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上周國內尿素廠商忙于集港之時,筆者就以看空出口的態度提醒大家要保持謹慎。本來也希望是杞人憂天,但卻不幸言中。此輪印度406美元到岸價的招標結果對于中國市場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之前所被看好的420美元/噸離岸價顯然過于樂觀了。據了解:印度以最低406美元/噸的到岸價從俄羅斯方面招得10萬噸訂單后,貿易商還有30萬噸貨正在恰談414美元到岸的價格,但最終很可能也要降至406美元。考慮到國際銷售正處于買方市場的背景,中國貿易商也難占得便宜。若以406美元/噸印度到岸價作為標準,中國離岸價只能達到380美元,倒推出廠價為1980-2020元/噸。可見繼續炒作集港已沒有意義,且難以支撐國內價格。試想這兩周的尿素集港量加上之前的港存量,至少也有70-80萬噸。如此大量集港可以說是商家在賭行情,而這種太過心急的做法本身就令自己在出口談價中失去了話語權。
另一方面,上周炒作集港已促使山東、江蘇等地農業需求好轉,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內銷壓力,但由于銷售周期偏短,行情恐怕只能維持到七月底。屆時,內需疲軟,出口價格也未必理想。倘若國內價格與國際價格接軌,則出廠價將會跌至2000元/噸,甚至更低。或許一些朋友還會期待國際尿素行情反彈,但情況似乎并不樂觀。首先從世界經濟大環境考慮,年內基礎原材料價格或將維持低位;其次從中國重點供給國考慮,印度可以說是最大的采購方。貿易多以美元結算,而此時盧比與美元匯率對印度商家不利,所以就不能再去責怪其壓價了。也就是說,國際經濟形式以及尿素主采國為下半年漲價制造了些許阻力。
既然國際尿素行情仍將維持不溫不火的狀態,那么國內企業能否以降價適應國際市場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當國內需求于本月底逐漸進入淡季之后,尿素價格也會因缺少支撐而繼續下滑。從成本支撐角度分析,國內無煙煤價格雖已經企穩,但并無上漲動力。尿素企業生產成本大概能維持在1850-2000元/噸,自然對高于2000元/噸的出廠價難以形成支撐;供求角度分析就更加明顯了,從全國尿素企業開工率統計中可以看出:上半年開工率整體達到70%以上,五月期間更是接近80%。以至于1-6月尿素總產量同比增加量超過6%。供大于求的客觀問題應該得以重視。
(來源:中華商務網)
綜上所述,面對內需疲軟的現狀,國內廠商均把希望寄托于出口。只是無奈國際市場同樣沒有利好來承擔國人這份期待。考慮到后期國內企業仍要依靠出口來消耗庫存,價格勢必要與國際接軌,而且當前尿素生產成本已給出尿素企業相對充足的降價空間。預計后期國內尿素價格波動下滑,八月則有破2000元的可能性。
(筆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中華商務網楊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