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污染事件中漸漸恢復元氣的紫金礦業,開始在海外收購上重現野心。
4月上旬,紫金礦業宣布向其已持有16.98%股權的澳大利亞上市金礦公司諾頓金田(NortonGoldFieldsLimited)提出一項意向性、非約束力及有條件的收購建議,建議向所有諾頓金田股東(除紫金礦業及其已持有諾頓金田股份的附屬公司外)提出每股0.25澳元的現金要約,及由諾頓金田支付每股0.02澳元的特別股息。
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控股諾頓金田是紫金礦業的基本方向,并且在未來兩年內,紫金礦業還會進行新的海外收購,主要集中在銅礦和金礦領域。
陳景河還表示,環保污染事件對紫金礦業業績的影響雖然已不大,但帶給紫金礦業“慘痛的教訓”,正在盡力使紫金山金銅礦于今年下半年復產。
海外收購
去年,紫金礦業對諾頓金田完成第一輪試探后,再度展開了進一步收購,期望獲得后者至少50.1%的有關權益。
陳景河表示,澳大利亞是全球成熟的礦業市場,并且諾頓金田資源量大,有利于增加紫金礦業的黃金儲備。
“要保證公司每年持續且上升的利潤,需要大型項目作為支撐。”陳景河對本報記者表示,紫金礦業目前規模依然較小,希望通過十年時間將紫金礦業打造成國際級礦業公司。
除了有意控股諾頓金田,陳景河還對本報記者表示,兩年內紫金礦業“一定還會有走出去的動作”,今年將計劃用55億元收購海外資源。
陳景河表示,紫金礦業收購的重點資源為銅礦和金礦,“紫金礦業的專長本來就是黃金,而銅礦作為基本金屬,在中國有很強的需求。”他還透露,紫金礦業未來將會收購一家已上市的海外公司,對其進行資產重組來香港進行二次上市。
2010年的污染事故幾乎給紫金礦業帶來滅頂之災。但一年之后,紫金礦業傷口未愈,就連續發起一系列海外收購。陳景河對本報記者坦承,紫金礦業單靠現有產能儲量,難以保持業績增長,必須持續通過收購為其業務添加新血液。
在收購地區選擇上,陳景河表示,紫金礦業將繼續在中國周邊國家,以及資源豐富的地區展開收購。
不過,紫金礦業的海外收購雖然動作頻繁,但大多數以虎頭蛇尾結局,目前所投海外資產零散且規模小。尤其是近兩年來,黃金和銅的價格持續上漲,吸引各路資本追捧,競爭激烈。紫金兩單最大型的收購計劃,包括收購在菲律賓及剛果的礦務相關資產,先后受阻于菲律賓及剛果政府監管機構。
陳景河認為,紫金礦業海外收購的弱點,主要是“文化差異和缺乏經驗”,“在資金和技術上并不是問題”。
看多黃金礦投資
近兩年黃金奇貨可居,金價基本處于歷史高點,但陳景河認為,黃金領域依然有很多投資機會。
“這段時間大家可能都有一些壓力,但現在黃金、包括其他基本金屬價格及股價逐步回歸合理,現在機會較多,各個國家都有投資機會。”陳景河說。
陳景河是黃金價格的唱多者,他認為,美元走弱將成大趨勢,黃金價格將繼續上漲,“金價到2000美元/盎司有一定機會。”
陳景河認為,高金價將為公司業績帶來支撐。去年,紫金礦業營業總收入397.64億元,同比增長39.33%;全年實現凈利潤57.13億元,同比增長18.32%;截至2011年底,紫金礦業總資產首次突破500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36.25%。
但紫金礦業的股價尚未從污染事件中恢復。據本報記者了解,紫金礦業旗下位于福建省的紫金山金銅礦于2010年發生環保事故,至今處于停產狀態。
在專訪中,陳景河談及污染事件對紫金礦業的影響時表示,公司對紫金山金銅礦的整改工作已近尾聲,預計下半年復產,事故帶給公司的教訓慘痛,并對旗下所有礦山進行環保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