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公布,《行動計劃》提出大氣污染防治的具體指標,推出十個方面具體措施,將進一步實行鋼鐵、電解鋁、焦炭等“兩高”行業產能總量控制,由此將對后期國內鋼鐵原料市場必將帶來一定的影響,因而引起經營者和市場人士的關注和重視。
《行動計劃》明確,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提出新、改、擴建項目都要實行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控制力度前所未有。在嚴控新增的同時,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壓縮過剩產能,對已經在建的過剩產能項目要堅決停建。《行動計劃》還提出采取經濟、技術、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前一年完成鋼鐵、水泥、電解鋁等21個重點行業的“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2015年再淘汰煉鐵1500萬噸、煉鋼1500萬噸。對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務的地區,嚴格控制國家安排的投資項目,暫停對該地區重點行業建設項目辦理審批、核準和備案手續。2016年、2017年,各地區要制定范圍更寬、標準更高的落后產能淘汰政策,再淘汰一批落后產能。
在調整能源結構上,《行動計劃》也出重拳,要求制定國家煤炭消費總量中長期控制目標,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嚴加問責。除2017年全國煤炭占消費總量比例下降到65%以下,還要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實現煤炭總量負增長。
由此可以看到,鋼鐵、煤炭等是這次防治大氣污染行動計劃的重點產業,這必將波及鋼鐵原料市場。
首先,隨著落后鋼鐵產能的淘汰和新增產能的控制,對鋼鐵原料的需求增長勢頭將受到遏制。如國內鋼鐵產量最大的河北省,(2012年河北省粗鋼累計生產1.8億噸,2012年粗鋼產量全球排名第二位。)日前發布《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重拳整治大氣污染。河北是空氣污染重災區,解決空氣污染問題迫在眉睫。而河北又是鋼鐵原料消耗的大戶,長期以來,煤炭在河北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一直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去年全省能源消費總量3.02億噸標煤,居全國第二位,其中煤炭消費2.71億噸標煤,占能源消費總量的89.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20個百分點。《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到2017年,河北省將削減鋼鐵產能6000萬噸(這意味著全省三分之一的鋼鐵產能將被淘汰。);全部淘汰10萬千瓦以下常規燃煤機組;全省煤炭消費量比2012年凈削減4000萬噸。2016年、2017年,河北省將指定范圍更寬、標準更高的落后產能淘汰政策,重點行業排污強度下降30%以上。
無疑,隨著《行動計劃》的貫徹實施,大力整治環保,防治大氣污染,鋼鐵落后產能加速淘汰,鋼鐵原料需求強度也將減弱,將直接波及鋼鐵原料市場。
其次,減少使用煤炭,未來煤炭市場需求將會減少。《行動計劃》提出: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制定國家煤炭消費總量中長期控制目標,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通過逐步提高接受外輸電比例、增加天然氣供應、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強度等措施替代燃煤。《行動計劃》還明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耗煤項目要實行煤炭減量替代。除熱電聯產外,禁止審批新建燃煤發電項目;現有多臺燃煤機組裝機容量合計達到30萬千瓦以上的,可按照煤炭等量替代的原則建設為大容量燃煤機組。同時,《行動計劃》提出禁止進口高灰份、高硫份的劣質煤炭,研究出臺煤炭質量管理辦法。限制高硫石油焦的進口。
這些減少使用煤炭,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的政策導向和措施的實施,將使國內煤炭市場供需狀況發生變化,對煤炭市場帶來直接影響。據悉,目前一些產煤的主要地區已經行動起來。如近期山西省連出“煤炭20條”、“低熱值煤發電20條”、“煤層氣20條”等措施,并暫停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同樣,當前,煤化工行業正面臨資源環境制約嚴重、產能潛在過剩風險逐漸發酵等嚴重問題,為整治大氣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煤化工行業將鎖定“高能效、低排放”兩大目標,通過低碳技術攻關,建立低碳發展模式。再有,將形成國家能源新格局,即:嚴控煤炭消費,核電發展提速。今后東部省份將被嚴控煤炭消費,燃煤電廠布局將向西部轉移;天然氣戰略地位將進一步提升,處于示范階段的煤制天然氣產業將規模化發展;一直被暫緩的核電將大幅提速,非化石能源比重大幅增加。據悉,目前我國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數量17臺,核電總裝機容量1474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28臺,裝機容量超過3000萬千瓦,居世界首位。專家預計,從目前在建、在運情況預計2015年運行核電裝機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綜合考慮國內設備供應商能力,核電技術水平2017年5000萬裝機的目標可以實現。
從上述煤炭行業、煤化工行業制定的煤炭產業發展和國家能源新格局的逐漸形成,未來煤炭過剩的狀況得以改善,煤炭需求量也將明顯減少,以防治大氣污染。那么,隨之而來的煤炭市場也將趨于穩定,規范、有序、健康發展。
再次,大力發展能源資源再生利用產業,能源供需格局將出現重大變化,亦將波及后期的鋼鐵原料市場。《行動計劃》提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鼓勵產業集聚發展,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推進能源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廢物交換利用、構建循環型工業體系。推動水泥、鋼鐵等工業窯爐、高爐實施廢物協同處置。所有燃煤電廠、鋼鐵企業的燒結機和球團生產設備、石油煉制企業的催化裂化裝置、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都要安裝脫硫設施,每小時20蒸噸及以上的燃煤鍋爐要實施脫硫。到2017年,主要有色金屬品種以及鋼鐵的循環再生比重達到40%左右。
《行動計劃》的貫徹實施,二次能源回收利用將大提速,潛在的市場巨大。業內人士認為,提高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水平已成為鋼鐵企業節能降耗的重點,也成為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手段。鋼鐵行業燒結余熱利用仍有提高效率的空間;高爐渣顯熱回收的節能潛力很大;轉爐余熱的利用率尚有提高的空間;熱軋一次材的余熱,可采取整合方式進一步提高利用率。以最具代表性的燒結工序為例,我國燒結工序能耗比國外先進指標高出20%以上,主要原因是燒結工序余熱資源的回收利用水平低。燒結余熱資源包括燒結過程的廢氣顯熱和產品顯熱,分別占燒結工序總熱量收入的20%和45%。燒結工序的燃料消耗約為44千克標煤/噸,余熱資源的回收利用量多達14千克標煤/噸,與每噸燒結礦的電力消耗量大體相當。據鋼協預測,如果已有成熟的二次能源技術和節能措施得到采用和落實,2015年鋼鐵行業的節能潛力有望達到1671萬噸標煤。
再有,冶金渣資源化利用,例如鋼渣可以代替石灰石作為冶金原料,主要用于燒結熔劑、煉鐵高爐熔劑和煉鋼返回渣等,使用1噸鋼渣相當于節約700千克-750千克石灰石,可以減排0.031噸-0.033噸CO2,還可以降低燃料消耗和生產成本,并且軟化溫度低、物相均勻,可以改善高爐運行狀況,具有高效節能的優點。這種節能減排雖然不在鋼鐵行業或企業內部體現,但對于社會整體的能源、資源效率提高和CO2減排都是有益的。
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對鋼鐵原料市場供需也將發生新的變化,受到原料經營者的關注。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從長期來看,《行動計劃》有利于國內鋼鐵原料市場進一步規范、有序、健康發展。
(關鍵字:大氣污染 鋼鐵原料 鋼鐵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