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上市公司家電企業一季報披露接近尾聲,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截至29日,披露數據的11家黑電企業中,只有3家凈利潤同比增加;而56家披露一季報的白色家電企業中,34家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達60.7%。
業內專家表示,黑電業績下滑,主要還是因為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對電視的擠壓,而白電企業并沒有受到互聯網企業沖擊,同時,產品往利潤更高的產品轉型,利潤率較高。
白電:多數企業業績增長顯著
一季度,格力電器實現營業收入246.7億元,同比增長11.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55億元,同比增長68.86%。美的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83.5億元,同比增長22%,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25.4億元,同比增長148.53%。此外,春蘭股份、美菱電器、青島海爾等白電企業凈利潤增幅分別達86.66%、21.12%和20.28%。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表示,一季度增長主要來源于產品結構的改善,今年美的會回到重新增長的軌道上,重視規模和盈利增長。
原因:
不打價格戰 利潤率高
知名家電專家劉步塵認為,一季度白電企業業績“驚艷”的主要原因有幾個,其一,白電不像被拖入價格戰“泥沼”的黑電企業,互聯網企業并沒有進入白電領域,龍頭企業也沒有發起價格戰,這就使得整個行業企業保持了較好的價格水平和利潤空間。據介紹,主流白電企業平均毛利在20%以上,凈利可達7%~10%。
“其次,產品結構發生變化,冰箱、洗衣機和空調產品往利潤更高的產品轉型,客觀上為企業營收和利潤增長提供機會。”劉步塵表示。奧維咨詢(AVC)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變頻空調零售量的占比超過70%,7公斤以上波輪和滾筒洗衣機零售量占比超過50%;對開門冰箱零售量比重達到11.2%,同比增長1.6個百分點。
黑電:四大企業三家凈利潤下滑
在已經發布一季報的知名黑電企業中,只有TCL集團凈利潤同比是增加的。數據顯示,TCL集團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11.5億元,同比增長14.6%;實現凈利潤9.3億元,同比增長93.1%。而海信電器增收不增利,一季度營收69.04億元,同比微增0.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56億元,同比下降7.91%。
此外,深康佳A一季度營業收入40.50億元,同比下降15.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52.28萬元,同比下降33.14%;四川長虹一季度營業收入125.31億元,同比下降3.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23.26萬元,同比大幅下降93.7%。
原因:
受互聯網和移動終端沖擊
奧維咨詢(AVC)數據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彩電市場內銷零售總量為1090萬臺,同比下降10.5%;銷售額366億元,同比下降13.3%,其中液晶電視銷量1068萬臺,同比下降7.5%;銷售額357億元,同比下降9.8%。
奧維咨詢認為,第一季度彩電市場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房地產市場在低位運行,抑制了部分剛需的釋放,同時,政策退出效應集中體現出來。不過,劉步塵對本報記者表示,整個一季度國內彩電行業出現下滑,國家補貼政策的退出不是決定因素,主要還是因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等三塊小屏對電視這一塊大屏的擠壓,很多消費者都在移動終端上進行娛樂和信息獲取,而不再更新家中的電視機。
市場表現:
家電股昨普漲
29日,白色家電板塊漲幅2.84%,板塊資金凈流入20053.4萬元,板內49只交易的個股中,48只上漲,其中金達萊、奮達科技漲停,格力電器、美菱電器、海信科龍等多只個股漲幅在4%以上。券商認為,除了業績“靚麗”,今年以來的白電智能化熱潮將進一步提升板塊估值。
在整個家電板塊的帶動下,昨日“黑電”個股出現普漲,其中TCL集團漲1.28%,海信電器漲1.63%,深康佳A漲1.72%,四川長虹漲2.88%。
趨勢:
有望穩步增長
對于接下來白電的發展趨勢,分析認為,一方面,由于房地產和家電業之間的時間滯后性,去年房屋銷售的回暖和新居裝修增多將帶來今年家電購買力的增強。另一方面,白電龍頭受益良好的行業競爭格局和本身較強的競爭力,有望進一步獲取市場份額,帶動業績穩定增長。
趨勢:
OLED或成新爆發點
劉步塵表示,國內彩電行業高增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目前還有幾個機會可以把握,一是從智能電視上要效益,這也是企業紛紛轉型智能電視的主要動力;其次,隨著OLED技術的成熟以及價格逐漸“親民”,OLED或引來一個爆發點,成為家電企業新的發展良機。據悉,在今年年初,55英寸的OLED彩電價格仍高達五六萬元,而創維集團在上周推出的55英寸有機OLED電視直接把價格壓低為不到3萬元。
(關鍵字:白電 黑電 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