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7年鋼材市場走勢回顧
伴隨中國和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鋼材市場供需關系的總體演變趨勢發生了重大變化。2007年中國鋼鐵市場發生的許多重大變化都是在這個大態勢發生變化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把握住這個供需重大變化的總趨勢,才能深刻認識鋼材市場的變化趨勢,才能推進中國和國際鋼鐵市場的協調、健康發展。2007年中國鋼材市場盡管價格延續景氣上升的走勢,但是影響鋼材市場走勢的重大關系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推動鋼材市場價格不斷攀升,而且還將影響鋼材市場的未來走勢。
1、2007年鋼材市場在低庫存的景氣中運行,價格不斷攀升。
2007年中國經濟發展創造了近幾年少有的高速平穩運行態勢。不僅GDP增長11.5%,而且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始終保持平穩高速運行。據統計1―10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9%,其中房地產投資增長30.3%。今年機械行業保持31.91%的高速發展,其中通用設備制造、專用設備制造、交通設備制造分別增長了54%、57%和43.5%。汽車生產增長23.6%,集裝箱增長21.8%,進出口總額增長23%。正是2007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運行特征,決定了今年我國鋼材消費總水平高于需求增幅緩緩回落曲線的正常值。沒有回落到10%以下。實際消費水平增長達到11%。國內鋼材消費始終處在旺盛的狀態。
經歷去年底的價格回落后,今年初,中華商務網在2007年鋼材市場預測研究報告和年初在上海召開的市場研討會上就提出了“從目前的市場風險積累和演變趨勢看,2007年上半年中國鋼材市場將是景氣的走勢” 。 2007年上半年鋼材出口大幅上升,使國內資源,特別是鋼材市場的庫存始終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上。推動國內鋼材市場價格從年初開始就出現不斷攀升的走勢。
經歷了5個月的市場景氣,雖然6-7月鋼材市場價格震蕩回落,但是真正導致價格震蕩回落的兩個主要原因是對出口征稅政策導致國內資源增加的心態影響和鋼廠出現價格倒掛。8月份,中國鋼材市場消除了這兩個因素后,終于走出困惑,展現了價格強勢上漲的市場走勢。實際上,今年中國鋼材市場的走勢基本是在低庫存狀態下的景氣中運行。
據中華商務網的鋼材庫存統計分析。一個時期以來,各地鋼材市場庫存仍處在小幅回落中。從我國兩個最大的板材市場上海、廣東樂從板材庫存11月的實際變化看,上海地區熱軋卷板目前庫存41.9萬噸,比月初減少10.9%。廣東樂從市場熱軋卷板庫存35.1萬噸,比月初下降5.1%。
上海地區建筑鋼材庫存變化趨勢
上海市場螺紋鋼庫存18.8萬噸,比月初下降了16.5%。北京地區螺紋鋼庫存18.6萬噸,比月初下降18.6%。盡管各地市場鋼材庫存變化各有特色,但是幾個月來鋼材市場庫存不斷下降的趨勢至少目前并沒有改變。鋼材市場低庫存狀態也不是短時期就能調整過來的。正是在低庫存的市場有利條件和成本上升的壓力演繹了11月鋼材市場價格強勢上漲的行情。
據統計2007年鋼材市場螺紋鋼價格由年初的3000元/噸漲到目前的4620元/噸。線材由3200元/噸漲到4470元/噸。鋼坯由年初的2800元/噸漲到4300元/噸。熱卷3900元/噸漲到4850元/噸。1mm冷軋板由年初的5000元/噸攀升到5500元/噸。其中鋼坯漲幅達到1500元/噸,大螺紋鋼的漲幅達到1600元/噸。詳見鋼材市場價格走勢圖。
盡管2007年鋼材價格漲幅較大,并且都是在低庫存基礎上演繹的鋼材價格上升走勢。但是上半年與下半年影響市場價格上漲的重大市場關系有重要的不同。上半年市場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鋼材出口大幅增加。緩解了國內資源壓力。下半年鋼材出口大幅回落,但今年鋼產量增長平穩,淘汰落后煉鋼產能1521萬噸,導致市場資源不足。在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的成本壓力下,終于引發11月鋼材市場價格的大幅上漲。進入12月中旬,鋼材市場價格出現回落性盤整。但是許多鋼廠在推出明年一月鋼材價格時都大幅提高了鋼材出廠價格。其中板材價格升幅達到400元/噸。預計這種盤整態勢將延續到2008年初。由于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過熱風險和通脹壓力增加的風險,面臨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的壓力;鋼鐵企業面臨鐵礦石協議價格上漲,更增加了鋼材市場走勢影響因素的復雜性。
2、2007年鋼材出口態勢發生重大變化
針對連續幾年鋼材出口大幅增加,特別是當4月份鋼材出口726萬噸的時候,國家加大了鋼材出口征稅的力度。6月1日對80多種鋼材品種進一步加征5-10的出口關稅。從國際市場看:適逢國際市場,特別是歐美市場的景氣度很弱,貿易摩擦增加,國際海運費大幅漲價,影響了鋼材出口。從國內因素看: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中國鋼產量增幅明顯回落到13.5%的水平,國內鋼材市場的價格居高不下。正是國際、國內諸多影響因素的變化,使中國鋼材出口出現了大幅回落趨勢。已經從4月份出口鋼材726萬噸,回落到11月份出口鋼材410萬噸,低于去年同期11.5%。前11個月累計出口鋼材5786萬噸,同比增長54.5%,累計出口鋼坯630萬噸,同比下降26.2%。
累計進口鋼材1554萬噸。實現累計凈出口折算粗鋼5127萬噸。預計全年出口鋼材6150萬噸,實現凈出口折算成粗鋼5430萬噸。與去年凈出口粗鋼3460萬噸相比,增加了出口1970萬噸。我國已經連續4年保持鋼材凈出口年度增長2000萬噸的水平。不過從月度出口鋼材變化趨勢看,近幾個月的鋼材出口已經連續減少。目前實際月度出口水平410萬噸。凈出口折算粗鋼僅僅300萬噸,僅相當于月度粗鋼產量的7.1%。與4月份相比下降了50%以上。按第4季出口水平計算,僅相當于去年年凈出口3460萬噸鋼的平均水平。
由于出口已經連續三個月保持在440-410萬噸鋼材的水平。考慮到影響出口的國內外市場因素近期并沒有發生新的變化,預計這種出口平穩的態勢將延續到明年一季度。
3、受控制鋼鐵投資,淘汰落后影響,抑制了鋼鐵產能的快速增長。今年我國國內粗鋼產量增幅已經明顯回落。雖然國內市場資源供需基本平衡,但低庫存狀態短期難以改變,將支撐著市場的景氣走勢。
特別是國家控制鋼鐵新建項目和鋼鐵投資,使今年鋼鐵投資增長11%,但礦山投資和軋鋼投資、改造投資比例較大,根據在建項目統計,實際新增煉鋼產能壓力不大。這不僅為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回落創造了條件,避免了下半年的市場資源過剩危機。實際直到目前為止,主要鋼材市場庫存偏低的狀態并沒有改變。說明出口下降后,國內鋼材市場的供需平衡關系是比較穩定的。
預計2007年全國要淘汰落后煉鋼產能1521萬噸。使新增產能大打折扣。國內鋼材資源出口壓力不大。雖然今年1-11月我國累計生產粗鋼44783萬噸,同比增產6409萬噸,預計全年增產粗鋼近7000萬噸。不過今年年度新增產能主要是在去年上半年形成的。近幾個月實際月度粗鋼生產已經同比回落到13-14%之間,其中10月產量4292萬噸,實際同比增幅只有13.5%。11月粗鋼產量3969萬噸,同比增長4.3%。實際上今年我國鋼鐵生產已經處在增幅平穩回落趨勢,下半年實際增幅已經回落到10%左右。按著這種趨勢,全年粗鋼增長16%左右。預計今年全年粗鋼產量很可能不到4.9億噸。3月份以來我國粗鋼月產水平始終保持在4000―4200萬噸。是這幾年年度粗鋼產量增長最平穩的一年。
盡管出口保持400萬噸的水平,但是已經接近或低于去年同期的鋼材出口。因此,月度粗鋼實際增產量僅僅滿足國內需求增長。問題是4.3%的鋼材增長無法應對國內需求增長,導致鋼材社會庫存繼續小幅下降。這是導致市場鋼材價格上升走勢的重要市場條件。
建筑鋼材主要有民營企業生產。有人說一邊淘汰落后,一邊建設新生產能力。實際產能也沒有減少。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預計2007年全國要淘汰落后煉鋼產能1521萬噸。這實際上使新增產能大打折扣。現在的問題是,今年不僅中國,世界由于發展中國家經濟啟動對建筑鋼材需求強勁,市場庫存資源較低,價格漲勢超過板材。實際上我國建筑鋼材目前的市場價格已經同6mm熱軋卷板價格相近了。
4、鋼材漲價和鐵礦石需求增長推升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鐵礦石價格的大幅攀升推升鋼鐵企業成本,這是再次推動鋼材價格不斷波動上升的主要動力,使鋼材市場走勢更加錯綜復雜。
今年國產鐵礦石產量雖然保持較快增長,但產量增速明顯較去年放緩。國內市場對進口鐵礦石產品的依存度持續保持較高水平。預計2007年進口鐵礦石數量將達到3.7億噸,同比增長17.3%。
今年上半年鋼材價格的不斷上漲和鐵礦石進口增加,推動國際海運市場運費和鐵礦石現貨價格都出現了上漲趨勢,其中8至9月份上漲最快。
印度高品位鐵礦石到岸CIF價格已經達到185美元/噸,而去年末到岸價只有76美元。巴西至國內的礦石海運價已漲到88美元/噸,上漲了1.6倍以上;河北地區66%的鐵精粉噸價從不到700元猛漲至1400元左右。
鐵礦石市場價格上漲,鋼廠成本增加的壓力有增無減,形勢嚴峻而復雜。缺少鐵礦石的鋼廠已經面臨增收不增利的成本上升壓力。一些中小鋼廠甚至面臨虧損、減產和停產的壓力。并直接導致鋼坯價格的大幅上漲。目前唐山地區150mm方坯價格已經漲到4350元/噸。
成本上升是鋼廠提高產品價格的動力,但市場低庫存和需求旺盛是市場價格上漲的基礎性條件。正是這兩個方面的條件結合,推動今年鋼材市場價格不斷演繹一波又一波的上漲行情。
從今年國內原料和鋼材價格走勢看,原料價格的漲幅明顯高于鋼材漲幅。并且原料價格仍在呈強勁的上漲態勢,后期鋼廠生產成本上升的壓力將日益明顯。但是鋼廠漲價的結果,企業效益還是大幅增加。據有關部門統計,在今年12個主要工業行業中,前8個月,冶金行業利潤最高,達到64.8%的增長。9月鐵礦石現貨價格大幅上漲,11月鋼材市場主要品種鋼材價格上漲500-700元/噸。雖然緩解了鋼廠的成本壓力,但是原料價格上漲的成本壓力對不同鋼鐵企業的影響是不同的。可以預見,由于今年大鋼鐵企業一定程度上控制著鐵礦石的資源優勢,鋼鐵行業效益兩極分化明顯,但是全行業的盈利水平仍然大幅增長。2007年僅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將超過1440億元,同比增長57%左右。
當前對鋼市的影響因素之多、之大,相互關系之錯綜復雜,世界鋼鐵市場供、需布局結構關系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這一切變化都是前所未有的。正是這些復雜影響關系演變中的某種制約與平衡,促成了2007年中國鋼市大勢平穩中價格不斷波動攀升的演變趨勢。
二、2008年影響因素演變趨勢分析和鋼材市場走勢預測
2008年鋼材市場演變的大趨勢已經看清了。如果鋼鐵企業吸取價格倒掛的教訓,鋼材市場價格不斷出現階段性攀升和價格高位盤整的走勢將是2008年鋼材市場走勢的主要實踐形式。但鋼材市場走勢的影響因素卻錯綜復雜。預測2008年鋼材市場的走勢,重要的是分析清楚當前鋼材市場錯綜復雜的形勢和各種主要影響因素的未來演變趨勢。而且每個影響因素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度。其實從更深的層次來講,鋼材市場走勢的影響關系越多、越復雜,說明世界鋼鐵市場一體化條件越充分。這更需要鋼鐵企業和政府的宏觀調控要用大戰略思維來應對2008年國內外鋼材市場的波瀾巨變。
隨著國內外鋼鐵市場一體化發展趨勢的形成,鋼材市場需要協調重大市場關系的時代已經向我們走來。對市場復雜影響關系,特別是對全局的供需關系協調得越好,越主動,這個市場也越接近走向成熟。
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發展中國家,也走上了民族振興的道路,發達國家在這樣一種世界性的經濟結構變革中積極參與發展中國家的結構調整,使它自身也實現了經濟的復蘇。這就是我們21世紀所面臨的世界經濟大趨勢,也是21世紀最偉大的實踐。改革、開放、協調、發展、繁榮這個世界的主潮流所形成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正在改變這個世界的格局。
非洲經濟增長今年已經接近6%,亞洲一些國家經濟增長已經接近8%。因此,盡管美國經濟目前的風險和疲軟會放緩世界經濟增長,也會影響中國出口增速的減弱,但明年世界經濟總體仍會保持較快發展。
國際鋼協近期預測,今年全球鋼材表觀消費量為11.976億噸,較2006年的11.209億噸,增加7700萬噸,增長6.8%。2007年巴西、俄羅斯、印度的鋼材需求將增長15.7%、25.0%、13.7%;2008年世界鋼鐵需求仍然增長6.8%。國際市場對鋼的消費仍會保持年度3000萬噸以上的較快增長。
盡管2007年積累起來的經濟趨熱、通脹壓力增加的風險非常明顯,而且通脹壓力增加是全球性的。宏觀調控已經出現收緊的趨勢。但是2008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適度小幅回落不會改變又好又快的經濟發展大態勢。明年用鋼消費量將在今年增幅11%左右至少會回落兩個百分點。預計國內鋼材消費在2007年4.4億噸的基礎上增加4000萬噸。整體鋼材消費仍保持較快的增長。
不過由于目前中國鋼材出口能力和實際出口量的大幅回落,2008年開始中國鋼材出口只能保持目前的水平。失去了對國際市場鋼材需求增長的供給支撐。而國際市場短期難以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將面臨一個時期的鋼鐵供給不足。正是這個全球旺盛的需求增長趨勢與2008年世界鋼鐵供需布局結構變化階段性不適應的結果,將演繹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鋼鐵市場走勢的波瀾巨變。使2008年鋼材市場走勢中存在四大風險隱患。
1、鐵礦石漲價形勢嚴峻,必然會推動國內外鋼材價格進一步上漲
2008年預計我國進口鐵礦石需求量在4.2億噸左右,同比增加5000萬噸。目前鐵礦石價格談判正在進行。三大鐵礦石供應商推遲談判到明年一月無非是觀察鋼材市場價格漲勢的變化,以增加談判的籌碼。應該說2008年鐵礦石到岸價格漲幅不會有今年這樣大,但離岸價格漲價幅度很可能在30%左右。談判的形勢依然嚴峻。中國鋼材市場目前延續高位盤整的走勢。鋼廠都大幅度提高了明年一月份的鋼材出廠價格。一旦鐵礦石漲價幅度的結果出來,在目前較低社會庫存的基礎上,中國鋼材市場難免不出現又一輪的鋼材價格大幅上漲。
鐵礦石價格是由供需平衡關系和鋼材價格兩個因素決定的。雖然我們不能阻擋鐵礦石價格上漲,但如何穩定國內、外鋼材市場價格,減少鐵礦石價格暴漲機會,哪怕是拖延鐵礦石價格上漲的節奏,為加快中國鋼鐵企業參加國際化鋼鐵布局調整贏得時間,降低走出去的成本,并為最終解決鐵礦石問題創造條件。這確實是從大戰略角度對鋼鐵企業和政策性調控提出的現實問題。
2、美國和歐洲鋼材價格景氣上升將推動全球鋼價上漲
上半年中國鋼材的大量出口,中國鋼材市場6-7月因鋼廠價格倒掛導致市場價格大幅下跌和出口價格的回落,終于引發歐美市場價格的震蕩下跌。甚至一度出現了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韓國、米塔爾紛紛向中國鋼鐵企業提起反傾銷的貿易摩擦。不過隨著8月中國鋼材市場價格的大幅回升和出口鋼材數量的大幅減少,歐美市場終于在9-10月恢復了市場景氣。只不過由于多種原因,這種景氣度很弱。2008年底,美國市場由于鋼材進口減少和鋼產量的減少,已經使鋼材庫存的連續下降達到了近三年來的最低水平。最近在提高明年一月板材價格20美元/噸成功后,正計劃再提高一季度板材價格30美元/噸。由于出口征稅政策和國際海運費價格大幅上漲,即使明年一季度中國鋼材出口也難以走出增加的趨勢,進一步緩解了國際市場的資源壓力。特別是明年鐵礦石漲價因素,歐美鋼材市場已經出現景氣緩緩恢復的變化趨勢,目前美國鋼材市場的價格相對較低。美國的經濟疲軟同鋼材市場的走勢有聯系,但不是一回事。一旦歐美鋼材市場景氣上升。會帶動世界鋼價繼續走高。實際上幾乎世界所有的鋼鐵企業都做好了提高明年鋼材出廠價格的準備。
3、如果明年中國鋼材出口維持今年四季度的出口水平,2008年中期以后,世界鋼材市場很可能將面臨鋼材供給不足
歐洲鋼鐵企業已經預測明年中期以后世界鋼材價格將出現上漲趨勢。這顯然不是鐵礦石漲價的因素,而是中國出口已經出現大幅的回落。
2007年我國凈出口鋼材比2006年增加了近2000萬噸。正是連續三年平均每年鋼的凈出口增長2300萬噸和今年凈出口增長2000萬噸,加上國際鋼鐵今年增產1千多萬噸,才滿足了世界鋼鐵年度增長3500萬噸的需求。平抑了今年國際鋼鐵市場的價格。
不過對于這一點歐美鋼鐵企業至今心有余悸,不肯輕易放棄貿易摩擦。
問題是前幾年中國鋼材大量出口支撐著世界鋼鐵需求的增長,承擔著世界鋼鐵新增需求70%以上的供給。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國際鋼鐵投資。今年下半年我國材出口出現了大幅回落。后幾個月的實際凈出口僅僅保持了去年年度凈出口3460萬噸的水平。中國的環境資源條件決定了明年的中國鋼材出口會有變化,但是從國家的政策,投資和新產能形成狀況來看,不會出現大幅增長,或者再度出現較長時期出口增長的態勢。這就意味著未來的國際用鋼需求增長,要在世界范圍內來建設新的鋼鐵企業補充鋼鐵需求增長的要求。實際上近期國際鋼鐵投資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加速態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但鋼鐵新產能建設周期至少兩年,國際實際鋼鐵投資周期比這還要長。
受許多風險因素影響,明年國際經濟增速有可能小幅回落,但繼續保持較快發展的大趨勢不會改變。世界鋼材需求仍會保持年度增長3500萬噸的增幅水平。2008年進入中期以后,如果中國鋼材出口保持今年四季度的出口水平,世界鋼材市場新的鋼材供給能力很可能將面臨明顯不足。綜合這些影響因素,不難看出2008年鋼材市場價格上漲的壓力仍然很大。與國際性通貨膨脹壓力增加攪合在一起,更增加了影響鋼材市場走勢的復雜性。
4、2008年國內建筑鋼材供給資源有可能不足
今年國內粗鋼產量同比2006年似乎增長了近7000萬噸,但是從今年實際鋼產量的變化趨勢看,這個新增產能有相當部分是2006年上半年形成的。今年月度粗鋼產量與去年下半年的產量水平相比增幅僅僅在13.5%左右。今年鋼鐵投資雖然有增長,但是相當的投資比例集中在礦山和板材連軋的配套生產能力上。而長材生產由于淘汰小高爐、小轉爐的力度大,不僅新增產能打了折扣,而且鐵礦石的價格大幅上漲抑制了中小鋼鐵企業的產量。使今年建筑鋼材市場庫存偏低、價格上漲的趨勢始終沒有改變。正如鋼鐵協會有人分析的,如果明年中期國際鋼材供給不足,價格上漲,國內出口增加,國內建筑鋼材很有可能面臨供給資源不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4%。前三季度,累計新開工項目170123個,比上年同期增加18151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60309億元,同比增長24.2%,預示2008年投資強度將持續穩定。同時2008年開始實施的大規模經濟適用房建設都會增加建筑鋼材的消費量。實現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的目標要堅定不移,但實踐上淘汰小高爐、小煉鋼的節奏要同市場供需平衡相適應。實際直到目前為止,主要鋼材市場庫存偏低的狀態并沒有改變。
說明出口下降后,國內鋼材市場的供需平衡關系是基本穩定的。不過偏低的庫存狀況是演繹鋼材價格上漲的市場基礎性條件。因此,2008年建筑鋼材供需關系的平衡對鋼材市場走勢的影響需要引起重視。
三、用大戰略思維來應對2008年國內外鋼材市場的波瀾巨變
控制投資、淘汰落后、礦石漲價、海運費上漲、國際需求階段性疲軟、出口回落使國內鋼鐵投資和鋼鐵產能增長受到抑制。明年一月即將出臺的新的鋼材出口征稅政策規定鋼坯出口征稅增加到25%,線材、螺紋、型鋼、焊管、窄帶加到15%。在一個階段的國內外鋼材市場供需平衡條件下,出口征稅增加有利于控制鋼材出口,維護國內市場的鋼材供需平衡和價格穩定。但是在世界鋼鐵市場一體化條件下,決定國際和國內鋼材市場價格能否穩定的基礎性條件是鋼材市場的供需平衡關系。不僅有中國鋼材市場的供需平衡關系,也有國際市場的供需平衡關系。如果明年中期國際市場鋼材供給不足,必然推升鋼材價格攀升和鐵礦石現貨價格上漲。必然刺激中國鋼材出口增加和國內鋼材價格上漲。
實際上這幾年無論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對建筑鋼材的需求增長強烈,價格漲幅也超過板材的價格漲幅。明年我國建筑鋼材出口征稅到15%,加上海運價格的大幅上漲,例如到巴西的運費已經漲到88美元/噸,實際上很難出口。只有國際市場價格上漲超過這個臺階,才會引發出口增加。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中國鋼材出口已經不宜再增加出口增稅。畢竟需要兼顧國際市場的供需大局和穩定國際鋼價的大局。
在開放的市場條件下,出口征稅政策調整并不能解決國際市場鋼材供給不足問題,也不能緩解世界鋼材價格高位攀升的走勢。維護國內鋼材市場價格基本穩定運行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和協調國內、外鋼材市場的供需平衡關系,在于加快鋼鐵企業參與國際鋼鐵供需格局的調整,為最終滿足國際鋼鐵需求增長和緩解鐵礦石價格不斷上漲的壓力創造條件。
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走上經濟振興之路;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化服務的結構調整中使經濟得到復蘇。正是這三大因素推動國際鋼材需求出現了快速增長的勢頭。這是一個不能逆轉的歷史潮流。將會帶動鋼材需求增長趨勢還要較長期的持續下去。中國鋼鐵企業已經沒有能力今后依靠國內生產繼續支撐國際鋼材市場的需求增長。未來的國際用鋼需求增長,要在發展中國家建設新的鋼鐵企業補充鋼鐵需求增長的要求。這必然導致國際鋼鐵供需格局就要發生重大變化。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
正是這個全球旺盛的需求增長趨勢與2008年世界鋼鐵供需布局結構變化階段性不適應的結果,將演繹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鋼鐵市場走勢的波瀾巨變。這更需要鋼鐵企業和政府的宏觀調控要用大戰略思維來應對2008年以后國內外鋼材市場的波瀾巨變。
平抑鐵礦石價格,穩定國內、外鋼材市場價格需要改善國際市場的供需平衡關系。這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戰略系統工程。從環境資源條件的國情出發,控制鋼材出口的目標是正確的。但是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同抓住國際鋼鐵供需格局調整的戰略機遇,發揮中國鋼鐵企業的建設資源優勢,到發展中國家建設礦山和鋼廠,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國更多的鋼鐵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在不斷滿足國際鋼鐵需求和鐵礦石需求增長的同時實現中國鋼鐵工業的國際化發展戰略目標。
――中國鋼鐵企業正處于走出去戰略轉變的關鍵時期,按照中國目前的冶金建設能力,每年可以建設八千萬噸鋼的生產能力,而且鋼鐵投資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60%。今后幾年國內需求增長會低于4000萬噸。鋼鐵工業的建設優勢得不到發揮也是鋼鐵建設能力資源的浪費。
――鋼鐵企業走出去需要國家建立包括鐵礦石勘探在內的風險投資機制。支持和減少鋼鐵企業的國際探礦,鋼鐵投資建設的風險。
――今后不要僅僅把目標放在開礦,更要放到開礦和建設鋼鐵、有色加工企業。帶動當地就業,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提高對外經濟合作的水平。
――鋼鐵企業走出去的目標不僅是印度、東南亞、拉美國家,更要重視非洲。非洲國家包括鐵礦在內的各種礦物資源相當豐富。非洲目前的鋼鐵產量只有1980萬噸,相當于中國上世紀90年代的鋼材消費水平。非洲未來的鋼消費水平是在兩億噸左右,非洲鋼鐵產業鏈將是世界鋼鐵布局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到非洲國家發展所形成的鐵礦石和鋼鐵生產能力,對內可以向非洲市場銷售,對外可以向歐洲和中東銷售,這個機遇和潛力是很大的。非洲國家多,適合有實力的國內鋼鐵企業到非洲發展更多地鋼鐵合作項目。這是一種國情互補優勢。
――有人設想用2000億美元收購力拓鐵礦。其實2000億美元足可以在世界發展中國家建設分階段未來目標十幾個千萬噸級的鐵礦山和鋼鐵公司。中國鋼鐵企業走出去到發展中國家開礦、建鋼廠形成的鐵礦和鋼鐵的生產能力,既平衡了未來國際市場鋼的需求,也有利于平衡國際鐵礦石市場的需求。同時對三大公司的鐵礦石的壟斷價格形成了市場競爭的壓力,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有理由說鐵礦石的供需平衡影響了三大寡頭的價格政策。
――目前的中國特色的國有鋼鐵企業重組本質上是政府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國有鋼鐵資本的戰略布局重組問題,是對五十多年來國有鋼鐵企業資本運行、布局結構和規模化不適應當前形勢要求的一次改革性大調整,并通過深化國有資本體制改革,培育未來國有大鋼鐵集團獨立的對外資本兼并重組的擴張能力。人們期待著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在中國國有鋼鐵企業重組中有所作為。以適應未來國際鋼鐵供需布局結構調整趨勢和國際競爭的需要。
由于2008年中國鋼材出口難以增長,中國對國際鋼材市場走勢的影響力已經大幅減弱。如果說2007年6-7月中國鋼材市場走勢的變化影響了國際市場,2008年國際鋼材市場在供需關系基礎上的實際走勢將影響中國鋼材市場。2008年以后的國內外鋼鐵市場走勢很可能在國際市場每年新增3500萬噸鋼材需求的基礎上顯示出一個新的階段性特征。中國鋼鐵企業只有用大戰略思維來應對2008年以后國內外鋼材市場的波瀾巨變,才能把握住中國鋼鐵企業發展的國際機遇和未來鋼鐵市場國際競爭的戰略主動權。
(關鍵字:鋼材市場 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