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網訊:日本貿易公司Advanced Material官方負責人在亞洲小金屬會議上表示:“受高成本和激烈競爭的影響,日本的電子制造業受到沖擊,這將給小金屬市場帶來更大的壓力。日本電子制造業在2000年屬于鼎盛時期,但是后來由于高價的原因,他們在市場的競爭中輸給了韓國和臺灣。”
小金屬中,銦,鍺和鈷都被廣泛的應用于電子產品中。而像索尼,松下,夏普,日立和東芝等品牌也都在激烈的競爭中失去了自己的市場份額,在邊緣掙扎。據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JEITA)數據顯示,2012年,日本的電子產品包括音頻設備,通信設備,計算機,IT,以及顯示器和半導體等行業總價值從2007年下滑了41%至11.8萬億日元(125億美元)。2012年,東芝停止了國內LCD電視的生產;日立決定外包所有電視產品,松下的電視部門也減少了對LCD和等離子面板的生產。這也影響了市場對金屬銦的需求。
夏普公司總裁表示:“日本不可能只生產且繼續生產電視產品。”索尼公司總裁也表示:“我們現在也不再追求電視業務在市場上的份額了。” 2011年日本發生地震后,電力成本也是只漲不下,增幅在18-28%。據JEITA數據顯示,2012年,日本的平板電視銷售額同比下滑了餓67.8%至645萬。而由于日元的不斷走高,制造商們為了避免損失都選擇了國外市場,甚至一些公司將總部遷到了其他諸如新加坡等國家,以便加強全球業務的完整性。日本目前正在尋找中間品來替代對小金屬的使用。
(關鍵字:日本 電子業 衰退 小金屬 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