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有消息稱國家能源局已于近日發布了《關于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通知》提出按月結算既能解決光伏企業一直面臨資金緊張的問題,緩解了企業的現金流壓力,也能保證了發電收益盡快入賬,極大的調動電站運營企業積極性。
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將按月結算
據了解,《通知》首次提出了規模管理的概念,明確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依據全國太陽能發電相關規劃,各地區分布式發電需求和建設條件,同時對需要國家資金補貼的項目實行總量平衡和年度指導規模管理,不需要國家資金補貼的項目部納入年度指導規模管理范圍。《通知》還規定,享受電量補貼政策的項目,由電網按月“轉付”國家補貼資金,按月結算余電上網電量電費;在經開區等相對獨立的供電區域統一建設的,余電上網部分可向該供電區域其他電力用戶直接售電。
而此次發布的《通知》在電網接入和運行、計量與結算方面均給出了解決方案。要求電網企業收到項目單位并網接入申請后,應在20個工作日內出具并網接入意見,對于集中多點接入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可延長到30個工作日。
業內人士認為,這有利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應用,利于分布式發電探索更多的業務模式。“光伏發電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按月結算首先解決了光伏企業一直面臨資金緊張的問題,緩解了企業的現金流壓力。電網撥付補貼資使得流程更加簡化,同時按月結算余電上網電費也保證了發電收益盡快入賬,極大的調動電站運營企業積極性。”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該暫行辦法的內容并沒有“過人之處”,其中多項政策早被業內人士和相關企業數次提及,而政府一直未給出明確指示,且核心問題的解決觸及多個利益相關者的核心利益,并非一紙文件就能化解。
政策利好下光伏產業或迎爆發增長
近日,國家多部門出臺關于分布式光伏的政策。26日,財政部消息稱,對分布式光伏發電自發自用電量免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農網還貸資金等4項針對電量征收的政府性基金。相關規定自通知發文之日起施行。
此外,國家能源局也在本月初下發了《關于征求2013、2014年光伏發電建設規模意見的函》,要求在不出現棄光限電的情況下,2014年光伏發電的建設規模較今年提高兩成,達到12GW(吉瓦)。其中,分布式光伏8GW,光伏地面電站4GW。
有機構預測,分布式光伏2014年將迎來400%的增長。徐思聰表示,《辦法》涉及到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規模管理、項目備案、建設條件、電網接入和運行、計量與結算、產業信息監測及違規責任等細則,將管理細化,有助于新能源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字:光伏發電 光伏企業 光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