華爾街次貸危機是嚴重的。可以說是直接引發了的美國金融危機。美國政府也在批評金融監管不力。
2007年美國房地產市場次貸危機爆發后,雖然引起人們對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關注,但是美國的次貸危機似乎只是美國自己經濟出了什么問題。世界還沒有感到次貸危機的嚴重威脅。直到2008年,很多人還沒有搞清什么是次貸危機。與導致后來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盤根錯節的原因相比,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次貸危機只不過是全球金融危機冰山的一角。次貸危機并沒有阻擋美國金融資本繼續參與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炒作。美元金融資本的貪婪,繼續大幅推升各種大宗商品的價格泡沫和全球的通脹壓力。2008年上半年國際市場的股票、金融衍生產品、石油、房地產、鐵礦石、有色金屬、鋼材、海運費,甚至資本市場上待被收購的企業本身等大宗商品價格繼續瘋狂上漲。通脹壓力形成的各種經濟泡沫雖然引起人們的擔憂。但是并沒有改變通脹壓力增加的趨勢。
這從一個側面也說明美國2007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并不是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最主要原因。只是引爆美國金融體制深層次問題積累的一個導火索。伴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回落,美國2008年9月,在僅僅一個月的時間里,就有20多家金融機構相繼破產。繼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后,美國第三大和第四大投資銀行――美林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也陷入困境,前者被美國銀行收購,后者則被迫申請破產保護。而在此之前一年多的時間里美國破產銀行寥寥無幾。因此,研究美國20幾家金融機構幾乎同時破產的背景,才能深刻認識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真正原因。
三、美國金融投資公司參與全球大宗商品的過度炒作,是釀成全球金融危機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僅僅次貸危機還只是美國經濟問題。金融衍生產品還只是美國金融業的貪婪。雖然對世界經濟會產生影響,但決不會演變成如此嚴重的世界金融危機。
由于連續幾年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世界市場一體化趨勢的加快形成,各國美元基金參與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炒作的規模是前所未有。虛擬炒作經濟100%的利潤,刺激了金融家的貪婪。因此,一旦大宗商品價格跌入低谷和史無前列價格大泡沫的破滅,也使虧損嚴重的金融基金幾乎陷入了破產的邊緣。這就是為什么這次國際金融危機規模如此之大、范圍如此之廣、破壞力如此之重的重要原因,也是西方國家把這次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總是同200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相提并論的重要原因。
包括股市在內的全球價格泡沫的破滅使銀行、投資基金虧損慘重,實體經濟的金融炒作也損失慘重。 銀行業的不景氣對依靠貸款經營的企業造成了很大影響,眾多的企業由于得不到貸款,流動資金缺乏而經營困難。
2009年初亞洲開發銀行發布報告稱:全球金融資產價值的下降可能超過50萬億美元。相當于一年的全球經濟總產出。其中不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國家去年的資本損失為9.625萬億美元。相當于GDP價值的109%。相比之下。全球平均比例為80%--85%。拉丁美洲的損失為2.119萬億美元,相當于GDP的57%。可見這次全球性通脹回落,大宗商品價格大跌給金融基金帶來的嚴重虧損是導致金融危機嚴重,至今仍在蔓延的重要原因。
2008年9月,美國共有15家銀行在這次危機中倒閉,世界最大的三大汽車生產企業濱臨破產。歐亞各國股市狂跌,石油價格大跌,各國經濟發展速度減緩,西方發達國家甚至出現了經濟衰退。
中國雖然也有許多企業和大基金參與了所謂虛擬經濟的炒作,但是由于中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和中國開放經濟發展的階段水平決定了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和金融的傷害要比西方國家小得多。國資委最近發文限制大企業參與大宗廣義商品和基金的投機炒作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這個問題的全球性。
在中國經濟增長至少6%的基礎上,世行行長佐利克近日曾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可能萎縮負增長1%至2%。發達國家在進入虛擬資本主義階段后,其國內的部分物質產業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產業資本也涉足虛擬經濟領域,用虛擬經濟的盈利來補實體經濟的虧損。美國金融資產占美國凈資產的40.5%。華爾街金融一個大銀行的年度利潤高達500億美元。由于勞動力成本上升,美國許多加工業轉移到國外。美國每年所消費的物質產品已經有45%要靠進口。現在虛擬經濟垮了,實體經濟不僅無法靠虛擬經濟輸血,反而由于被金融機構追債要被抽血。例如通用汽車在2005年來自其金融子公司的利潤竟高達80%,通用電器來自其金融子公司的利潤也高達一半左右。現在卻都到了要尋求破產保護的邊緣。僅通用汽車一家倒閉可能造成的欠款就高達760億美元。說出這種情況有助于我們了解美國的金融危機,有助于認識這次全球經濟危機未來的演變趨勢。對這次金融危機所暴露的問題會給世界金融體制、國際經濟演變趨勢和世界格局帶來什么變化有一個系統的認識。
四、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周期性衰退與歷史上的經濟危機有許多重大的不同。具有明顯的21世紀時代經濟的特征
什么是經濟危機? 傳統經濟學認為經濟危機就是生產能力過剩的危機。市場經濟周期性演繹經濟危機是市場經濟的規律。這是指市場經濟發展中不斷積累產能過剩。歷史上經濟周期性回落的主要原因就是由工業領域經濟產品過剩,引發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下跌,企業破產形成的。同時也伴發金融危機。而這次經濟周期性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經濟在幾年的快速發展中,增加了對資源產品、大宗商品和房地產的需求,許多重要商品價格瘋狂上漲,引發通脹壓力增加。雖然美元金融危機重創世界經濟之后,世界出現了經濟衰退,影響到實體經濟,終于出現了產能過剩。這是金融危機引發信用危機,流動資金不足,需求減弱,最終導致世界經濟衰退形勢嚴峻的重要標志。
如果這輪通脹沒有美元基金的炒作,供給不足引發的通脹導致經濟增速回落后,需求減弱,價格也回落,通脹化解。在價格與經濟承受力的平衡點附近盤整一段時間以后,發展中國家強烈的潛在需求在改革開放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大趨勢中,世界經濟會重新起動。這個過程雖然也伴隨金融風險和危機,但在世界經濟仍然面臨較快增長的時代趨勢中,危機并不會很嚴重。
2008年9月15日華爾街及融危機爆發。我在10天后寫的“當前世界經濟周期性回落的四大特征”時提出:這次全球性經濟周期性回落的特點之一就是引發經濟周期性回落的原因與歷史上經濟周期性回落有重要的不同。
這次全球性經濟周期性回落的特點之二是華爾街金融經濟起到了推升通脹,增大經濟震蕩回落風險幅度的惡劣作用。以美國為代表的次貸風險和金融風險首先爆發,并將繼續拖累全球經濟是這次世界經濟周期性回落的又一個重要特征。,從短期看:經濟衰退,金融風險、需求減弱正在緩解通脹壓力。從長期看:解決通脹的出路一是要從世界范圍內尋求改善資源性產品供需格局。二是推動世界貨幣結構體系多元化發展,減少對華爾街金融的依賴。
這次全球性經濟周期性回落的特點之三是美元危機對世界經濟的震蕩影響還在繼續,但世界發展中國家潛在需求的經濟動力仍然存在,這就決定了這輪世界經濟周期性回落的底部運行態勢不同于傳統經濟周期性回落的底部特征。正是發展中國家潛在需求開發給世界經濟帶來的活力。中國經濟會好于國際社會,抗擊風險能力和啟動內需的條件。也好于國際社會。在目前世界經濟周期性回落的條件下,依靠出口增長、依靠消費增長都不現實。而依靠企業投資發展也面臨實際問題。很顯然只有依靠積極的財政政策,政府直接投資,推動結構調整和潛在需求項目開發,才有希望在經濟困難中拉動經濟保持平穩運行。這也是許多國家對于中國能帶動世界走出這次經濟危機的期望所在。
這次全球性經濟周期性回落的特點之四就是,由于世界經濟發展對大宗資源產品和房地產等大宗商品需求旺盛,由于華爾街銀行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壟斷和40多種金融衍生產品的運行模式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依然存在。導致產生這次世界性通脹和金融風險的根源并沒有消除。一旦世界經濟復蘇,美元基金會再次參與價格炒作會刺激大宗商品價格再次上演漲價趨勢,從而形成新一輪的通脹壓力和金融危機的重演。這就是這輪通脹回落后的長期性演繹趨勢特征。
這次因通脹和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周期性衰退背后真正的影響因素是什么?這里有實體經濟發展本身積累的問題,也有推波助瀾的幕后基金交易釀成的全球價格瘋狂上漲和通脹回落后爆發的美國金融風暴。正是難以預測的金融震蕩,加大了世界經濟衰退的困惑和擔憂。不過這一切有看到的一面,也有縷不清經濟因果關系的一面。著名經濟學家朗顯平在分析這次金融危機的時候曾經說過:“高盛預測我國建行股市價格要大跌,但隨后高盛就大量購買建行股票,大賺了1700億元。實際上高盛就是這次最終釀成全球金融危機的策劃者之一。”也許高盛參與大宗商品炒作的目的是賺錢。但是正是華爾街金融的貪婪和美元對國際流通貨幣的壟斷,美國印鈔票,購買全球財富的世界金融格局釀成了這輪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周期性衰退。
五、美元在國際貨幣流通領域的壟斷地位與美元金融危機
現在的問題是華爾街金融為什么在虛擬經濟的炒作上走得這么遠? 僅僅是監管不力和貪婪嗎?美國的空前債務,美國的超前消費,美國的國內消費越來越依賴國際供給這同美元是世界主要流通貨幣的國際貨幣壟斷地位有內在的聯系嗎?它對這輪世界金融、經濟危機的釀成應當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它為世界各國在推動全球化經濟演變趨勢中,提出了什么重要的時代課題?
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經濟總量占全球的一半。美國提出美元與黃金掛鉤后,美聯儲成為了事實上的世界央行。近幾年,美元在國際貿易貨幣結算的比例達到60%以上。美元成了實際上的國際貨幣。特別是美元比價同黃金脫鉤后,美國利用美元是世界流通的主要貨幣這種壟斷地位,美國發債、全球買單。美國印鈔,全球購貨。
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引發了人們對美國金融體系許多深層次問題的思考。在回溯危機根源時,許多分析人士把矛頭對準了美國住房市場和金融業全球性的瘋狂投機炒作活動。美國正是利用美元是世界流通的主要貨幣這種壟斷地位,增發貨幣,高筑債臺、超前消費。加工業萎縮,金融業膨脹,瘋狂炒作虛擬經濟。從而導演了這次空前規模的世界金融危機。很顯然,這場世界金融危機本質上是美元體系危機。不過這次美元金融危機是美國的全球金融主導權盛極而衰的開始。
據統計:美國國債、地方政府債務、企業債、金融債、私人債務總規模已達53萬億美元,并且近年來在以每年9%的速度上漲,而且是以利滾利方式增加,而美國常年可持續的GDP增加速度僅有3%。因為債務始終高于國民收入的3%的平均增長率。從1980年開始,美國總債務(而不僅僅是國債)占GDP 的比重連續攀升了近30年,從163%飆升到目前的370%,除了上述債務之外,美國還積累了數目龐大的隱性債務。社保基金隱性負債達13.6萬億美元,醫療保險隱性負債則是個巨大的社會炸彈,高達 85.6萬億美元,此外,聯邦雇員隱性負債達4萬億美元,政府醫保隱性負債達2.7萬億美元,政府的總隱性負債高達102萬億美元。如果把美國全民負債與 政府隱性負債相加,總額將高達155萬億美元。而美國的GDP卻僅有14萬億美元左右,2008年美國GDP的增加約4000億美元,而債務利滾利的增加值為4.7萬億美元。
這幾年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美國國內生產總值13萬億美元。其中工業生產僅占30%左右。特別是金融業發展迅速帶動美國第三產業。第三產業已經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70% 。加工業的萎縮,使美國成了世界消費大國和凈進口國。 這幾年國內消費的45%依賴于進口廉價的工業品。年度進口總額達到2.5萬億左右。美國開動印鈔機,發國債,維持了國內低通脹的虛假金融經濟繁榮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金融投資業發展很快已經占美國凈資產的40.5%。美國的這種經濟結構變化趨勢與美元在世界貿易貨幣結算比例高達60%有著直接的聯系。金融炒作為美國從世界攫取了大量財富。伴隨世界各國采取措施應對金融風險的努力中,美元金融霸權地位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敗。
六、國際貿易貨幣結構多元化是世界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我在去年9月針對華爾街金融危機爆發,寫的金融危機與鋼鐵市場一文中提出:國際貿易貨幣結構體系多元化格局是未來的大趨勢。非如此就無法遏止若干年后再次重演美元金融基金大肆炒作大宗商品,引發通脹和美元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嚴重傷害。
伴隨這次華爾街金融危機,美國的金融機構為緩解信用危機和流動資金的不足,從世界各地紛紛撤資。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條件下,引發被撤資國美元的不足和本國貨幣的大幅貶值。也是人們看清了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根源。美元金融體系危機,卻導致美元升值,多國貨幣的貶值,使更多的人們看清了美元在國際貿易中主導地位的弊端。
即使這次金融危機中,美國財政部可以在經濟危機期間,不經國會批準,有權增加美元的發行量。最近美國政府決定加印1萬億美元,購買3000億美元國債和1萬億兩房投資銀行的債務。美國只要印鈔票,就可以用美元從世界各地選購需要的產品。歐盟批評美國“救市基金要用國貨”,“減少債務印鈔票”,這都不是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行為。但是美元在國際流通貨幣中的壟斷地位,決定了畢竟美國利益放到第一位。
信用危機、債務危機已經導致華爾街銀行相繼倒閉,已經使美元帝國正加快走向衰落。美國的高額債務風險和超前消費注定了今后某個時期美元長期貶值的大趨勢。人們對華爾街金融的不信任,對美元壟斷國際貨幣體系的風險和世界多元化貨幣結構體系的崛起已經看的越來越清楚。認清華爾街金融危機的本質也許是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帶給人們最重要的教訓。各國在尋求和平發展中,從本國的經濟和金融安全戰略上會吸取這次金融危機和通脹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教訓。這必將推動國際貨幣結構體系多元化改革和發展加快。
為了提高歐元的國際地位,歐盟提出加強國際金融監管。然而歐元區經濟大國目前的國內金融風險正在迅速擴散,已經自身難保。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提出世界應推進貨幣結構體系多元化,打破美元霸主的壟斷地位。中東地區國家正在積極醞釀中東地區國家統一貨幣。中國和俄羅斯建立了雙邊貿易用盧布和人民幣結算制度。為減少金融風險的沖擊,中、日、韓三國建立了貨幣互換制度。央行和香港銀行簽署了4000億元的貨幣交換協議。中國各大銀行也紛紛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國際市場開展人民幣服務業務。金磚四國最近明確提出需要改革世界發展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結構,增加發展中國家的參與能力;特別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最近選文指出:“世界需要建立超主權國家的貨幣儲備,以避免主權信用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 俄羅斯學者也提出建立不為一國操控的國際貨幣。我給它起個暫時名稱叫“世界金元”。這種可能性、可操作性和前景非常值得我們去研究。建立新的超主權國家的國際貨幣儲備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因此,它必然是各國多元化結構力量的合作成果。
貨幣戰爭中有這樣一段話:從世界經濟發展模式到國際貿易分工,從全球貨幣機制到金融市場重建,從國際關系均勢到地緣政治版圖,從新能源革命到綠色時代的來臨。這場金融危機對現有世界格局的沖擊將不亞于一場世界級別的戰爭。
這次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不僅引發的原因與歷史上的危機不同,底部的特征也不同,未來重演的形式也不同。認清華爾街金融危機的本質也許是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帶給人們最重要的教訓。為了減少未來世界經濟風險和金融危機的再次爆發,終于引發了重新構建世界貨幣結構體系多元化改革這一新的歷史潮流。
(關鍵字:美元 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