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空氣和水不行了,發展的意義何在?”春節臨近,霧霾不停在各地肆虐的現狀,再度引起正在召開的地方兩會的關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建言獻策,呼吁采取更得力的措施,打好呼吸保衛戰。各地方政府也紛紛表態要強力治污,成就“美麗中國”的夢想。
濟南的PM2.5指數前幾日持續爆表,成為山東省政協委員討論的熱點。
據山東省政協初步統計,目前收到關于治理大氣污染的提案有十多件,還不包括與之相關的禁放鞭炮、汽車限購等建議。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幾乎各個界別的小組討論,都會有委員提到治理大氣污染的建議。
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省高院副院長葉贊平認為,治理大氣污染,政府在監管方面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建議政府制定一個戰略性的改善大氣污染的時間表,大家有一個共同的預期,有利于達成共識。
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大學教授馬春元呼吁全民共同參與,有關部門執法要嚴,對違規企業不遷就,加大處罰力度。
與北京同處中國大氣污染最嚴重區域的天津市,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治理污染。天津市市長黃興國在天津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4年,天津將以控煤、控車、控塵、控污為重點,實施清新空氣行動,治理火電污染,削減燃煤總量,加強煤質管理,改燃煤供熱鍋爐36座,淘汰黃標車8萬輛。
根據天津市制訂的方案,未來幾年,天津將全部淘汰29萬輛黃標車,削減1000萬噸煤炭消費,不再審批鋼鐵、水泥、有色等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到2017年,空氣質量明顯好轉,PM2.5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5%。
春運首日中東部地區遭遇大范圍霧霾,引起湖北省人大第二次會議的熱議。民盟湖北省委委員會在調研中發現,近50年來,包括湖北在內的中東部大部地區年霧霾日數呈上升趨勢。他們建議,區域城市間應加強科研合作,通過科技計劃項目、建立研究基地或實驗室,開展霧霾治理相關技術研發。同時調整區域產業布局,依托稅收、政策等杠桿,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比例。
如何走出霧霾圍城同樣成為遼寧政協會議的焦點。17日下午,遼寧省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舉行防治大氣污染專題協商會,許多委員在對治理霧霾提出針對性建議的同時,提出城市規劃要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綜合考慮氣象環境條件,提高趨利避害能力,構筑社會、經濟和生態協調發展的城市建設系統。
康影委員說,在城市主導風向的上風向不宜建密集高層建筑群,以防止風速減小,降低大氣的自凈能力;在主導風方向上,應有寬闊的街道,以便于城市通風,有利于污染物排放,增加大氣的自凈能力。同時,城市主導風向的上風方向也不宜規劃建設污染物排放較大的工礦企業。
燃放煙花爆竹一直是春節的“傳統項目”。近年來,空氣污染程度加劇,如何管理煙花爆竹燃放,引起地方兩會的討論。許多代表委員指出,煙花爆竹里含有大量硝、硫黃等助燃性材料,燃放后,很多細小顆粒物、二氧化硫等化學顆粒物以及鎂、銅、銫、鍶等稀有金屬顆粒物都會留存在空氣中,導致大氣環境污染。因此應對燃放煙花爆竹實行更嚴格的限制。
(關鍵字:鎂 煙花 兩會 大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