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遠景東方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財富中國”節目制作中心就寶鋼鐵礦石談判結果專題采訪鋼鐵市場專家馬忠普。
最熱財經節目主持人鄭亞娟:中國離定價中心還有多遠 歡迎回到財富中國之財富無限。上周末,寶鋼在與巴西鐵礦石供應巨頭的談判中,率先搶下首發定價權。這讓我們聯想起年初被炒的沸沸揚揚的鐵礦石價格談判大戰。僅僅事隔半年,中國鋼企就從被迫接受大幅漲價到占據主動取得首發定價。這是否是中國企業奪回國際大宗商品采購定價權上的一個突破標志?作為全球制造中心的中國離定價中心還有多遠?今天,我們的最熱財經請來中國鋼鐵市場專家馬忠普來為您重點解讀。
節目主持人鄭亞娟:這次寶鋼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達成了關于07年鐵礦石供應價格,受到各界關注,主要因為是寶鋼拿下的是全球鐵礦石首發談判價格。你能解釋一下這個首發談判價格究竟重要在哪里?是不是說,隨后全球的鋼鐵企業和鐵礦石供應商在談判中都會認可這個價格?
馬忠普:2007年度鐵礦石談判寶鋼和鐵礦石三大供應商之一的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同時于21日晚公布談判結果:CVRD的粉礦價格將在2006年基礎上上漲9.5%。成為2007年度國際鋼鐵企業與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明年長期協議價格。
理解寶鋼這個鐵礦石首發談判價格的重要性需要從三個方面來認識。一是寶鋼在這次第一輪談判中率先實現價格首發權,體現了中國鋼鐵企業在全球鐵礦石價格談判中談判能力和談判地位確實得到了提高。2005年初鐵礦石漲價71.5%,幾乎沒有理會中國鋼鐵企業的聲音。今年初漲價19%,雖然談判在寶鋼和淡水河谷之間進行,但結果卻在歐洲蒂森-克虜伯以球團價格下跌,礦粉漲價戲劇性結果結束談判。二是這次談判是中國首次單獨談判確定鐵礦石價格,也是中國首次在大宗商品價格談判上行使定價協議權。三是談判價格不是僅僅反映簡單的供需關系,而且是實力的較量。實現價格首發權也并不等于鐵礦石的定價權。實現鐵礦石價格的合理性,建立雙方長期合作的原則,構建中國鋼鐵企業鐵礦石的多元化國際供貨渠道還要走艱難的路。都會改變鐵礦石的談判態勢。這次談判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相信寶鋼會用好這個鐵礦石首發談判價格的舞臺,在今后的談判中創造新的進步成果。
節目主持人鄭亞娟:我們看到這幾年鐵礦石的供應價格一直在大幅上漲,而且中國的鋼鐵企業在談判中一直處于劣勢,2006年的價格談判更是劍拔弩張,直到6月份才以中方被迫接受價格告終。這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馬忠普:2002年以前,國際鐵礦石價格一直在低谷中徘徊。進口到岸價格僅僅208元/噸。低于國內市場價格,使國內礦山處于虧損狀態,這種價格影響我國鐵礦業連續幾年發展停滯。實際上,國際鐵礦業巨頭就是利用低價格策略進入中國市場的。
但是2002年以后,世界經濟在中國經濟崛起的帶動下,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歷史時期。不僅發展中國家,就是發達國家也在世界經濟新的發展機遇中出現了經濟復蘇,從而拉動世界鋼鐵和鐵礦石需求的快速增長。特別是一個時期以來,鋼材價格居高不下,推動了國際鐵礦石市場價格的不斷上漲。其中2005年初的71.5%的鐵礦石價格上漲和2006年鐵礦石漲價19%。都不斷把鐵礦石價格推向了世界鐵礦石市場價格的高峰。
鐵礦石價格這幾年不斷快速上漲有需求增加,鋼材價格上漲的原因,但也有三大鐵礦石供應商控制國際市場貿易量74%的壟斷經營模式造成的。這也正是鐵礦石談判艱難所在。
目前過高的鐵礦石價格已經給鋼鐵企業造成了沉重的成本負擔和壓力。中國鋼鐵企業今年的利潤水平還不如鐵礦石供應商超過100%的暴利收入。
節目主持人鄭亞娟:今年寶鋼和鐵礦石巨頭確定的價格上漲了9.5%。從這3年的趨勢看,鐵礦石的漲價幅度正逐步縮小。那么您覺得在未來兩三年里,鐵礦石價格的變動會出現什么趨勢?
馬忠普:隨著2005年世界鋼鐵價格的周期性回落到低谷,鐵礦石的市場價格已經出現緩緩回落的趨勢。這一趨勢在2006年仍然沒有改變。
今年幾個影響鐵礦石價格的因素變化趨勢非常明顯,總體向利好方向轉變,目前已經進入了微妙的平衡點。
一是由于鐵礦石價格居高不下,推動了中國和世界鐵礦石開發。
今年我國大中型礦山生產鐵礦石有望突破5.4億噸,其產量增幅達到37.67%。地方中小礦山產量也將突破1億噸。國內低品位鐵礦采選技術的突破和產量的快速增長,大幅度增加了國內鐵礦石的供給能力。目前國內鐵礦石價格已經低于進口鐵礦石。
二是今年進口鐵礦石增幅已經出現回落趨勢。
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平橫的因素影響,我國鋼鐵需求已經從高速增長進入到平穩增長,增幅不斷回落中。使我國鐵礦石需求增幅也出現了緩緩回落。由于國內鐵礦石供給能力增強和中國鋼鐵企業的國際鐵礦石開發速度的加快,使我國鐵礦石進口出現了增幅下降的趨勢。對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依賴度正在下降。今年1-11月份累計進口鐵礦石2.98億噸,同比增長19.8%,累計增幅創今年新低。低于去年同期進口24.2%的增幅。
三是進口鐵礦石,主要是印度等一些國家國際市場采購價格的回落使我國鐵礦石進口到岸價格今年以來也出現了下降的趨勢。目前進口鐵礦石到岸平均價格為62.7美元/噸,下降了7.2%。
四是中國有關部門正在進一步整頓鐵礦石進口貿易秩序,減少無序炒作的空間。鐵礦石進口秩序混亂的局面通過提高進口商資格審查、推行進口鐵礦石代理制、整頓碼頭秩序和擴大印度國際鐵礦石長期協議量已經得到治理。
五是盡管目前國際鋼鐵價格仍處在高位震蕩,但是美國市場從8月價格下跌以來,已經回落了10%多。中國目前的鋼材市場價位不但遠遠低于歐美市場100多美元。
六是鋼鐵企業走出去的戰略和多元化拓寬鐵礦石供應途徑正迅速改變中國的鐵礦石供應格局。
目前影響中國與國際三大鐵礦石供應商談判2007年鐵礦石價格談判的六個因素都發生了有利于鐵礦石價格合理回歸的變化趨勢,但是唯一沒有發生變化的是國際三大鐵礦石供應商追求壟斷寡頭利潤的經營模式。這也是今年鐵礦石談判的真正難點所在。這也是鐵礦石談判的實質。如果把鐵礦石國際價格的確定僅僅認為通過談判就可以得到合理價格,那是不現實的。正是這個原因,重要的不是判斷鐵礦石談判價格的漲跌。而是國內媒體需要給寶鋼談判一個正確的輿論分析支持。目前國內許多媒體記者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正義感對鐵礦石市場供需態勢演變做了大量報道。媒體輿論支持已經逐漸成為今年鐵礦石談判體制中一只重要的力量。
這種情況決定了未來幾年鐵礦石價格將呈現緩緩回落趨勢。這更需要供需雙方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構筑長遠的雙贏的穩定合作關系。
節目主持人鄭亞娟:定價權既然如此重要,有觀點就認為:中國缺乏國際大宗商品尤其是能源、礦產類商品定價權,這不僅關乎企業利潤多寡,更關乎國家經濟安全。所以,中國要力爭由低效生產的“加工中心”走向“定價中心”。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馬忠普:大宗商品的國際定價中心實際上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對這種商品的國際市場的平衡協調能力。目前三大鐵礦生產商的市場控制力大大強于鋼廠,尤其是中國鋼鐵企業的被動地位并未得到有效改善。
面對國際三大鐵礦石供應商追求壟斷寡頭利潤的經營模式,重要的是只有提高自有礦的供給能力,在多大程度上掌握這種供需關系平衡的制約力量。只要年度增量大于國內需求增量,降低對鐵礦石供應商的依賴度,鐵礦石市場談判的態勢就會發生變化。才能把鐵礦石談判話語權轉變成一定意義上的定價權。
鋼鐵企業擴大國際市場經營,要實施走出去的戰略。象世界許多大鋼鐵企業一樣,建立自己的國際鐵礦石開采能力。到發展中國家合作開發鐵礦資源,多途徑拓寬鐵礦石進口渠道,降低對三大鐵礦石寡頭的依賴度。使自有進口礦占有相當的比例,逐步形成國際開發,市場進口和國產礦石比例協調的鐵礦石多元化供應渠道。鑒于目前國內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低,中型無礦鋼鐵企業居多,資金市場不完善,解決這個問題要拓寬思路。鼓勵投資公司和鋼鐵企業合作股份投資,形成整體的資金、政策優勢。擺脫目前鐵礦石價格上漲,企業成本競爭力下降的局面。
(關鍵字:鐵礦石 問題 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