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以來,遷鋼公司硅鋼事業部二十輥機組產能直逼國內最高水平。循著這個喜訊探去,一支生龍活虎的板形攻關團隊浮出水面。
這個團隊成立于2013年4月,負責人是二作業區白班作業長,成員由工藝技術員、電氣專業員、自動化專業員和機械專業員組成。他們圍繞“人、機、料、法、環”五大方面,梳理出32項問題,其中,7項內容已納入到CP控制計劃,5項為合理化建議。同時,通過實施卷取機自動上卷、改造換輥小車、增加單卷卷重、提高毛邊卷比例等措施,有效提高了產品產量和質量。去年,他們從二十輥軋機現場配輥難度大、更換頻率高等實際問題出發,創新性地開發設計出了二中間萬能輥系,降低了配輥難度,提高了尺寸精度水平,再次為提高機時產量助力。伴隨著這些工作的開展,遷鋼公司高牌號無取向硅鋼牢牢占據了國內家電市場龍頭地位,高磁感取向硅鋼板形等部分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一時間,遷鋼公司的高磁感取向硅鋼成了市場上的有力競爭者。
去年四季度以來,取向硅鋼市場行情放量,價格一路走高,遷鋼公司硅鋼團隊以市場為導向,嘗試啟動“雙爐”生產模式,這就需要倒逼二十輥機組進一步提高產能。圍繞著提高機時產量、提升規;a水平,攻關團隊在工藝優化上尋求更大突破,向軋制理念轉變要效率和效益。有時,高磁感取向硅鋼原料卷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邊裂,為避免斷帶,操作工在長期操作過程中摸索出一套方法,即通過逐漸形成的邊浪,實現穩定軋制。但是,這種成熟的操作法限制了機時產量的釋放。改變傳統操作,創造性地探索新型操作模式,成為迫在眉睫的命題。
現場專業技術人員和一線操作人員擰成一股繩,同心同向齊力攻關。今年1月份,攻關團隊吸納了產線上的8名操作工加盟。在團隊擴容的同時,他們也將“青春起舞”選為團隊的口號。
在這支年輕的團隊里還有一位資深的“準成員”,他就是公司的馬總。每當隊員們遇到攻關瓶頸一籌莫展時,馬總便會獻出“信心錦囊”“破敵妙計”。“公司領導到現場真抓實干讓我們很受鼓舞”,組長談起他們的“準成員”時,激情溢于言表。馬總最大的“愛好”就是盯現場,為的就是能夠看清問題、想到點子、找出路子、發現人才。2010年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的徐工和2010年畢業于重慶大學的劉工,是一線年輕的優秀操作工,他們的加入就是源自馬總的推薦。每次軋制試驗時,這兩名操作能手總是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新的軋制理念,敢于“試錯”,善于總結,在自身成長的同時,還多次向其他主操傳授經驗。在軋制高難度品種時,兩名操作能手即使歇班也會趕到現場,軋完后,他們會用千分尺仔細測量取樣帶鋼厚度,檢查新的操作模式下的板形情況,時刻繃緊“精細苛求”這根弦。
攻關離不開各專業間的高效協同。自動化專業員不斷完善板形的自動控制程序,以降低操作工勞動強度,提高機時產量。機械專業一遍遍梳理現場設備運行的薄弱環節,確保設備“零故障”運行。攻關團隊還建了微信群,把生產班組的兄弟們都拉了進來,大家隨時分享好方法、好經驗。功夫不負有心人,軋制理念變革的試驗終于獲得成功,操作經驗也由操作能手快速擴散到四個班,使得所有操作工都能做到精準掌握。
現在,遷鋼公司二十輥軋機的機時產量已經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然而,攻關團隊并沒有停止腳步,他們正在探索一項行業未曾有過的軋制道次控制新模式,并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遷鋼硅鋼團隊職工的青春舞姿將在攀登鋼鐵制造工藝品的珠峰路上綻放得更加絢麗。
(關鍵字:遷鋼 硅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