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再次揮舞關稅大棒,在潛在的全球貿易沖突中又開辟了一條“新戰線”。他簽署行政令指示美國商務部長對銅啟動232調查,這可能導致征收銅進口關稅。
“232調查”指美國商務部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規定的授權,對特定產品進口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進行立案調查。
銅對電動汽車、軍事裝備、半導體和消費品等多個行業至關重要。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越來越依賴進口銅來滿足國內消費需求。白宮認為,對銅征收關稅有助于重建美國的銅生產能力。
“就像我們的鋼鐵和鋁行業一樣,我們偉大的美國銅行業也因全球參與者攻擊我們的國內生產而遭受重創,”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表示,美國工業和國防依賴銅,“銅應該在美國制造,沒有豁免,沒有例外”,“是時候讓銅回歸了”。
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表示,調查將很快完成。
白宮官員表示,任何潛在的關稅稅率都將由調查決定,并補充稱,特朗普(在實施貿易保護措施時)更喜歡關稅而不是配額。
白宮官員還表示,此次調查將著眼于進口的銅原礦、銅精礦、銅合金、廢銅以及銅衍生產品,并補充稱,基于電動汽車和人工智能需求的預測表明,未來美國將出現銅短缺,除非對該行業有長期貿易保護,否則美國無法發展足夠的銅冶煉和精煉能力。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受(潛在的)美國銅關稅影響最大的國家將是智利、加拿大和墨西哥,這三個國家是美國2024年精煉銅和銅制品的最大供應國。
自上任以來,特朗普頻頻發出加征關稅威脅。
本月早些時候,特朗普宣布將對進口鋼和鋁征收25%的關稅,隨后他指示相關部門確定與每個外國貿易伙伴的“對等關稅”。上周他又聲稱考慮對汽車、半導體和醫藥等產品征收25%或更高的關稅。本周一,他表示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關稅的計劃將“如期推進”。
(關鍵字: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