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河北冶金政研會發布河北省鋼鐵企業上半年部分指標數據,公司煉鐵綜合能耗以370.63千克標煤/噸的成績名列河北省第一。在鋼鐵市場日益嚴峻的今天,這樣的指標數據無疑為企業應對市場危機增添了信心。那么,煉鐵廠是如何做到這一成績的呢?
"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開源節流。"煉鐵廠廠長姬瑞祥為記者揭開了謎底,"開源是指增加TRT、BPRT等發電、節電等設備的生產效率,節流是指全力降低燃料比、電耗等能源消耗指標。煉鐵廠的能耗主要體現在燃料上,所以降低燃料比特別是降低入爐焦比,是煉鐵廠降低能耗指標工作的重點。"
低硅冶煉提指標
為了降低燃料比,煉鐵廠專門成立了指標創優攻關小組。通過與兄弟單位對標,吸取他人的先進生產經驗,煉鐵廠先后實行了低硅冶煉、合理調整上下部操作制度、提高煤氣利用率、提高風溫等一系列措施。
"生鐵含硅量的降低和穩定,是高爐冶煉條件和技術水平的標志性指標,也是提高產量、減少燃料消耗、降低生鐵成本的重要因素。"煉鐵廠主管技術的副廠長劉根告訴記者。據測算,硅每降低0.1%,可以使生鐵增產0.5%至0.7%,燃料比降低4至6kg/t,且有利于爐況順行、穩定,同時煉鋼工序還能減少造渣劑用量,縮短吹煉時間,降低氧氣消耗,從而促進煉鐵及煉鋼成本下降。
但是,低硅冶煉容易導致成渣困難、熱量少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煉鐵廠強化了原燃料質量的監控、分析和信息溝通,完善和加強了高爐爐內、爐外的標準化操作,減少高爐爐況的波動,保證高爐長周期的穩定順行。同時,進一步提高高爐噴煤比、采取措施穩步提高風溫。通過提高風溫、富氧率等措施來保證爐缸熱量的充沛,為低硅冶煉提供熱量保障。"這些措施實施后,生鐵含硅量逐步降低,其中2號爐已達到到0.35%左右。目前月平均生鐵含硅在0.38左右,入爐焦比由原來370kg/t.Fe至380kg/t.Fe降低到355kg/t.Fe至360kg/t.Fe。"煉鐵廠生產技術科科長韓海波向記者介紹道。
此外,技術人員在高爐生產過程中合理控制煤氣流分布,通過壓制邊緣氣流,提高煤氣利用率,爐頂壓力由185kpa提高到195kpa,煤氣成分中CO2由19%提高到19.5%至19.8%,使煤氣利用率大幅提高。同時,在原燃料有保障的前提下,煉鐵廠通過控制合適的渣相,爐渣二元堿度由1.10提高到1.20;通過調整爐料結構,去掉了高爐熔劑的配用,使渣量同比去年降低100kg/t.Fe。這些措施也更加有力地保證了燃料比的降低。
降低電耗降成本
電耗也是煉鐵生產過程中需要大力控制的一項重要指標。煉鐵廠通過與邢鋼、敬業兩個單位進行對標挖潛,找到了差距并制定了改進措施。對生產工序上屬于間歇式工作方式的,杜絕設備空轉現象;對受料槽卸料線、出鐵場等場所的除塵風機進行變頻調速改造,充分發揮變頻器的節電作用,在設備不需要高速運行時一律把風機變頻器調至低速運行,確保除塵效果的同時也大幅降低了電耗。現在,煉鐵廠已實現了噸鐵電耗控制在107kWh以下。與去年平均水平相比,降低了3kWh。
TRT、BPRT是煉鐵廠的節能設備。為了擴大節能效果,煉鐵廠要求根據各高爐設備特點做好設備日常點檢日修,加強高爐計劃檢修項目的落實,保證檢修質量,控制高爐無計劃休風時間,以保證高爐長期穩定運行,從而提高TRT機組的作業率。同時,積極采取措施,確保TRT、BPRT與高爐運行同步率,充分挖掘這些節能設備的潛力,提高發電、節電量。
"今年以來,在新卸料線工序投產造成電耗設備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我們煉鐵廠還實現了噸鐵電耗的持續降低。今年8月份,噸鐵電耗更是達到了93.11kWh,是去年2號高爐投產以來的最好水平。"煉鐵廠點檢站站長高衛生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1至9月份,TRT系統已發電723萬kWh,BPRT節電設備已累計節電3156萬kWh,比去年全年的節電量1855萬kWh還高出1300萬kWh。
(關鍵詞:石鋼 煉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