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由神霧節能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全球首創的有色金屬渣循環經濟示范項目(金川項目)在甘肅省金昌市正式全線投產,并發布3項顛覆性的清潔冶煉技術——“蓄熱式轉底爐直接還原清潔冶煉技術(SRF)”、“氫氣豎爐直接還原清潔冶煉技術(SHSF)”、“蓄熱式燃氣熔分爐技術(SRGS)”。
金川項目采用神霧節能首創的“蓄熱式轉底爐直接還原清潔冶煉技術(SRF)”工藝,將銅尾渣綜合利用,生產生鐵、氧化鋅、建材并副產蒸汽。該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10.8億元人民幣,年處理銅尾渣80萬噸,產出27.6萬噸鐵塊、3.4萬噸氧化鋅粉、44.9萬噸外送蒸汽,年稅后凈利潤達2.1億元、投資回收期4.1年。
神霧節能董事長吳道洪表示,3項核心技術從工藝路線上對現有的傳統生產方式進行了顛覆性變革,破解了鋼鐵、有色金屬冶煉能耗高、污染大、經濟性差、資源利用率低等行業“痛點”,突破了低品位礦石、復合共伴生礦、有色金屬固體廢棄物等冶煉、提取的技術難題,將引領全球鋼鐵、有色金屬行業技術和工藝路線的變革。
目前,我國有色金屬冶煉廢渣每年達3000萬噸左右,銅冶煉渣每年達1300萬噸左右,全球達3600萬噸左右;我國銅冶煉渣歷史累積量高達1.3億噸,全球高達3億噸。不僅造成其中鐵、鋅等有價金屬資源的浪費和流失,也對地下水、土壤和大氣造成了嚴重污染。
吳道洪認為,鋼鐵、有色金屬、固廢處理這三大領域是神霧節能目前,也是未來確定的三大市場。僅國內的鋼鐵、有色金屬行業的技術改造空間就將達萬億元級別,改造完成后每年可節約標煤2.8億噸以上、減排二氧化碳7億噸;每年可處理低品位礦20億噸、紅土鎳礦1.1億噸、釩鈦礦4000萬噸、鉻鐵礦1050萬噸、各種黑色有色金屬固廢1.8億噸。而全球市場的空間則更加不可估量。
目前,金川項目各項指標均達到考核要求,金屬化率達到90%、回收的氧化鋅粉品位達到65%、鐵粉壓塊的全鐵品位達到87%以上,生產過程無污水外排,廢氣、固廢、噪音等均達標排放。 此外,神霧節能3項清潔冶煉技術已進入大規模推廣應用階段,開始全面進軍全球鋼鐵、有色礦產資源及其固體廢棄物等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市場。
(關鍵字: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