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uoi6"><tbody id="muoi6"></tbody></ul>
    <ul id="muoi6"></ul>
  • <kbd id="muoi6"></kbd>
    <ul id="muoi6"></ul>
    <ul id="muoi6"></ul>
    <strike id="muoi6"></strike>
  •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有色產業> 基本金屬> 市場動態> 國內動態>

    鼓勵企業“走出去” 海外購礦“回暖”

    • 2012-4-18 9:38:10
    • 來源:網絡
    • 作者:
    • 投稿
    • 打印
    • 收藏
    • 分享到:
    導讀: 除了海外并購寫入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外,政府和相關部門還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企業“走出去”。
    關鍵字: 海外購礦

    前前后后親赴非洲5次,朱先生和他的投資團隊最終決定在非洲投資銅礦。

    作為浙江一名商人,朱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海外礦業投資確實是熱門,自己和團隊商量了3個月才最終決定去非洲碰碰運氣的,經過中間商的推薦,自己看準了非洲的這塊銅礦,如果一切順利,幾年內就能投產見效。”

    讓朱先生決定投資的一個首要因素是那里交通較為便利,產品外運不成問題。

    無獨有偶,早在兩會期間,中國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就曾表示,中國企業目前投資海外礦業的機會不錯,集團未來將繼續考察銅鋁鉛鋅鎳等金屬投資項目,方式仍以控股為主。

    事實上,鼓勵企業“走出去”已被提上了政府工作報告。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引導各類所有制企業有序開展境外能源、原材料、農業、制造業、服務業、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合作和跨國并購。

    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從行業分布來看,2012年一季度中國并購市場中,從并購案例數來看,能源及礦產行業的并購活動最為活躍,共完成26起并購交易,占比12.7%。從并購金額來看,能源及礦產行業名列榜首,26起披露金額的并購交易涉及金額達109.31億美元,占本季度并購總金額的67.6%,平均并購金額為4.20億美元。

    中國企業集體青睞礦業能源

    在朱先生投資非洲銅礦的同時,4月上旬,紫金礦業宣布向其已持有16.98%股權的澳大利亞上市金礦公司諾頓金田(NortonGoldFieldsLimited)提出一項意向性、非約束力及有條件的收購建議,建議向所有諾頓金田股東(除紫金礦業及其已持有諾頓金田股份的附屬公司外)提出每股0.25澳元的現金要約,及由諾頓金田支付每股0.02澳元的特別股息。

    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曾公開表示,控股諾頓金田是紫金礦業的基本方向,并且在未來兩年內,紫金礦業還會進行新的海外收購,主要集中在銅礦和金礦領域。

    而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鹽湖股份)與中川國際礦業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合作開發加拿大300萬噸/年鉀鹽基地戰略合作協議》。

    此次雙方擬建設300萬噸/年鉀鹽項目,預計項目總投資32億美元。雙方合作開采的鉀礦,位于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KP488鉀鹽礦床。中川礦業于2010年2月取得了該礦的采礦權。KP488鉀鹽區塊被加拿大專業機構評定的氯化鉀資源量達9.03億噸。

    “自己從2010年底開始注意到國內一些大企業開始逐步去海外投資礦產能源的,我一直跟著這些大企業屁股后面走,這種趨勢應該錯不了。”朱先生告訴記者。

    而從以往的并購案例看,國有大型企業發起的并購案例占據了絕大比重。

    其中,去年中國并購市場完成的前五大并購交易分別是,中國中化集團30.7億美元收購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為2011年能源及礦產行業最大規模并購交易。海航集團25億美元收購GESeaCoSRL。中石化24.5億美元收購西方石油公司阿根廷子公司,同時21.7億美元收購加拿大Daylight能源公司,由此不難看出中石化財力的雄厚。中海油也沒有閑著,斥資21億美元收購加拿大OPTICanadaInc。

    從上述收購案中不難看出,多數國內企業十分青睞國外的能源礦產資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告訴記者,國家一直以來比較鼓勵國內企業并購國外的能源礦產以及技術類資源,同時,有實力在海外投資的還是國內的大型國企,民企也有一部分參與。

    有專家稱,今年全年中國能源礦產海外并購將會愈加頻繁。在歐債危機帶來的低迷的全球經濟環境下,不少優質項目價值被低估,今明兩年,能源及礦業仍然會是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主要目標。

    政策加銀行支持強化并購欲望

    除了海外并購寫入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外,政府和相關部門還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企業“走出去”。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01年“走出去”戰略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至今,除2007年外,歷年《政府工作報告》均對“走出去”有所提及。對于支持企業“走出去”的相關政策,幾乎每年都有相關政策出臺。

    2004年7月頒布的《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奠定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政策體系轉型的基礎,為中國制訂新的對外直接投資政策提供了明確的轉型方向。

    2008年12月中國銀監會出臺了《商業銀行并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允許商業銀行向并購方或其子公司發放用于支付并購交易價款的貸款。此項政策改變了1996年《貸款通則》中禁止商業銀行發放并購項目貸款的規定,為進行并購投資的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為杠桿型收購創造了條件,將有助于國內企業在國內外開展并購活動。

    2009年3月16日商務部在發布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中指出,地方企業開展以下情形的境外投資,只需報批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審批:投資額在1000萬美元至1億美元;能源、礦產類境外投資,商務部僅保留對少數重大、敏感的境外投資的核準權限,包括1億美元以上的境外投資、特定國別的對外投資等。這些政策的出臺,為中國礦產企業走出國門,進行跨國的兼并收購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朱先生告訴記者:“我的投資額度小于1億美元,因此不用再到國家發改委去報批,在省里就把事情辦了,辦事流程確實快了很多,時間的縮短意味著收購銅礦的成本在降低。”

    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3月亦表示,會繼續積極支持內地企業走出去,包括購買其他國家有價值的資產。他特別提出,會向有意購入歐洲資產的內地企業提供財務支援。

    一家大型礦業公司高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在北美地區的礦業收購,其中超過70%的資金源于銀行的信用貸款,現在項目已經盈利,如果沒有銀行的大力支持,該項目不可能收購成功,公司的流動資金沒有那么多。

    此外,一些投行、PE等金融機構在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仍需考慮國外環境

    在找礦熱潮中,中國企業仍需保持一個冷靜的頭腦。

    “我2007年差點就選擇了到利比亞去投資能源,盡管回報很高,最后猶豫了一下,還是去南美選擇了金屬礦產進行投資,盡管回報率低一些,但是安全。”李長順說。

    李長順是山西一家投資公司的負責人,這是他第一次在海外進行投資。這次選擇,李長順至今仍顯得頗為得意。

    除了國外政局的不穩定因素,一些國家的政策因素也在牽動著中國企業的神經。

    朱先生也告訴記者,自己投資的銅礦所在國未來將有可能要出臺一部法律,將強制國外礦業公司在該國生產粗銅。這就意味著公司要在該國建立一家粗銅的加工廠。幸虧之前有所了解,增加了預算,不然將受制于后期的資金短缺問題。

    同樣是在有色金屬行業,印尼、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頻繁出臺的礦業政策確實將影響到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

    近期關于印尼禁止鋁土礦出口的消息屢見不鮮。早在2007年,印尼政府就開始嚴格控制國內鋁礬土出口,阻止裝運鋁礬土的船只出國,并制定相關限制政策。今年2月,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部長JeroWacik簽署了一項部長級監管法令,稱從2014年起將禁止全部未經加工的金屬原礦出口。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給當地公司制造更多的機會,讓當地商人能夠參與到礦產和煤炭開采業務,印尼政府還頒布了新的礦業法,把外國投資者在印尼采礦業的持股比例限制在49%以內。

    繼印尼之后,澳大利亞、印度也先后出臺了新的礦業政策。3月19日,澳大利亞議會上議院投票通過了礦產資源租賃稅法案,該法案將于今年7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另據媒體消息稱,印度政府也在重新審核向10種主要礦產品征收的采礦稅稅率,包括鐵礦石、鋁土礦、鋅精礦、鉛精礦及銅精礦,且新的稅率預計將在8月份公布。

    這些政策的出臺,對于中國企業來說,無疑將增加成本。

    “這時候抱團出去收購是比較明智的,可以有效化解單個企業的風險。”李長順說,李長順正在計劃的下一個投資就是和另外兩家中國企業一起出去投資礦產,其中一家還是國企。

     

    (責任編輯:00570)

    相關信息

    研究報告

    行情快報
    行情匯總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免責聲明】
    中華商務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有色產業頻道: 基本金屬 | 小金屬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盛世龍源12號樓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010-51667158
    国产精品情侣自拍|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精品| 成人日韩熟女高清视频一区 |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精品九九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 日韩精品系列产品|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香港黄页精品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中日韩产精品1卡二卡三卡|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在线视看高清视频手机|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第十页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青娱乐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