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自2009年8月26日全面投入運行,是當時國內首個中外合資運營的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總投資400億元人民幣,截至2013年10月20日,已連續運行1514天。從投產至今,期間沒有一套裝置停運消缺檢修,創造國內首個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第一次實現“四年一修”,向“五年一修”目標邁進。
10月20日,隨著福建聯合石化80萬噸乙烯裝置切斷進料、降溫,標志著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達到“四年一修”目標,進入裝置大修改造、調整結構、環保隱患治理等項目建設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自2009年8月26日全面投入運行以來,煉油能力1200萬噸,包括新建80萬噸乙烯裂解裝置、80萬噸聚乙烯裝置、40萬噸聚丙烯裝置、70萬噸芳烴聯合裝置各一套;同時,建設中國首套高度集成一體化部分氧化、汽電聯產(IGCC)裝置。截至2013年10月20日,已連續運行1514天,期間沒有一套裝置停運消缺檢修。
“雖然目前國內化工品市場良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事關福建聯合石化生產裝置下周期運行可靠性、經濟性,我們還是按照計劃進行停工檢修,并對部分裝置實施改造,希望通過大修改造消除瓶頸,實現裝置能量優化、安全隱患治理、環保達標、成品油質量升級、效益最大化,確保下一個長達五年的周期里,裝置設備連續穩定高效運行。”該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陸東告訴記者。
福建聯合石化從10月20日開始,全廠按計劃停車實施裝置大修與裝置改造、技措、隱患治理等同步進行,涉及煉油、乙烯所有裝置及公用工程,主要檢修裝置/單元總計78套,預計總投入超過20億元,約12000人參與,歷時52天,任務異常艱巨。這將是中國石化史上裝置最多、任務最重、難度最大的一次大型煉化一體化企業進行系統性的停工大修改造。
陸東表示,此次裝置停工大修改造事關企業的長遠發展。按照中國石化、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等中外股東方要求,通過完成好大修改造,為實現把福建聯合石化建設成為亞太一流的石化企業的發展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字:乙烯 煉油 福建聯合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