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專業網站資料統計:近兩年滬市冷軋硅鋼卷中間庫存量呈現下降的態勢,具體見下表:
上海某倉庫2012年~2013年冷軋硅鋼卷庫存量數據分析單位:噸/季
季度
時間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2012年 55820t 55160噸 49580噸 43310噸
2013年 42280t 45470噸 43960噸 48230噸
凈增減量 -13540噸 -12880噸 -5620噸 +4920噸
升降% 降幅24.26% 降幅17.57% 降幅11.34% 升幅11.36%
備注(一)表列季度庫存量是以算數術平均數算出的季度平均庫存量 (二)鋼廠地區公司自備
庫存量未列入。
從上表可以看出:上海某倉庫冷軋硅鋼卷庫存量從總體上說:呈現逐步下降的態勢。它反映了什么呢?
一:滬市經營冷軋硅鋼卷貿商向鋼廠訂“期貨”(遠期合約)數量逐步減少,它反映了某些鋼廠制定的出廠價與市場實際脫節,某些時段呈“倒掛”的,流通商盈利能力下降,甚至是虧損的,導致上海有的鋼貿“大戶”退出上海市場或縮小經營規模。
二:鋼貿商“儲水池”功能萎縮,除第一條原因外,鋼貿商資金相當緊張,銀行對鋼貿商貸款“抓的很緊”業內有句俗語“防火防盜防鋼貿”。“沒有錢”鋼廠是不訂貨,不發貨。
三:鋼廠直供力度加大,鋼廠與終端掛鉤,廠廠直供,讓利給下游減少中間環節,使社會倉庫庫存下降。有的鋼廠在上海自備倉庫,還辦了“加工分條”中心,留住客商與流通商爭奪客戶。
滬市中間庫存減少對鋼廠來說也不是好事,庫存大量的積壓在鋼廠或地區公司,“包袱”由鋼廠“背著”,庫存,資金壓力將是鋼廠的常態,長久下去鋼廠扛得住嗎?當然,中間庫存減少對流運商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沒有庫存的流通商做生意,靠“搬磚頭”也難,怎么辦呢?鋼貿商要聯合下游,瞄準機會,利用批量大與鋼廠“一單一議”吃現貨,短時間內拋出,合理利用“時間與空間”或許能盈得利潤。
(關鍵字:硅鋼 冷軋硅鋼 硅鋼卷庫存 鋼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