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普氏能源資訊發布數據顯示,中國鋼鐵情緒指數(CSSI)在 10 月份僅為 38.09點(中國鋼鐵情緒指數大于50表示上升或擴張,小于50則表示下降或收縮,最高100點)。
相比9月份,10月份的CSSI比9月份的45.87點下降了7.78點,成為今年 1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而與之呼應的就是上半年,重點統計鋼企的鋼材銷售結算價格降至3212元/噸,8月末,鋼鐵協會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已跌至90.63點,為11年來的最低水平。
對此,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產能過剩,布局分散,其實鋼鐵產能危機爆發之前就已經有過這樣的預測。可是由于當時房地產行業一片紅火,鋼企看到了甜頭,無暇去顧及隱患。如今看來,鋼鐵產能過剩嚴重,鋼價持續下跌是多年積累的隱患得到了爆發,關鍵是已經無法回頭,減產只能通過市場調節,而市場調節說白了就是鋼企之間拼價格拼市場,誰輸誰被淘汰”。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也向記者無奈表示,“今年鐵礦石價格創紀錄的下跌其實對國內鋼鐵行業的發展是有利的,但是由于我國鋼鐵的產能過剩太嚴重,這種利好也就不值一提了”。
鋼價跌跌不休
鋼企不敢丟市場
隨著鋼價的“跌跌不休”,鋼企的日子已經是水深火熱。根據中鋼協統計,前7個月大中型鋼企的利潤總額為113.28億元,其中主營業務利潤為19.29億元。雖說與去年虧損31.69億元相比,已經實現扭虧為盈,但銷售利潤率依然只有0.54%,為工業行業中最低。
諷刺的是,即使是在這么低的利潤水平下,鋼企依然在“玩命”的生產鋼鐵,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8月份粗鋼產量55010萬噸,同比增長2.6%;1月-8月份鋼材產量74210萬噸,同比增長5.4%;1月-8月份生鐵產量48325萬噸,同比增長0.5%。
李克強曾一針見血的說過,產能過剩的行業,都是審批出來的。而鋼鐵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還有四個特點,就是資金大,盤子大,難調頭,難協調,這樣,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也就特別突出了。之前依靠房地產帶動了鋼鐵行業熱火朝天,可是隨著房地產行業發展腳步放慢,導致鋼鐵需求突然下滑,使鋼鐵行業遭遇滑鐵盧。”
即使如此,眾多鋼企仍無削減產能的意向,鋼企這么做也是有難言之隱,“需求截流了,產量卻不好截流。鋼鐵市場的布局又十分分散,導致鋼企一旦限產,又要面臨市場可能就會被另一家鋼企搶占的風險,于是不管怎樣也要硬著頭皮生產了。”
沈萌也向記者表示,“國內鋼企生產的鋼鐵大部分是建筑用鋼,真正的高附加值鋼鐵產品并不多,之前房地產作為國內經濟的支柱型產業,鋼企依靠房地產大量生產鋼鐵來搶占鋼鐵市場份額,如今即使需求不景氣,鋼企不愿意也不敢削減產能,因為削減產能意味市場份額的喪失,而鋼企喪失的市場份額如果想搶回來難度很大。”
(關鍵字:鋼價 鋼鐵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