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鋼材市場信息,經過“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十幾年市場化運作,淘汰落后產能熱軋硅鋼片條件基本具備,2013年熱軋硅鋼片有望退出市場,淘汰出局。其主要理由是:
一、無取向冷軋硅鋼卷產能過剩,國內產量完全能替代熱軋硅鋼片。
據有關資料統計,2012年我國冷軋電工鋼生產廠家約25家(不含停產和在建項目)冷軋硅鋼卷年產能已經達到1000萬噸左右,2012年全國共生產冷軋硅鋼卷658.8萬噸(含取向)與2011年623.8萬噸相比,凈增加25萬噸,增幅為5.6%,呈現小幅穩定的增長,完全可以滿足下游的需求,冷軋硅鋼卷供求格局已經不可逆轉,冷軋硅鋼卷增量為淘汰熱軋硅鋼片打下了扎實的物資基礎。
二、冷軋硅鋼卷與熱軋硅鋼片競爭中,價格競爭十分激烈
,想當初,2004年,牌號為“800”的冷軋硅鋼卷含稅價高達9400元/噸,而牌號為”DR-510”熱軋硅鋼片僅為7000元/噸(含稅價)冷熱“噸價差”為2000-2500元,由于價值規律作用,不是“以冷代熱”而是“以熱代冷”,經過多年反復“較量”,2008年十月“50W800”冷軋硅鋼卷曾經跌倒4000元/噸,熱軋硅鋼片因為是“二次成材”,“調坯軋材”4000元/噸成本已經不夠,一度全線停產,淘汰熱軋硅鋼片僅差“一步之遙”。
2012年以來在冷軋硅鋼卷跌價沖擊下,熱軋硅鋼片產量"縮水",市場占有率下滑,今年尤其是5月以來,牌號“800”新增產量成交價僅在5200元/噸左右,銷售天平向冷軋傾斜,在上海鋼材市場上熱軋硅鋼片行情掛牌僅2家,”DR-510”為5300元/噸,毫無優勢可言,市場上銷售可以忽略不計。
三、熱軋硅鋼片產量逐年下滑,環保節能政策逼生產廠“搬家”或者歇業。
2010年熱軋硅鋼片(0.5mm*1000*2000mm)產量約120萬噸,截止2011年底還有約14家熱軋硅鋼片生產企業,共生產了90萬噸,與2010年同期相比,下降25.24%,2012年在冷軋硅鋼卷“沖擊波”下,國有企業基本上關閉了熱軋生產線,產量約在40萬噸左右。
四、冷軋硅鋼卷質量優勢是熱軋硅鋼片無法比擬的。
在冷軋硅鋼卷數量占優價格競爭力優勢外,其質量更是熱軋硅鋼片無法比擬的,首先,冷軋表面有涂層,絕緣性能好,表面層光潔度,平整度優于熱軋,而熱軋硅鋼片是沒有涂層的,不可同比,其次,冷軋是卷料無限長度,熱軋是平板,綜合利用率冷軋明顯優于熱軋,整板“同板差”冷軋僅在10μ以下,熱軋達不到,當然“疊壓系數”熱軋好于冷軋,從總體上說,冷軋質量優于熱軋是肯定的。
五、中小型電機行業加快產品升級換代,對電動機以最優能效要求制約了熱軋硅鋼片的需求。
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所有的電動機能效不得低于1E2能效水平,對國內Y系列普通電機實施淘汰,開發了M3高效電機,設計規定M3電機必須使用冷軋硅鋼卷,這從技術質量上對熱軋硅鋼片進行制約,加快了熱軋硅鋼片的淘汰。長期以來,熱軋硅鋼片是中小型電機行業主要原料,現在市場M3電機必須使用冷軋硅鋼卷,這對熱軋硅鋼片的生產是“致命”的。
綜上所述:今年熱軋硅鋼片退出市場是大有希望的。
(關鍵字:硅鋼 熱軋硅鋼 鋼材 淘汰)