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市委、政府將全力支持寧夏天元錳業做大做強,從規模和技術進步上進一步引領世界金屬錳行業發展的制高點。
中衛市市長徐力群和中寧縣主要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起調研寧夏天元錳業
寧夏天元錳業是世界最大的電解金屬錳材料生產基地,資產總額209.8億元,下轄寧夏華夏特鋼有限公司、寧夏萬隆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8億元)、略陽鴻嘉礦業有限公司、中寧縣豐和實業有限公司等9個子公司,現有員工2.6萬人。
中衛市委、市政府對寧夏天元錳業在科技創新、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產業扶貧等方面做出的示范效應給予充分肯定。天元錳業作為一個原料、市場“兩頭在外”的企業,在周邊沒有一噸錳礦石的條件下,打造了一個“無錳之地的錳業旗艦”,電解金屬錳年產能 20萬噸,純度99.9%以上,使中寧成為全球重要的錳材料生產基地;天元錳業極端重視行業科技進步,與中國環境科學院、中南大學等院校結成“產學研用” 聯盟,生產工藝、設備及相關參數居于世界一流水平;天元錳業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投入數億元資金,實現水的閉路循環、氣的回收利用、渣的妥善處置,投資 15.06億元、將于今年投產的的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將把錳渣吃干榨盡;天元錳業是自治區扶貧產業示范企業,吸納了2.6萬名職工高質量就業,其中西海固及六盤山特困地區群眾占60%以上,很多曾經生活在“不適宜人類居住地區”的群眾在中寧縣城購買商品房,實現了從農民到產業工人、再從產業工人到市民的跨越。
據國內錳行業權威專家介紹,寧夏天元錳業在電解金屬錳生產要素的匯集方面具有不可復制的優勢。土地資源中寧北山,連綿的亙古荒丘經中寧縣財政投入7億元推山填壑,形成數萬畝的工業發展平臺,為包括天元錳業在內的工業企業提供了擴張空間。而在其主要競爭企業中國“錳三角”地區,地無三尺平,要想找一塊規則的土地建廠都難,在規模上很難和天元錳業抗衡。 能源優勢寧夏人均發電量全國第一位,天元錳業在電費方面的成本支出只有平均數的近一半。同時,西氣東輸主管道距離企業不到10公里,天然氣作為還原焙燒的清潔能源,是其他企業不可比擬的。氣候優勢金屬錳最后有一道烘干環節,南方每年有八個月雨季,必須耗用電能烘干,而寧夏年均降雨量僅200毫米,五月份到十一月之間都可以利用自然陽光烘干,不僅節能,而且每噸產品還可以節約30到50元成本。技術優勢天元錳業是同行業掌握了還原焙燒等技術的少數企業之一,在使用進口高品位礦石上沒有任何障礙。這些要素的組合,使天元錳業每噸金屬錳的生產成本低于市場平均成本1500至2000元左右,造就獨特的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前景。
受中衛市委委托,中衛市市長徐力群日前對天元錳業進行了深入調研。徐力群表示,中衛、中寧兩級黨委、政府將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發展的支持,設身處地為企業排憂解難,為寧夏天元錳業的做大做強營造更好的軟硬件環境,打造世界一流的高品質金屬錳材料基地 。
(關鍵字:錳 錳業 金屬錳 錳材料 錳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