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末,對2013年國內電工鋼市場運行特點做一個簡要分析,從中找出一些規律性,無論對電工鋼生產企業,鋼貿商還是下游終端都是必要的,有益的。
一、2013年國內電工鋼產量比上年有較大幅度上升,增幅加大。
據權威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1-10月份,國內共生產電工鋼(含取向)685.5萬噸,預計2013年電工鋼產量為820萬噸左右,與2012年690萬噸相比:凈增加129.5萬噸,增幅為15.8%,增幅加大。據有關資料顯示截止2012年末國內電工鋼尤其是冷軋硅鋼卷產能為1009.5萬噸,(未包括2013年投入新的產能,如華東某大廠已試產上市,設計產能在百萬噸以上),產能與2013年實際產量相比,產能釋放率在81.5%,比2012年上升了16.5%,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二線部分鋼廠產量建設驚人,如華北某廠2013年1-10月份共生產冷軋硅鋼卷80萬噸,與2012年同期相比:上升了62.2%,又如華東某廠2013年1-10月份共生產了84.5萬噸,比2012年同期增加幅度高達115%,2013年可能達到100萬噸,可謂異軍突起。
二、2013年進口電工鋼減少,出口略有增加,對市場影響有限。
據海關資料顯示;2012年1-10月共進口冷軋硅鋼卷(含取向)56.8萬噸與2012年同期60.5萬噸相比減少了3.7萬噸減少幅度為6.1%,再看出口2013年1-10月份共出口冷軋硅鋼卷23.6萬噸與2012年同期22.39萬噸相比,凈增加1.2萬噸,增加幅度為5.4%由于進口減量與出口增量數額較小,對國內電工鋼市場行情變化是微不足道的。
三、2013年熱軋硅鋼片基本上退出了市場,但尚留一條“小尾巴”
2013年國內電工鋼市場一大亮點是:喊了十幾年的淘汰熱軋硅鋼片“老大難”在市場經濟,尤其是競爭規律和行政“節能減排”雙重壓力下,從2010年產量120萬噸/年、2011年90萬噸、2012年48萬噸,到2013年基本退出市場,應該說取得了重大突破,這是難能可貴,同時也應該看到淘汰落后產能的艱巨性,長期性,復雜性,遺憾的是,目前在上海市場上“熱軋硅鋼片”尚有兩家還在掛牌,但它產量已經可以忽略不計,對市場已經沒有多大的影響。熱軋硅鋼片淘汰為中低牌號冷軋硅鋼卷提高市場占有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未完待續)
(關鍵字:電工鋼 電工鋼市場 電工鋼產量 硅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