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中旬開始,國內鋼材社會總庫存出現下降,我們認為這與9月份經濟逐漸企穩,需求有所釋放有關。持續至今,鋼材庫存已經連續三周下降了,雖然幅度不算大,但是下降的趨勢已經證明需求有所釋放了,不過,盡管如此,商家的心態以及鋼市行情卻并未因此而好轉,因為在庫存連續下降的同時,更大的壓力已經在后頭慢慢凝聚,商家卻無能為力。
據市場報告顯示,截止上周五,我國鋼材社會總庫存降2.2%至1243.2萬噸,螺紋庫存490萬噸降3.0%,前一周降4.9%;線材113.7萬噸降1.9%,前一周降4.2%;熱軋335.6萬噸降3.0%,前一周降3.6%;冷軋162.6萬噸增0.1%,前一周增0.2%;中板141.3萬噸增0.2%,前一周降0.6%。數據顯示,不管是庫存的走勢,還是庫存增速的走勢,都呈現下滑的趨勢。
9月份以來,我國經濟不斷傳來企穩反彈的消息,各大利好政策的刺激效果也逐漸顯現出來,鋼材市場成交有所好轉,商家努力出貨,而鋼廠為了保持市場這種正能量,也盡量控制發貨,在下游與鋼廠的配合下,鋼材市場出現了小幅反彈的走勢,庫存也開始出現下滑的勢態。只是,由于商家的心態都較為謹慎,市場普遍預測這一次鋼市的回暖不會持續太久,而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在短暫的回暖之后,鋼市就處于盤整勢態了。
但讓人意外的是,鋼材庫存的下降勢態卻并沒有終止,持續至今,鋼材社會庫存已經是連續三周下滑了。因此,有人認為,雖然現在下游對需求的釋放還并不是特別明顯,但是強度卻是屬于年內“相對旺季”水平的。
筆者贊同這個說法,因為從三季度的數據,尤其是9月的主要數據看,國民經濟運行企穩態勢比較明顯,幾乎所有主要指標增長速度都在加快。9、10月份的PMI數據都有上升趨勢,10月份用電量也在回暖,從而最新數據還顯示,9月當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643億元,同比增長7.8%,在連續5個月同比負增長后實現正增長。工業企業利潤指標在9月出現“拐點”,這首先要歸功于經濟運行的止跌企穩。經濟止跌企穩,這說明下游也正在復蘇,而需求擴大也是自然的事了,因此,說現在需求屬于年內“相對旺季”的水平是不為過的。
但是總體來看,這種需求卻是主要以階段性放量為主的,商家的成交時好時壞,并不穩定,因此,盡管需求較以往有所擴大,庫存也在下滑,商家對后市的心態卻并未好轉,謹慎大于天。我們認為,廣大商家之所以對后市還有所懷疑,這與鋼廠產量有關。9月份鋼市有所回暖,部分鋼廠就立馬恢復了生產,這從10月份上旬、中旬的粗鋼日產量里可以看出來。隨著鋼材社會庫存的持續下滑,后期鋼廠必會逐步恢復以往的高產,目前甚至已經有人預測十月份日均粗鋼產量可能會重回190高線了。
后期,隨著天氣的轉冷,需求將會逐漸減弱,甚至很難會超過9、10月份的放量,而鋼廠因庫存下降而恢復的生產,其產品會在11、12月份左右進入市場,如果還有人期望冬儲能消耗部分鋼材,那他就要失望了,因為,在資金壓力下,鋼貿商今年的冬儲將難成氣候,沒有了這蓄水池,市場的供求壓力將直接擺在商家面前,一想到這些,鋼貿商們都憂心忡忡,心態還如何會好呢?
這真是來不及掩藏、來不及感慨,嚴冬就悄悄的走近了鋼市。在需求沒有明顯好轉、商家囤貨的寥寥無幾的情況下,鋼材社會庫存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應該是鋼廠控制發貨及下游需求稍有好轉,顯然,這種下降能否持續有待觀察。
(關鍵字:鋼材庫存 鋼市行情 國內鋼材社會總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