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剛過去電商便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這是一個從來不缺乏話題和爭議的領域,在其中也交織著太多有識之士的看多和唱空的聲音,一如馬云和王健林的億元賭局。
京東商城CEO劉強東現在的情緒想必定然亢奮,“迄今為止我們的賬戶上最多已經擁有超過150億的現金儲備”,這是劉強東在2月17日給其內部員工的郵件中的一句話。而就在2月16日晚間,京東商城確認完成約7億美元的普通股股權融資,投資方包括本輪入股的新股東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和來自沙特的王國控股。2月17日劉強東發給其內部員工的郵件中確認了這一消息,這份短短800多字的郵件中,他用了40個感嘆號。
歷經三年電子商務運營的蘇寧在2月21日發布其2013年的工作部署,在此之前張近東已經在總結和思考過去三年蘇寧電器及蘇寧易購的發展歷史。在蘇寧的內部講話中,他總結出兩點結論:一、電子商務主力軍應該是店商,而不應該是電商,零售盈利的精髓都取決于本地化的經營和服務;二、電子商務的發展要由零售企業所主導,而不是電商服務商主導,電子商務是實體經濟而不是虛擬經濟,虛擬經濟主導實體經濟必然導致泡沫。
劉強東是在鮮明的表達著京東商城于2013年即將高速發展的觀點,在他發給內部員工的郵件中有這樣一句話:“春天已經來了!山花爛漫之時還會遠嗎?”張近東的總結事實上也是在傳遞2013年蘇寧易購銷售規模快速上升的判斷,因為他還說:“2013年,無論是內部經驗的積累,還是外部環境的條件,都將催生蘇寧新十年在今年進入快車道”。
事實上,過去的一年中電子商務已經在呈幾何式的速度增長。據公開的數據顯示,2012年蘇寧易購實現銷售額183.36億元,同比增長的幅度達到了210.8%,而京東商城的交易額超過了600億元,同比增長的幅度也將近200%,2011年京東商城的銷售額為210億元。兩大電商都交出了一份紅彤彤的財表,只是,各自發展的速度顯然與預期不一致,更為重要的是,何時才能實現盈利,外界對電商的爭議恰恰是圍繞著盈利的時間點而展開。
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不僅僅體現在中國市場,全球范圍內,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了一股不可阻擋的趨勢。2011年美國零售業排行榜的數據顯示,美國前50強零售企業中,電商巨頭亞馬遜的增長最為迅猛,當年度銷售額增長幅度達到了42.5%,50家零售企業中有13家企業線下的門店在縮減,而有90%的零售巨頭新開門店的速度在放緩,沃爾瑪同樣不例外。
而就在京東商務獲得巨額融資和蘇寧進行2013年工作部署的同時,美國的零售巨頭百思買推出了低價匹配策略,從3月3日開始該公司所有類目商品價格將匹配所有本地零售競爭對手以及19家主要的電商競爭對手,不論消費者何時購買。這是一種赤裸裸地向電商宣戰的策略,事實上這也反襯出電商在當下給傳統零售業帶來的競爭壓力。
無論是蘇寧還是京東,都是中國電子商務模式的一種代表,盡管都是電商企業,但是發展思路卻不盡相同。“而我們真正做的是平臺!!一個和阿里完全不同的平臺。!”,劉強東在內部郵件中說,“未來的商業紛爭必然是平臺之戰,背后是價值之戰”。而張近東在內部講話中闡述:“未來的零售企業,不獨在線下,也不只在線上,一定是線上和線下的完美融合”。他們倆的講話,反映的是各自企業的戰略路徑,而路徑的指向,就是電商給社會給股東產生回報與價值。2013年,將是檢驗他們戰略選擇的真正開始。
(關鍵字:2013 電商 騰飛 轉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