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美國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進一步加征10%關稅。美方單邊加征關稅的做法損害多邊貿易體制,加劇美國企業和消費者負擔,破壞中美兩國經貿合作基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準,自2025年3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征15%關稅。二、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關稅。三、對原產于美國的附件所列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分別加征相應關稅,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征的關稅不予減免。四、2025年3月10日之前,貨物已從啟運地啟運,并于2025年3月10日至2025年4月12日進口的,不加征本公告規定加征的關稅。
中國對美農產品加征關稅的影響分析
(1)小麥玉米
我國對小麥玉米實行進口關稅配額管理,2025年玉米進口關稅配額為720萬噸,其中60%為國營貿易配額。配額內進口,關稅為1%;配額外進口,關稅則為65%。
根據統計局數據,2024年我國玉米產量29492萬噸,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累計進口玉米1376萬噸,進口玉米占我國玉米總供應量的4.4%。美國、巴西、烏克蘭是中國的主要玉米進口來源國。其中美國曾經是中國玉米的最大進口來源國,但近兩年來占比有所下降。2022年中國進口美國玉米1486萬噸,2023年中國進口美玉米714萬噸,2024年全從美國進口玉米207.26萬噸,占比15%。巴西近年來悄然成為中國最大的玉米供應國,2024年全年從巴西進口玉米646.63萬噸,占比47%。
從整體體量上來看,自美進口玉米量占我國玉米總供應的0.7%,而且由于國內整體進口量的局限性使得關稅對玉米影響較小。
2024年我國小麥進口1101萬噸,同比減少約8%。進口來源國主要有:從澳大利亞進口335.7萬噸,占比30.5%;加拿大進口252.5萬噸,占比23%;法國進口229萬噸,占比21%;美國居第四位進口190萬噸,占比約17.3%。
(2)大豆
大豆現行適用關稅稅率為3%,自2025年3月10日起,中國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加征10%關稅。這將提高美國大豆進口成本,影響美國大豆出口,給CBOT大豆帶來了壓力。
截至2025年2月20日,2024/25年度中國采購美國大豆2095萬噸,去年同期為2212萬噸。中國當前市場年度已裝船1938萬噸,去年同期為2012萬噸。中國當前市場年度未裝船156萬噸,去年同期為199萬噸。從絕對數量上看,中國未裝船量很少,加征關稅對價格的影響力度會減弱。
中國對美國大豆的進口依賴度在持續下降,2024年底,中國進口大豆對美國大豆的進口依賴度基本在20%附近,巴西大豆的進口依賴度在70%附近。
今年巴西大豆產量預計達到1.69億噸,同比增長超10%,盡管阿根廷在種植階段出現小幅減產,但目前降水恢復后,產量預計下調空間有限,整體南美供應仍處在歷史高位。從巴西大豆出口季節性來看,從過去2年看,3月份之后出口量會快速上升,3-6份是出口量龐大的時候,過去2年(3-6月份)月均出口量基本在1400萬噸左右。對應國內壓榨的話,大致影響的是4月下旬到7月下旬的時候。
由于此輪關稅加征發生的時間點不一樣,2018年關稅加征時段正發生在美國大豆收獲的時間端,中國需要大量的采購美豆。而現在時間段發生在南美大豆大量收獲的時間段,中國對美國大豆的依賴度下降,而且未來巴西大豆到港量會大量增加,預計盤面更多的是巴西成本定價,上述我們對美豆出口對美盤大豆價格的影響和巴西升貼水進行粗略的預判,預計成本的上推空間也可控。
(3)高粱
3月4日,我國宣布對從美進口高粱加征10%的額外關稅。一般來說,高粱在飼料原料中對玉米有一定的替代性,當玉米價格高企,或有替代。但由于含有單寧,會影響動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如無明顯飼料原料價格替代優勢,高粱主體還在釀酒領域。從USDA預測的全球產量來看,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高粱生產國,產量為873萬噸,其次為尼日利亞的690萬噸,巴西的500萬噸,埃塞俄比亞、印度、阿根廷位列其后。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高粱產量為314萬噸,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的消費量為1012萬噸,需要大量進口來彌補供需缺口。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我國進口高粱865.7萬噸,主要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和阿根廷。其中從美國進口了568.3萬噸,占比65.65%,為最重要來源國。
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觀察到,中國從美國進口高粱的量同樣占據了美國高粱出口量的65%權重,本次中美互加關稅事件,預計將對我國高粱進口產生較大沖擊,推高進口美國高粱的價格。同時,對美國高粱出口市場產生負面影響,美國國內高粱價格受到負面沖擊。但由于全球高粱的貿易格局單一,主要出口國僅為美國,澳大利亞和阿根廷三國,中國又作為唯一的大量進口國,后期全球高粱貿易預計因中美貿易局勢的緊張發生較大變化。
(4)棉花
從相關機構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棉制品進口占美國市場份額已從2018年的32%下滑至22%,我國對美新疆棉制品直接出口已經比較稀少。2月以來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的關稅已經生效,但稅額幅度不大,采購企業,外貿公司及工廠三方協商,各自承擔一部分加征關稅成本,訂單、合作仍繼續進行,但自3月4日起,美國再次對中國商品加征了額外的10%關稅,這一舉措不可避免地導致外向型制造商及出口企業的訂單量和利潤空間進一步縮減。但考慮到疆棉制品直接出口占比相對較少,美方加征關稅利空基本已經被稀釋,消化,但是考慮到美國再度的加征關稅,出口商品到美國成本繼續提升,外需方面的落空,對于整體棉花消費來說有一定拖累。
中方對美國進口棉花加征15%關稅的直接結果是導致美棉進口成本顯著上升,但由于巴西,澳棉的替代作用,因而對于整體國內24/25年度進口總量來說并沒有太大的改變。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進口美棉 87.6 萬噸,占當年中國棉花進口總量的 33.44%,而從巴西進口棉花110.2 萬噸,占比為 42.10%,巴西棉正成為國內占比最主要來源地,因此,而對于國內現貨市場而言,利好也相對有限。但隨著巴西棉,澳棉等進口占比的持續提高,美棉出口份額繼續被搶占,對于美棉期貨及現貨市場來說都是相對利空的。
(關鍵字:化肥 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