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2008年國際鋼鐵市場走向瘋狂的條件,我在去年底寫的2008年鋼材市場預測題目就是“用大戰略思維應對2008年鋼鐵市場的波瀾劇變”。2008年以來的國內、外鋼鐵市場走勢在國際市場每年新增3000萬噸鋼材需求和通脹壓力不斷增加的基礎上顯示出一個新的階段性特征。
影響今后鋼材市場走勢的主要因素
一、國際鋼材市場的演變趨勢
2007年全球鋼材表觀消費量為11.976億噸,較2006年增長6.8%。國際市場實際資源增加4600萬噸。但市場已經出現了價格下行走勢。2008年國際市場對鋼的消費雖然減弱,仍會保持年度3000萬噸以上的較快增長。但庫存下降,供給不足,演繹了上半年國際鋼價格瘋狂上漲。米塔爾拉高三季度鋼材價格200美元,似乎把國際鋼材市場價格上漲推上了下游行業承受力的極限。近期美國板材價格小幅回落并沒有影響歐洲市場的價格上漲勢頭。目前美國庫存較低,日本庫存明顯下降。
從5份開始,中國鋼材出口出現了增加的趨勢,不過從中國鋼鐵新增產能看,今年下半年鋼材出口難以演繹繼續大幅增加的趨勢。今年鋼材出口比去年不增加,反而很可能減少1000多萬噸。
三季度國際經濟通脹會引發鋼材需求繼續回落,但國際市場今年供需關系大體平衡的格局不會發生大的變化。資源壓力狀態和市場運行態勢要好于中國鋼材市場。因此,三季度國際鋼市仍會保持高位堅挺。即使進入4季度國際鋼材市場價格仍會保持高位運行。從世界鋼鐵供需布局結構演變的大趨勢和中國鋼鐵企業走出去開礦、建鋼廠遲遲邁不出戰略調整的時代步子看:中國鋼鐵企業不能實現每年在發展中國家建成2000萬噸的鐵礦和鋼材生產能力的戰略目標,國際鋼材市場就只能演繹價格不斷攀升和高位盤整的大趨勢。
似乎世界經濟的發展動力與資源供給矛盾正在通過通脹壓力的增加去實現某種新的平衡。因此,國際鋼材價格瘋狂性上漲,不僅增加了國際通脹壓力,也增加了鋼材市場后期高位運行的價格風險。鋼材大幅漲價雖然給鋼廠帶來了短期的利潤增加,但是刺激原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再次壓縮了鋼廠的利潤空間。幾年來鋼鐵企業始終沒能擺脫這種發展模式的怪圈。
國際鋼材市場價格漲幅之大終于暴露出它瘋狂的一面。也增加了今年世界經濟風險和鋼鐵市場相互影響的復雜性。而這種現象只有從國際通貨膨脹的背景中,才能看清今年世界經濟風險和鋼鐵市場相互影響的復雜性。
二、國內鋼鐵投資和新增產能因素
從我國的鋼鐵投資變化趨勢圖看,2002年以后鋼鐵投資出現了大幅增長的趨勢。年度增幅達到30%以上。這種投資增長延續到2005年。2006年鋼鐵投資雖然只有2.3%的增長,而且鋼鐵冶煉延壓投資還出現了回落2.5%。2007年鋼鐵投資雖然增長13.2%,但同年冶煉、軋鋼投資也僅僅增長12.2%。考慮到民營長材鋼鐵投資大幅度減少,這幾年鋼鐵投資重點在熱卷板、冷軋板和中板產品。這些全工藝完整生產線投資高,但實際鋼產量增長不多。鋼鐵投資總額已經達到年度近3000億元的大規模水平。但面對5億噸的生產規模看,新增產能增幅水平不高。這就是為什么2008年我國粗鋼產量增幅明顯回落的主要原因。
2008年1-4月全國黑色鋼鐵企業累計完成投資額687.2億元,同比增長20.6%,比上年同期上升14.4個百分點。鋼鐵企業投資今年有所反彈。但是由于鋼鐵投資需要兩年的周期,因此,連續兩年的鋼鐵投資低增長,今年和明年除了幾十條板材生產線投產外,粗鋼產能增幅相對放緩的局面短期內難有大的改變。
中國5月粗鋼產量為4,601萬噸,同比增長10.5%。1-5月,中國粗鋼產量為2.1611億噸,同比增加9.4%。遠遠低于去年同期的國內粗鋼產量19.97%的增幅。其中螺紋鋼產量還出現了下降。今后將有十幾條新增熱軋板生產線建成投產。預計新增產能近5900萬噸。 新增中板產線14條,新增產能1960萬噸。雖然目前鋼廠對普通熱軋卷板的供貨計劃不斷削減,但是新增的普炭板生產能力難以完全通過出口消化,很可能將在4季度集中投產,如果國際需求減弱,屆時可能會對鋼材市場的供需平衡關系產生較大的影響。
三、當前中國鋼材市場價格的風險是什么呢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市場資源略顯不足的供需態勢長期得不到解決,價格上漲的趨勢很難改變。特別是中國鋼鐵企業多,經銷商數以萬計,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推動價格不斷上漲的趨勢很難通過市場本身得到解決。只不過價格連續大幅上漲,增加了價格高位震蕩的風險。
問題是:影響鋼鐵市場供需平衡關系的不僅僅是供給層面問題,還有需求層面的問題和市場運行秩序問題。從前面的分析中不難看出影響今年下半年中國鋼材市場走勢有兩個基本因素。
(一)通脹壓力風險增加,下游承受力減弱,經濟增速放緩,導致鋼材需求增幅回落。
下游行業已經關注高成本壓力下企業的經營戰略這個課題本身就說明用鋼行業對鋼材價格大幅上漲的承受力已經接近了極限。近期鋼材市場需求和市場出貨不暢,鋼材市場價格經過6月初的上漲后,很快就開始了價格的高位震蕩盤整。這些都說明具有中國特色的鋼材市場矛盾關系的不協調不僅使中國鋼材市場的價格風險大于國際市場。而且伴隨著鋼材價格的繼續上漲和國內通脹壓力的增加,需求減弱,華東、華南一些出口企業因材料漲價,需求減弱不得不減產,甚至停產。鋼材市場的價格風險也在不斷積累。
國家統計局統計分析公報已經把當前鋼材價格全面大幅上漲是導致PPI繼續走高的主要原因。下游用鋼行業受鋼材價格上漲影響也面臨成本上升的壓力。家電、汽車、機械、建筑等行業雖然成本上升壓力大,但市場的競爭使這些行業產品漲價面臨很大的風險。不像鋼鐵企業很容易通過價格上漲轉移鐵礦石、焦炭價格上漲的風險和壓力。不過一旦成本上漲壓力過大,這些行業價格大幅上漲的風險爆發,幾乎就是時間問題。不過通脹風險的積累導致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和鋼材需求回落需要一個實踐過程。
(二)鋼材市場價格高位運行時,中國鋼材市場運行秩序中不穩定的因素太多。市場價格秩序混亂,震蕩頻繁,鋼廠價格倒掛,市場沒有穩定機制。
經過4月初,5月初和6月初三次鋼材價格拉升化解了鋼廠的價格倒掛后,目前的價格震蕩又出現了新的價格倒掛。當前鋼材市場中,有些鋼廠,特別是一些大鋼廠品種板開發力度大,普通板材資源不足,能提供給經銷商的資源量僅僅是計劃量的50%。建筑鋼材連續幾個月產量同比下降或小幅增加,反映了市場資源壓力不大,甚至有庫存減少的趨勢。
問題是由于價格的連續大幅上漲,已經導致市場出貨不暢,市場經營艱難,市場價格上漲難,下跌也難。風險迷茫似乎成了當前鋼材市場走勢的一大特點。最近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建筑鋼材價格出現回落盤整的變化反映的就是這種趨勢。但這種階段性價格震蕩回落走勢不是鋼材市場演變的大趨勢。畢竟目前民營鋼廠僅僅煉鐵礦石、焦炭兩項原料成本就高達4270元/噸。在市場鋼材價格已處在歷史高位,通脹壓力不斷增加,市場需求增幅回落這種特定的市場條件下,以鋼材價格倒掛為動力,推動市場價格繼續上漲的條件不能長期演繹下去,市場也沒有長期承受力。1月1日-5月30日,全球鋼價漲幅為52%,中國鋼價漲幅僅為26.7%。目前國際市場價格已經高于國內市場。這有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國內市場下游行業的承受力問題,也有國內資源壓力要大于國際市場問題。還有國內市場價格秩序混亂問題。由于經濟發展階段的差距,中國鋼材市場的價格不能等同于歐美市場。畢竟下游行業的成本承受力弱于歐美經濟。
經濟發展的動力決定了中國對鋼的需求回落影響低于國際社會。但中國鋼材市場的供需平衡關系中的資源壓力和市場價格風險都大于國際市場。因而增加了中國鋼材市場走勢的風險和復雜性。不過在市場不穩定因素化解前,市場難以擺脫高位震蕩走勢,也難以影響國際市場走勢。這個時候正確的共識和對策往往是期待擺脫困境并影響走勢的實際市場力量。畢竟一個時期以來國內鋼材市場庫存較低。鋼材市場走出目前的震蕩也只是時間問題。鋼材價格高位運行仍是今年國內鋼材市場價格走勢的主要形態。
以協調關系為目標的鋼材價格高位盤整也是一種市場景氣。面對當前通脹壓力和鋼材市場價格高位攀升風險增加趨勢,鋼鐵企業和經銷商合理把握鋼材市場的價格浮動空間,需要以協調市場關系為目標,構筑合理的市場價格結構關系,努力創造協調穩定的鋼材市場走勢。這對增加中國鋼材市場運行的穩定度和減少未來鋼材市場的價格震蕩風險是有利的。
以發展中國家建設鋼鐵工業為代表的世界鋼鐵工業大格局調整正在加快。正是這個基本經濟條件決定了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出路在于走出去。到發展中國家投資開礦和建設鋼廠,提高投資合作水平,共同拓展鋼鐵工業發展的新領域。把2007年出口鋼材6900萬噸的國際市場份額優勢,在出口回落總趨勢中轉換成在發展中國際形成的中國鋼鐵企業的國際生產能力。牢牢把握住中國鋼鐵企業發展的國際機遇和未來鋼鐵市場國際競爭的戰略主動權。
(關鍵字:鋼材市場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