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精彩紛呈的全球股市相比,大宗商品市場2013年的表現乏善可陳,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持續降低。除能源價格高位震蕩外,工業金屬、貴金屬和農產品均呈下行走勢,黃金價格下跌尤為明顯。市場普遍認為,長達10年的超級周期落幕,大宗商品熊市已經到來。在談到市場現狀及未來走勢時,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中國銀河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兩大因素導致市場整體表現暗淡。一方面,隨著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強勢美元和利率上行對大宗商品價格整體施壓;另一方面,眼下全球經濟延續溫和復蘇,需求端改善緩慢,因此產能過剩問題還很嚴重,這對商品價格形成利空。受上述利空因素制約,2014年的市場整體仍將維持平淡格局。
整體行情暗淡原油“一枝獨秀”
回顧大宗商品市場全年走勢,可用一個字概括:跌。年初以來,無論是基本金屬、貴金屬等金融屬性較強的品種,還是大豆、小麥、玉米等農產品,盡顯疲態。巴克萊資本本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全球大宗商品資產總價值縮水了880億美元,跌幅為大宗商品管理資產紀錄在案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此外,衡量24種大宗商品的標普GSCI指數至今下跌了2.6%,道瓊斯-瑞銀大宗商品指數今年跌幅接近9%,而與之相對應的瓊斯-瑞銀大宗商品指數交易所可交易債券的總收益在2013年下跌了10%……
就金屬、農產品、能源等板塊而言,貴金屬板塊無疑是“重災區”。由于全球金融市場風險偏好有所上升,黃金的避險功能明顯下降,遭遇了30年來最嚴重的年度下跌。巴克萊資本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貴金屬板塊管理資產價值較去年同期下降了780億美元。同時,全球最大黃金上市交易基金(ETF)———SPDRGoldTrust持倉單月下降大約26噸,整體持倉跌至近4年最低水平。目前,國際金價徘徊在1200美元,為近3年低點。與黃金命運類似,全球農產品也走過了慘淡的一年。世界銀行食品價格指數從6月到10月間下降了6%。衡量8種農產品價格的標普農業指數今年已下跌了20%。芝加哥農產品期貨市場上,交投最活躍的玉米2014年3月合約期價較年初已下挫39%,小麥3月合約期價維持在2011年6月以來低位,大豆1月合約則剛剛經歷了近一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相比之下,能源市場可謂“一枝獨秀”。今年以來,中東、北非沖突不斷,“點燃”國際油價。在埃及局勢最為緊張的7月,被視為國際能源三大基準價之一的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價格漲幅超過8%,創下去年8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此后,伊朗核危機又帶來一輪瘋漲。目前,由于南蘇丹動亂和需求端發力,國際油價持續高位震蕩。
超級周期落幕“歸咎”兩大利空
從2000年起,全球大宗商品曾經歷了長達11年的黃金時代。特別是自2009年開始,在全球各大央行集體“放水”的刺激下,大宗商品價格更是大幅上揚,在供需狀況未取得明顯改善的情況下屢創新高,將繁榮史推向頂峰。從2011年中期開始,火爆場面有所降溫,國際市場上跟蹤一攬子大宗商品價格表現的CRB指數也自當年4月份觸及歷史紀錄高位后便一路下行。2012年,在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復蘇乏力而爭相開閘放水等利多因素作用下,大宗商品市場一度呈現回暖跡象。然而今年以來的市場行情清楚地告訴投資者:大宗商品的“超級周期”已經落幕。
“在通常情況下,大宗商品有兩大屬性決定其價格走勢,一個是與美元匯率反向相關的金融屬性,另一個是與經濟基本面和供需緊密相關的商品屬性。但目前看來,這兩大屬性都不利于商品價格回升。”潘向東告訴記者。從金融屬性考量,全球貨幣環境也在2013年發生了巨變。進入二季度,全球貨幣政策格局出現分化。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6月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首次明確了QE退出時間表,投資者心理產生了根本性變化。盡管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等都在進一步強化貨幣寬松立場,但依舊沒能挽救大宗商品的頹勢。如今,美聯儲已經正式開啟QE退出,伴隨美國貨幣政策回歸常態,美元趨勢性走強已經奠定,大宗商品市場更加一蹶不振。
作為商品屬性的決定因素,盡管世界經濟延續溫和復蘇,但格局卻在悄然發生變化。以美、歐、日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復蘇態勢明顯改善,從新興經濟體手中奪走了“全球經濟引擎”的殊榮。相比之下,新興經濟體增長普遍放緩。由于長期以來大宗商品需求主要來源于新興市場,經濟下行引發的需求不振直接影響到國際市場上農產品和工業金屬價格。
進入下跌長周期明年頹勢難逆
對于明年商品市場走勢,各大機構紛紛給出預測。花旗銀行在《2014年商品展望》報告中維持中性偏悲觀的判斷,認為整個市場很難較今年有明顯改觀。高盛則建議投資者將未來12個月的相關產品資產配置下調為低配,因為在他們看來,除能源外的大宗商品均面臨顯著的下行空間。瑞銀預計,未來5年大宗商品的波動性平均為18%,年收益率低于2%,因此,這樣的風險調整后收益將明顯遜于所有其他資產,不建議做長線投資。巴克萊銀行在近期報告中也認為,由于大宗商品供應充足以及美聯儲刺激政策收緊預期,2014年黃金和原油價格將繼續承壓,建議投資者避免對大宗商品大規模投資。對于原油價格,巴克萊認為,地緣政治風險有望緩解,加之原油需求出現下降跡象,如歐佩克不采取措施降低原油產量,全球原油庫存將會大幅攀升致使油價承壓,預計2014年布倫特原油均價可能出現8%的最大下跌。
對于后市,潘向東也持較為悲觀的看法。“總體看來,明年的全球商品市場繼續弱勢運行。”他告訴記者。具體而言,得益于美國頁巖氣革命,能源自給將對油價形成打壓。為了對抗油價下跌,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或采取一系列應對措施,例如宣布限制產油量等等。當然,地緣政治因素依舊是能源價格高企的“罪魁禍首”,這已成為未來行情的主要不確定性因素。金屬板塊中,需求下滑與美元升值將壓制黃金價格,避險因素將不再成為支撐,而新興市場需求低迷將令基礎金屬價格持續承壓。農產品市場上,得益于今年的“風調雨順”,供過于求依然是全球農產品市場的基本狀況,高庫存進而壓制農產品價格,這也是對高糧價的一個緩沖。
(關鍵字:大宗商品 工業金屬 貴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